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13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该母扣的基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扣孔,且扣孔内部形成有止挡体,再在基座周围处设有供定位于结合物上的固定部,而该公扣的基部表面上设有供带体结合的结合部,再在基部底面处朝下形成有供伸入于扣孔内的定位体,而定位体相对于基部另一侧处设有供定位或脱离于扣孔内的定位头,且定位体位于定位头与基部之间横向剖设有供止挡体嵌卡定位或脱离的定位槽,当公扣固定母扣上后,该定位体的定位头为扣持于扣孔中,并使止挡体嵌卡于定位槽内,以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外,同时产生一段落手感,以确实得知固定到位,进而使使用上方便且顺手,并具有操作简易、定位确实的效用,如此提升操作速度及结合稳定性。

Fas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尤指公扣固定于母扣时,该公扣的定位体可通过定位头来扣持于母扣的扣孔中,且该扣孔内部的止挡体便会嵌卡于定位体的定位槽内呈一限位,以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外,并同时产生一段落手感,以得知固定到位,进而使操作简易、定位确实。
技术介绍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衣物、鞋子或袋子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来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二端的头部穿出后,即可利用一扣具为由绳索一端的头部外径套入,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衣物、鞋子或袋子等的开口大小使用。再者,一般衣物(如:外套、运动服、手套、雨衣等)为了方便于穿着或调节袖口大小,大都会利用一粘扣带(通称为魔鬼毡)车缝于袖口处,以防止外部强风或雨水由袖口处进入于衣物内,且因二片尼龙带上分别编织有复数个小勾环及绒毛小环孔,当二片尼龙粘贴时,便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具有耐用、容易拉开、质轻、可轻洗等优点,并在使用者在雪地或寒冷潮湿的天候环境下配戴保暖手套或防滑手套时,也可方便直接拉扯于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而不需将手套脱下,以有效防止手部外露造成冻伤的情况发生,故,粘扣带被广泛应用于特殊需求或使用环境来取代一般按式钮扣、扣钩、钮扣和绳索。惟该现有粘扣带粘贴时,使用者当下只能凭着感觉拉动于现有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无法确实得知是否已调整至适当松紧位置,而需要再次进行拉开作粘贴的动作,并在经由多次的反复拉开、粘贴后,其绒毛小环孔容易被剥离而粘住在小勾环上,或是在小勾环上沾粘有衣物的棉絮或异物,因而影响整体粘贴效果,并造成现有粘扣带使用久了便会失去原有的粘扣性,若欲清除现有粘扣带上的绒毛、棉絮或异物等则需花费好一番功夫才能清理干净,且清理后粘扣性恢复的效果相当有限,使用没多久又逐渐失去原有的粘扣性,也有使用者将衣物送回成衣厂商或坊间车缝的工作室进行更换,并使现有粘扣带上的缝线去除后,便可将现有粘扣带换掉,再将新的粘扣带来车缝于衣物上,但此种更换粘扣带方式不仅相当的耗费工时与成本,其整体使用上的方便性也将大打折扣,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扣具的新型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具有基座,并在基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扣孔,且扣孔内部形成有止挡体,再在基座周围处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结合物上的固定部;该公扣具有基部,并在基部表面上设有供预设带体结合的结合部,再在基部底面处朝下形成有供伸入于扣孔内的定位体,而定位体相对于基部另一侧处设有供定位或脱离于扣孔内的定位头,且定位体位于定位头与基部之间横向剖设有供止挡体嵌卡定位或脱离的定位槽。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母扣的材质为软性材质。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扣孔内部的止挡体前方处形成有抵靠面,而该定位槽相邻定位体一侧内壁面形成有供位于抵靠面上横向转动的抵持面。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抵靠面及抵持面呈圆弧状。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抵持面与定位槽上、下二侧壁面呈正交。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扣孔前方处设有供定位体横向通过的开口,并在开口相对二侧处朝内凸设有供定位体表面挤压而相对向外弹性撑开的复数限位体,而开口前方连通有外径扩大且供定位头纵向穿入的通孔。所述的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固定部具有供车缝于预设结合物上的车缝片。所述的扣具,其中:该结合部位于基部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供预设织带及预设带体穿设定位的结合孔。所述的扣具,其中:该定位头的外径大于定位体的外径。本技术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当公扣固定母扣上后,其公扣的定位体为可通过定位头来扣持于母扣的扣孔中,并使扣孔的止挡体嵌卡于定位体的定位槽内呈一限位,以避免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外,并可配合公扣的定位体来固定于母扣的扣孔中时产生一段落手感,以确实得知已完成固定到位,进而使使用上方便且顺手,同时具有操作简易、定位确实的效用,如此达到提升操作速度、结合稳定性、实用性及适用性广泛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优点乃在于该定位槽的抵持面为与定位槽上、下二侧壁面呈正交,以避免公扣结合于母扣上后,发生纵向掀起、转动的情况,进而防止公扣轻易脱离于母扣,如此可提升母扣与公扣相互扣持时的保持力,从而达到提升母扣与公扣相互结合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扣孔的开口相对二侧处为朝内凸设有复数限位体,当公扣的定位体扣持于母扣的扣孔中后,即可通过复数限位体来形成出二侧稳固结合点,以避免公扣的定位体横向脱离出扣孔外,进而达到提升母扣与公扣相互结合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再一优点乃在于该公扣结合于母扣后,其因扣孔的止挡体为可于定位体的定位槽内部横向转动,进而使公扣于使用或安装时可旋转一角度,以可提供需要不同角度的用途使用,如此达到提升产品适配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又一优点乃在于该软性材质制成的母扣具有便于弯曲、弯折的特性,以使母扣可确实服贴、定位于结合物上,进而达到具有便于组装及使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公扣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公扣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公扣组装后的前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母扣;11-基座;12-扣孔;121-止挡体;1211-抵靠面;122-开口;123-限位体;124-通孔;13-固定部;131-车缝片;2-公扣;21-基部;211-结合部;2111-结合孔;22-定位体;221-定位头;222-定位槽;2221-抵持面;3-结合物;4-带体;5-织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母扣1及公扣2,其中:该母扣1具有一基座11,并在基座11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扣孔12,且扣孔12内部上方处形成有止挡体121,而止挡体121前方处形成有圆弧状的抵靠面1211,且扣孔12前方一侧处设有开口122,再在开口122相对二侧处朝内凸设有复数限位体123,而开口122前方设有外径扩大且与扣孔12形成连通的通孔124,又于基座11周围处设有具车缝片131的固定部13。该公扣2具有基部21,并在基部21表面上设有结合部211,且结合部211位于基部21前、后二侧处分别贯设有结合孔2111,再在基部21底面处朝下形成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n该母扣具有基座,并在基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扣孔,且扣孔内部形成有止挡体,再在基座周围处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结合物上的固定部;/n该公扣具有基部,并在基部表面上设有供预设带体结合的结合部,再在基部底面处朝下形成有供伸入于扣孔内的定位体,而定位体相对于基部另一侧处设有供定位或脱离于扣孔内的定位头,且定位体位于定位头与基部之间横向剖设有供止挡体嵌卡定位或脱离的定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
该母扣具有基座,并在基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扣孔,且扣孔内部形成有止挡体,再在基座周围处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结合物上的固定部;
该公扣具有基部,并在基部表面上设有供预设带体结合的结合部,再在基部底面处朝下形成有供伸入于扣孔内的定位体,而定位体相对于基部另一侧处设有供定位或脱离于扣孔内的定位头,且定位体位于定位头与基部之间横向剖设有供止挡体嵌卡定位或脱离的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材质为软性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扣孔内部的止挡体前方处形成有抵靠面,而该定位槽相邻定位体一侧内壁面形成有供位于抵靠面上横向转动的抵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勋名石井大阳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