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韵平专利>正文

耳道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9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耳道干燥机,包括耳廓挂机、连接管道和耳道式耳机,耳廓挂机设置在连接管道的一端,耳道式耳机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耳廓挂机由容置外壳体、内置蓄电池、固定架、微型鼓风机、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组成,内置蓄电池、固定架和微型鼓风机均设置在容置外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耳道干燥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耳廓挂机可以提供热气,耳廓挂机远离耳道,不会在使用者的耳边产生噪音,通过设置的连接管道可以对耳廓挂机和耳道式耳机进行悬挂,同时耳道式耳机上的海绵塞套和连接管道上的硅胶外管可以使得使用者佩戴耳道干燥机时更加舒适,并且海绵塞套和第一进风孔内部的过滤棉,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

Ear canal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道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干燥机
,具体涉及耳道干燥机。
技术介绍
:在对耳道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外耳道干燥处理。目前缺乏专用的外耳道干燥设备,现有的耳道干燥措施多采用棉签人工伸入进行擦拭,需要配合手电筒照明,操作不便,也有少量的耳道干燥机,但是现有的耳道干燥机的驱动机构大多是设置在耳道式耳机上,会在使用者的耳边产生噪音,同时现有的耳道干燥机未设置过滤机构,会使得使用者的耳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耳道干燥机。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耳道干燥机,包括耳廓挂机、连接管道和耳道式耳机,所述耳廓挂机设置在连接管道的一端,所述耳道式耳机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另一端,所述耳廓挂机由容置外壳体、内置蓄电池、固定架、微型鼓风机、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组成,所述内置蓄电池、固定架和微型鼓风机均设置在容置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置蓄电池设置在容置外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微型鼓风机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容置外壳体内部的另一端,所述容置外壳体的侧壁上对应微型鼓风机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容置外壳体远离内置蓄电池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所述连接管道由内管道和鹅颈管组成,所述内管道设置在鹅颈管的内部,且所述内管道的一端穿过第一出风孔与容置外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鹅颈管的一端与容置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耳道式耳机由耳机外壳体、第二进风孔、内隔板、进风腔、排风腔、第三进风孔、第二排风孔和第三排风孔组成,所述耳机外壳体的内部通过内隔板隔设有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耳机外壳体靠近进风腔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内管道远离耳廓挂机的一端穿过第二进风孔与耳机外壳体内部的进风腔连通,所述鹅颈管远离耳廓挂机的一端与耳机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外壳体靠近排风腔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排风孔,所述第三进风孔和第二排风孔均开设在耳机外壳体远离第三排风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进风孔和第二排风孔分别与进风腔和排风腔连通。优选的,所述容置外壳体的外壁上对应内置蓄电池的位置设置有USB接口。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棉。优选的,所述鹅颈管的外壁上套接有外管道,所述外管道由硅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耳机外壳体靠近第三进风孔和第二排风孔一端的外壁上套接有海绵塞套,所述海绵塞套由聚脂海绵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医疗等领域,通过设置的耳廓挂机可以提供热气,耳廓挂机远离耳道,不会在使用者的耳边产生噪音,通过设置的连接管道可以对耳廓挂机和耳道式耳机进行悬挂,同时耳道式耳机上的海绵塞套和连接管道上的硅胶外管可以使得使用者佩戴耳道干燥机时更加舒适,并且海绵塞套和第一进风孔内部的过滤棉,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耳廓挂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耳道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耳廓挂机;11、容置外壳体;12、内置蓄电池;13、USB接口;14、固定架;15、微型鼓风机;16、第一进风孔;17、第一出风孔;2、连接管道;21、内管道;22、鹅颈管;23、外管道;3、耳道式耳机;31、耳机外壳体;32、第二进风孔;33、海绵塞套;34、内隔板;35、进风腔;36、排风腔;37、第三进风孔;38、第二排风孔;39、第三排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道干燥机,包括耳廓挂机1、连接管道2和耳道式耳机3,耳廓挂机1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一端,耳道式耳机3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另一端,耳廓挂机1由容置外壳体11、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微型鼓风机15、第一进风孔16和第一出风孔17组成,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和微型鼓风机15均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内置蓄电池12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一端,微型鼓风机15通过固定架14固定连接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另一端,容置外壳体11的侧壁上对应微型鼓风机1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孔16,容置外壳体11远离内置蓄电池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17,连接管道2由内管道21和鹅颈管22组成,内管道21设置在鹅颈管22的内部,且内管道21的一端穿过第一出风孔17与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连通,鹅颈管22的一端与容置外壳体11固定连接,耳道式耳机3由耳机外壳体31、第二进风孔32、内隔板34、进风腔35、排风腔36、第三进风孔37、第二排风孔38和第三排风孔39组成,耳机外壳体31的内部通过内隔板34隔设有进风腔35和排风腔36,耳机外壳体31靠近进风腔3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孔32,内管道21远离耳廓挂机1的一端穿过第二进风孔32与耳机外壳体31内部的进风腔35连通,鹅颈管22远离耳廓挂机1的一端与耳机外壳体31固定连接,耳机外壳体31靠近排风腔36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排风孔39,第三进风孔37和第二排风孔38均开设在耳机外壳体31远离第三排风孔39的一侧,且第三进风孔37和第二排风孔38分别与进风腔35和排风腔36连通。所述容置外壳体11的外壁上对应内置蓄电池12的位置设置有USB接口13。所述第一进风孔1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棉。所述鹅颈管22的外壁上套接有外管道23,外管道23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耳机外壳体31靠近第三进风孔37和第二排风孔38一端的外壁上套接有海绵塞套33,海绵塞套33由聚脂海绵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耳廓挂机1悬靠在耳朵后耳廓,连接管道2内的鹅颈管22可以任意角度的弯曲,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各种角度的弯曲,同时设置的硅胶外管道23可以使得使用者在悬挂耳道干燥机时,更加舒适,耳道式耳机3塞入耳道中,设置的海绵塞套33,使得使用者的耳道感到更加舒适,同时可以对热气进行过滤,在对耳道进行干燥时,启动微型鼓风机15,微型鼓风机15将空气加热干燥从第一进风孔16的内部输送至内管道21的内部,内管道21内部的热气输送至进风腔35的内部,进风腔35内部的热气从第三进风孔37输送至使用者的耳道内进行干燥,在使用者的耳道内循环过后的气体从第二排风孔38排至排风腔36的内部,排风腔36内部的气体从第三排风孔39排出,完成对耳道的干燥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道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廓挂机(1)、连接管道(2)和耳道式耳机(3),所述耳廓挂机(1)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一端,所述耳道式耳机(3)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另一端,所述耳廓挂机(1)由容置外壳体(11)、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微型鼓风机(15)、第一进风孔(16)和第一出风孔(17)组成,所述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和微型鼓风机(15)均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所述内置蓄电池(12)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一端,所述微型鼓风机(15)通过固定架(14)固定连接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另一端,所述容置外壳体(11)的侧壁上对应微型鼓风机(1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孔(16),所述容置外壳体(11)远离内置蓄电池(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17),所述连接管道(2)由内管道(21)和鹅颈管(22)组成,所述内管道(21)设置在鹅颈管(22)的内部,且所述内管道(21)的一端穿过第一出风孔(17)与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连通,所述鹅颈管(22)的一端与容置外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耳道式耳机(3)由耳机外壳体(31)、第二进风孔(32)、内隔板(34)、进风腔(35)、排风腔(36)、第三进风孔(37)、第二排风孔(38)和第三排风孔(39)组成,所述耳机外壳体(31)的内部通过内隔板(34)隔设有进风腔(35)和排风腔(36),所述耳机外壳体(31)靠近进风腔(3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孔(32),所述内管道(21)远离耳廓挂机(1)的一端穿过第二进风孔(32)与耳机外壳体(31)内部的进风腔(35)连通,所述鹅颈管(22)远离耳廓挂机(1)的一端与耳机外壳体(31)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外壳体(31)靠近排风腔(36)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排风孔(39),所述第三进风孔(37)和第二排风孔(38)均开设在耳机外壳体(31)远离第三排风孔(39)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进风孔(37)和第二排风孔(38)分别与进风腔(35)和排风腔(3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廓挂机(1)、连接管道(2)和耳道式耳机(3),所述耳廓挂机(1)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一端,所述耳道式耳机(3)设置在连接管道(2)的另一端,所述耳廓挂机(1)由容置外壳体(11)、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微型鼓风机(15)、第一进风孔(16)和第一出风孔(17)组成,所述内置蓄电池(12)、固定架(14)和微型鼓风机(15)均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所述内置蓄电池(12)设置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一端,所述微型鼓风机(15)通过固定架(14)固定连接在容置外壳体(11)内部的另一端,所述容置外壳体(11)的侧壁上对应微型鼓风机(15)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孔(16),所述容置外壳体(11)远离内置蓄电池(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17),所述连接管道(2)由内管道(21)和鹅颈管(22)组成,所述内管道(21)设置在鹅颈管(22)的内部,且所述内管道(21)的一端穿过第一出风孔(17)与容置外壳体(11)的内部连通,所述鹅颈管(22)的一端与容置外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耳道式耳机(3)由耳机外壳体(31)、第二进风孔(32)、内隔板(34)、进风腔(35)、排风腔(36)、第三进风孔(37)、第二排风孔(38)和第三排风孔(39)组成,所述耳机外壳体(31)的内部通过内隔板(34)隔设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韵平洪海裕
申请(专利权)人:樊韵平洪海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