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09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包括底座、烘干机构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烘干机构位于底座内部、支撑结构位于底座底部;其中,烘干机构主要包括:机体、进水管、蒸发组件以及同轴换热器;具体的,所述机体安置于底座上,机体前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蒸发组件安置于机体内侧壁面,同轴换热器安置于机体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与蒸发组件通过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排热机构,机体左右两侧设有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可以通过热量对食物进行烘干,提高食物水分蒸发效率,在热量排出时,排出的热量角度能够调整,增加了本装置使用效果。

An air energy dryer for drying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机
,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
技术介绍
如今,很多食物为了能够长时间进行存放,需要将其内部自身的水分除去,从而增加保存的时间,传统的食物内部水分除去时,通常采用晾晒,晾晒周期较长,并且食物水分蒸发较慢,降低了食物生产干燥效率,鉴于此,针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解决了现有的在很多食物为了能够长时间进行存放,需要将其内部自身的水分除去,从而增加保存的时间,传统的食物内部水分除去时,通常采用晾晒,晾晒周期较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烘干机构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烘干机构位于底座内部、支撑结构位于底座底部;其中,烘干机构主要包括:机体、进水管、蒸发组件以及同轴换热器;具体的,所述机体安置于底座上,机体前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蒸发组件安置于机体内侧壁面,同轴换热器安置于机体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与蒸发组件通过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排热机构,机体左右两侧设有散热机构;上述,排热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排风扇、一对支撑杆以及排热管道;所述机体上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支撑架安置于圆形通孔内,第一排风扇安置于第一支撑架上,一对支撑杆安置于机体上壁面且位于圆形通孔左右两侧,一对支撑杆侧壁面相对位置插装有轴承,每个所述轴承上均安装有支柱,一对所述支柱上均安装有环形框架,排热管道底部安置于机体上壁面且罩住圆形通孔,所述排热管道顶端与环形框架相连接;上述中,散热机构主要包括:一对第二排风扇、一对第一防尘网;所述机体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第二矩形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一对第二排风扇分别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一对第一防尘网安置于矩形通孔上。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主要由底座下壁面的若干个等距离排列若干个“L”型板以及开设有在所述“L”型板上壁面的螺纹口组成。优选的,所述排热管道为软性材质的高温耐热管。优选的,所述机体为具有空腔结构的机体,所述圆形通孔内安装有第二防尘网。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主要由至少四个螺纹杆以及与四个螺纹杆相互啮合的支撑台组成。优选的,所述机体前壁面铰链连接有与第一矩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热量对食物进行烘干,提高食物水分蒸发效率,在热量排出时,排出的热量角度能够调整,增加了本装置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的实施例1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的实施例2俯视图。图中:1-底座;2-支撑结构;3-机体;4-进水管;5-蒸发组件;6-同轴换热器;7-第一支撑架;8-第一排风扇;9-支撑杆;10-排热管道;11-轴承;12-支柱;13-环形框架;14-第二排风扇;15-第一防尘网;16-第二支撑架;17-“L”型板;18-第二防尘网;19-挡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列为本案中的电气件采用的种类以及作用:电机驱动器:采用科尔摩根伺服驱动器的S700系列驱动器,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实施例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其中,烘干机构主要包括:机体3、进水管4、蒸发组件5以及同轴换热器6;具体的,所述机体3安置于底座1上,机体3前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蒸发组件5安置于机体3内侧壁面,同轴换热器6安置于机体3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6与蒸发组件5通过进水管4相连接,所述机体3上设有排热机构,机体3左右两侧设有散热机构;上述,排热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架7、第一排风扇8、第二排风扇14、一对支撑杆9以及排热管道10以及第一防尘网15;所述机体3上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支撑架7安置于圆形通孔内,第一排风扇8安置于第一支撑架7上,第一防尘网15安置于圆形通孔上,且罩住圆形通孔,一对支撑杆9安置于机体3上壁面且位于圆形通孔左右两侧,一对支撑杆9侧壁面相对位置插装有轴承11,每个所述轴承11上均安装有支柱12,一对所述支柱12上均安装有环形框架13,排热管道10底部安置于圆形箱体上壁面且罩住圆形通孔,所述排热管道10顶端与环形框架13相连接;根据上述得出工作原理:通过机体3安置于底座1上,之后在同轴换热器6安置于机体3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6与蒸发组件5通过进水管4相连接,便于在本装置使用时,将外界水箱与同轴换热器6连接,加热排到蒸发组件5中,热量散出,在机体3内形成热能,之后第一排风扇8工作,将机体3中热能引出,通过排热管道10排出,排热管道10通过环形框架13支撑,环形框架13通过支撑杆9上的轴承11上的支柱12支撑,轴承11自身能够转动,从而环形框架13能够转动,从而调整排热管道10排出口的热能排出角度。上述中,散热机构主要包括:一对第二排风扇14、一对第二防尘网18;所述机体3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第二矩形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支撑架16,一对第二排风扇14分别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架16上,第二防尘网18安置于矩形通孔上;根据上述得出工作原理:第二排风扇14工作实在本装置停止工作时,第二排风扇14工作,从而达到第二排风扇14将机体3内的热能快速散出。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主要由底座1下壁面的若干个等距离排列若干个“L”型板17以及开设有在所述“L”型板17上壁面的螺纹口组成;通过“L”型板17上的螺纹口,便于在安装时,通过螺纹口内拧动螺钉,从而到达本装置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排热管道10为软性材质的高温耐热管;让排热管道10使用时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包括底座(1)、烘干机构以及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位于底座(1)内部、支撑结构(2)位于底座(1)底部;/n其中,烘干机构主要包括:机体(3)、进水管(4)、蒸发组件(5)以及同轴换热器(6);/n具体的,所述机体(3)安置于底座(1)上,机体(3)前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蒸发组件(5)安置于机体(3)内侧壁面,同轴换热器(6)安置于机体(3)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6)与蒸发组件(5)通过进水管(4)相连接,所述机体(3)上设有排热机构,机体(3)左右两侧设有散热机构;/n上述,排热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架(7)、第一排风扇(8)、一对支撑杆(9)以及排热管道(10);/n所述机体(3)上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支撑架(7)安置于圆形通孔内,第一排风扇(8)安置于第一支撑架(7)上,一对支撑杆(9)安置于机体(3)上壁面且位于圆形通孔左右两侧,一对支撑杆(9)侧壁面相对位置插装有轴承(11),每个所述轴承(11)上均安装有支柱(12),一对所述支柱(12)上均安装有环形框架(13),排热管道(10)底部安置于机体(3)上壁面且罩住圆形通孔,所述排热管道(10)顶端与环形框架(13)相连接;/n上述中,散热机构主要包括:一对第二排风扇(14)、一对第一防尘网(15);/n所述机体(3)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第二矩形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支撑架(16),一对第二排风扇(14)分别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架(16)上,一对第一防尘网(15)安置于矩形通孔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物烘干的空气能烘干机,包括底座(1)、烘干机构以及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位于底座(1)内部、支撑结构(2)位于底座(1)底部;
其中,烘干机构主要包括:机体(3)、进水管(4)、蒸发组件(5)以及同轴换热器(6);
具体的,所述机体(3)安置于底座(1)上,机体(3)前壁面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蒸发组件(5)安置于机体(3)内侧壁面,同轴换热器(6)安置于机体(3)内上壁面,同轴换热器(6)与蒸发组件(5)通过进水管(4)相连接,所述机体(3)上设有排热机构,机体(3)左右两侧设有散热机构;
上述,排热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架(7)、第一排风扇(8)、一对支撑杆(9)以及排热管道(10);
所述机体(3)上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支撑架(7)安置于圆形通孔内,第一排风扇(8)安置于第一支撑架(7)上,一对支撑杆(9)安置于机体(3)上壁面且位于圆形通孔左右两侧,一对支撑杆(9)侧壁面相对位置插装有轴承(11),每个所述轴承(11)上均安装有支柱(12),一对所述支柱(12)上均安装有环形框架(13),排热管道(10)底部安置于机体(3)上壁面且罩住圆形通孔,所述排热管道(10)顶端与环形框架(13)相连接;
上述中,散热机构主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财萱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