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93 阅读:5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至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第三步接种,先用清水冲洗红柳根部,再把精选过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均匀地抹在红柳须根上,理顺须根,回填土壤踩实即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生长好的管花肉苁蓉一次采净,不需要保护再生寄生组织部位,因此更方便人工采挖,一般两年采挖一次。采挖管花肉苁蓉时,要求有意损伤红柳主根,迫使红柳次年多发须根,便于第二年春季进行再接种。而且平均亩产可达200公斤,即每年亩产量可达100公斤左右,比以往方法增产1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方法,是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方法
技术介绍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enk)Wight属列当科Orobanchaceae管花肉苁蓉属Cistanche,由于寄生于红柳属植物的根上,故又称红柳大芸,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管花肉苁蓉生于砾石质戈壁滩,沙丘边缘及沙漠地区中,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的和田、民丰、于田、策勒等地区。近年来,随着管花肉苁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方面的深入研究,系列功能产品的不断开发,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但无序无组织的采挖使得野生管花肉苁蓉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有效缓解药源相对紧缺的局面,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成了首选之路,而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关键技术就是提高接种率,增加管花肉苁蓉的净产量。人工繁育管花肉苁蓉就是利用人为方式使管花肉苁蓉种子在土壤中与红柳的根系发生寄生关系并形成寄生组织,从而形成管花肉苁蓉药材。过去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方法主要采用在红柳的根部、茎部撒播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方法和管花肉苁蓉种子纸法接种法。这些方法,主要是在人工定植的红柳的根部、茎部进行的,因此根据人工定植的红柳情况可采用以下接种法1、后期接种法先人工定植红柳,等到红柳成活到树势旺盛1年至2年,再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时,在1米×1米窄行的红柳植株两侧接种,接种位置距红柳基部50厘米,深度为50厘米。种子纸放在外侧坑底部,种子纸正面朝上,呈45。斜放,回填土埋实即可。2、一次性接种法红柳定植与管花肉苁蓉接种同步进行的接种方法。此方法特点一是提高劳动效率;二是缩短接种周期。适合开沟式或平整土地的宽窄行造林模式。接种时间为每年的3月至11月份,但在春季的3月至4月份即红柳定植季节为宜。如果秋季接种,采用“多菌灵”浸泡根系,防止腐霉,再进行定植。3、接种配土法 在红柳的生长期,在定植好的1到多年生红柳的茎部切开30至40度左右的小口,将管花肉苁蓉种子接入,然后包扎培土。4、纸法接种法一般按一株红柳摆放一张种子纸,每公顷定植3300株左右,1公斤纯净的种子可制作4公顷至5公顷所需的接种纸,管花肉苁蓉的千粒重约为0.09克。3月接种,当年11月就可收获管花肉苁蓉。采取上述茎部接种、纸法接种等定向诱引方法接种,接种率较低,产量低,采挖时见光易造成再生寄生组织部位腐烂,不便人工采挖,劳动效率低,平均每亩年产量10公斤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了现有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缺点,易于人工采挖,提高了产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株距0.5米至1.5米,行距3米至3.5米,种植密度以每亩330株至440株为宜,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至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在定植红柳两侧距根部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各挖深度为30厘米至60厘米,宽为30厘米至60厘米的接种沟;第三步接种,先用清水冲洗红柳根部,再把精选过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均匀地抹在红柳须根上,理顺须根,回填土壤踩实即可;第四步,管花肉苁蓉采挖及再接种,采挖管花肉苁蓉时,要求有意损伤红柳主根,迫使红柳次年多发须根,便于第二年春季进行再接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接种方法,两年采挖一次,可以将生长好的管花肉苁蓉一次采净,不需要保护再生寄生组织部位,因此更方便人工采挖。而且平均亩产可达200公斤,即每年平均亩产量可达100公斤左右,比以往方法增产10倍。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按下述步骤具体实施的第一步,首先进行红柳定植,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株距0.5米或1.0米或1.5米,行距3米或3.5米,种植密度以每亩330株或385株或440株为宜。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或8或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在定植红柳两侧距根部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各挖深度为30厘米或45厘米或60厘米,宽为30厘米或45厘米或60厘米的接种沟,先用坎土镘再用二刺铁叉小心地挖出红柳须根,尽量不要伤根。第三步接种先用清水冲洗红柳根部,再把精选过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均匀地抹在红柳须根上,理顺须根,回填土壤踩实即可。第四步,在接种后还要进行红柳及管花肉苁蓉的田间管理1、浇水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生根成活。接种地一般控制在年浇水两次为宜,防止腐烂。2、松土除草结合浇水进行,浇水后2至3天,松土除草。3、整枝剪去病虫枝和过密枝条。4、防止病虫害注意防止条叶甲和老鼠,每年11月上旬在红柳根部50厘米面上培30厘米土层防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首先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株距0.5米至1.5米,行距:3米至3.5米,种植密度以每亩330株至440株为宜,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至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在定植红柳两侧距根部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各挖深度为30厘米至60厘米,宽为30厘米至60厘米的接种沟;第三步接种,先用清水冲洗红柳根部,再把精选过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均匀地抹在红柳须根上,理顺须根,回填土壤踩实即可;第四步,管花肉苁蓉采挖及再接种,采挖管花肉苁蓉时,要求有意损伤红柳主根,迫使红柳次年多发须根,便于第二年春季进行再接种;管花肉苁蓉一般两年采挖一次,可以将生长好的管花肉苁蓉一次采净,不需要保护再生寄生组织部位,因此更方便人工采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首先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株距0.5米至1.5米,行距3米至3.5米,种植密度以每亩330株至440株为宜,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至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在定植红柳两侧距根部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各挖深度为30厘米至60厘米,宽为30厘米至6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兴凯撒苏来曼李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和田帝辰沙生药物开发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民丰县科学技术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