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9320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包括床体和底架,床体铰接在底架上,床体和底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床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导向管,所述第一导向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托臂或写字板;床体上设置有绑带,床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踝调节机构,脚踝调节机构包括机架、脚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机架固定设置在床体上,机架下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一端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有护板,护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推杆,第二推杆铰接有内外翻转板,内外翻转板上部固定连接脚蹬;底架下方设置有脚轮和可调地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上肢的使用、训练,能够适应人的脚踝关节需求,改善康复效果。

A new standing training system for hemipleg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偏瘫患者的治疗,是通过康复治疗师人工辅助训练,或是采用简单的康复设备,由于人工辅助治疗的时间长,效果差;同时市面上部分设备功能不完善等,偏瘫患者的下肢训练不全面。而对于一些训练偏瘫患者的下肢的设备,往往缺少对于严重的脑血管或脑外损伤引起的上肢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偏瘫站立训练设备功能不全,缺乏对于下肢和上肢同时训练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包括床体和底架,所述床体铰接在底架上,所述床体和底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阻尼器和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后备电池,所述电动推杆的支撑端铰接设置在底架上、伸缩端铰接设置在床体的一端,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床体和底架铰接;所述床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导向管,所述第一导向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托臂或写字板;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绑带,床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踝调节机构,所述脚踝调节机构包括机架、脚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机架为m形,机架固定设置在床体上,机架下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端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有护板,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推杆,第二推杆铰接有内外翻转板,机架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立板,两个立板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两个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口形的底板,底板的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底板下方与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外翻转板向上穿过底板的通孔、中部两侧分别与连接板和侧板转动连接、上部固定连接脚蹬;底架下方设置有脚轮和可调地脚。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和底架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角度编码器,所述第一角度编码器与电动推杆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两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管,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座和两个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耐磨套,所述连接座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管和第一导向管滑动连接,活动连接座与第二导向管的连接处联通有螺母座,活动连接座与第一导向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矩形套管,所述矩形套管处联通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内均设置有调节螺栓。进一步地,所述托臂一端为与活动连接座的矩形套管相匹配的矩形管、另一端上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为腰鼓型;所述写字板为n形,写字板的两竖直段为与活动连接座的矩形套管相匹配的矩形管。进一步地,所述绑带包括胸部绑带、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所述腿部绑带的数量为两个,胸部绑带、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的一端依次设置在床体的一侧、另一端与床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板通过柱体与连接座转动连接,一个柱体上设置有第二角度编码器。进一步地,所述内外翻转板的底部具有两个叉部,内外翻转板的两个叉部均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两个立板之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角度编码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柱体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垂直相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活动连接座与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滑动连接,通过调节螺栓固定活动连接座与第二导向管,将托臂或者写字板插入活动连接座的矩形套管内,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写字板与托臂的拔插式设计,确保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上肢的使用、训练。本技术的脚踝调节机构,第一推杆的伸缩可带动护板、第二推杆、连接板和立板绕柱体前后翻转,即带动脚蹬前后翻转;第二推杆的伸缩可带动内外翻转板绕转轴内外翻转,即带动脚蹬内外翻转,从而实现脚蹬前、后、内、外的仿球面旋转运动,能够适应人的脚踝关节需求,改善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脚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的P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脚踝调节机构中第一推杆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脚踝调节机构内外翻转板、转轴和第二推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床体,2为底架,3为电动推杆,4为阻尼器,5为脚踝调节组件,501为机架,502为脚蹬,503为连接座,504为内外翻转板,505为底板,506为立板,507为侧板,508为护板,509为支板,5010为连接板,5011为柱体,5012为转轴,5013为第一推杆,5014为第二推杆,5015为第二角度编码器,6为第一导向管,7为托臂,8为写字板,9为绑带,901为胸部绑带,902为腰部绑带,903为腿部绑带,11为脚轮,12为可调地脚,13为第一角度编码器,14为活动连接座,15为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7所示,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包括床体1和底架2,所述床体1铰接在底架2上,所述床体1和底架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3、阻尼器4和与电动推杆3连接的后备电池,所述电动推杆3的支撑端铰接设置在底架2上、伸缩端铰接设置在床体1的一端,所述阻尼器4的两端分别与床体1和底架2铰接,所述床体1和底架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角度编码器13,所述第一角度编码器13与电动推杆3相连,第一编码器13检测床体1的倾斜角度,若角度超过设计范围,则输出信号控制电动推杆3关闭、停止伸缩。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导向管6,所述第一导向管6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托臂7或写字板8,所述床体1两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管,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座14和两个调节螺栓15,所述调节螺栓15的端部设置有耐磨套,所述活动连接座14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管和第一导向管6滑动连接,活动连接座14与第二导向管的连接处联通有螺母座,活动连接座14与第一导向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矩形套管,所述矩形套管处联通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内均设置有调节螺栓15。所述托臂7一端为与活动连接座14的矩形套管相匹配的矩形管、另一端上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为腰鼓型;所述写字板8为n形,写字板8的两竖直段为与连接座14的矩形套管相匹配的矩形管。根据患者训练需要,通过沿第一导向管6和第二导向管移动活动连接座14,拧紧活动连接座14在第二导向管上处的螺栓,固定活动连接座14;根据患者需要将托臂7或者写字板8插入活动连接座14的矩形套管内。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绑带9,床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踝调节机构5,所述绑带9包括胸部绑带901、腰部绑带902和腿部绑带903,所述腿部绑带903的数量为两个,胸部绑带901、腰部绑带902和腿部绑带903的一端依次设置在床体1的一侧、另一端与床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床体1对应腿部绑带903的位置处设置有中间导向杆,两个腿部绑带903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包括床体(1)和底架(2),所述床体(1)铰接在底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和底架(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3)、阻尼器(4)和与电动推杆(3)连接的后备电池,所述电动推杆(3)的支撑端铰接设置在底架(2)上、伸缩端铰接设置在床体(1)的一端,所述阻尼器(4)的两端分别与床体(1)和底架(2)铰接;/n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导向管(6),所述第一导向管(6)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托臂(7)或写字板(8);/n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绑带(9),床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踝调节机构(5),所述脚踝调节机构(5)包括机架(501)、脚蹬(502)、第一推杆(5013)和第二推杆(5014),所述机架(501)为m形,机架(501)固定设置在床体(1)上,机架(501)下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推杆(5013),所述第一推杆(5013)一端设置在机架(501)上、另一端铰接有护板(508),所述护板(508)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推杆(5014),第二推杆(5014)铰接有内外翻转板(504),/n机架(501)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座(503),两个连接座(50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立板(506),两个立板(506)通过侧板(507)固定连接,两个立板(506)下端固定连接有口形的底板(505),底板(505)的一端与侧板(507)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10),底板(505)下方与护板(508)固定连接,所述内外翻转板(504)向上穿过底板(505)的通孔、中部两侧分别与连接板(5010)和侧板(507)转动连接、上部固定连接脚蹬(502);/n底架(2)下方设置有脚轮(11)和可调地脚(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包括床体(1)和底架(2),所述床体(1)铰接在底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和底架(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3)、阻尼器(4)和与电动推杆(3)连接的后备电池,所述电动推杆(3)的支撑端铰接设置在底架(2)上、伸缩端铰接设置在床体(1)的一端,所述阻尼器(4)的两端分别与床体(1)和底架(2)铰接;
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导向管(6),所述第一导向管(6)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托臂(7)或写字板(8);
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绑带(9),床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踝调节机构(5),所述脚踝调节机构(5)包括机架(501)、脚蹬(502)、第一推杆(5013)和第二推杆(5014),所述机架(501)为m形,机架(501)固定设置在床体(1)上,机架(501)下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推杆(5013),所述第一推杆(5013)一端设置在机架(501)上、另一端铰接有护板(508),所述护板(508)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推杆(5014),第二推杆(5014)铰接有内外翻转板(504),
机架(501)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座(503),两个连接座(50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立板(506),两个立板(506)通过侧板(507)固定连接,两个立板(506)下端固定连接有口形的底板(505),底板(505)的一端与侧板(507)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10),底板(505)下方与护板(508)固定连接,所述内外翻转板(504)向上穿过底板(505)的通孔、中部两侧分别与连接板(5010)和侧板(507)转动连接、上部固定连接脚蹬(502);
底架(2)下方设置有脚轮(11)和可调地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和底架(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角度编码器(13),所述第一角度编码器(13)与电动推杆(3)相连。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留栓牛栓柱陈立春贾利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