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83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侧的安装位置调节机构以及位于机体顶部的阻隔机构,安装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第一丝杆位于第一凹槽内中部,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支架上侧面上,第一丝杆外周面上安装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顶端表面与机体底端表面一侧焊接固定,第二丝杆位于第二凹槽内中部,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二支架顶端表面,第二丝杆外侧面上安装第二螺母座,第二螺母座顶端表面与机体底端表面另一侧焊接固定,实现了安装位置的调整功能,便于对机体进行安装,通过阻隔机构的设计,能够阻隔外部物体通过该散热风扇进入机体内,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和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和电能等)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空气能泵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5968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其具有使空气能热泵上的管道连接时更加方便快捷,连接效果更好,密封性好,不易漏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但是其并没有解决空气能泵体积相对较大,安装过程中无法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微调,安装局限性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空气能泵体积相对较大,安装过程中无法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微调,安装局限性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包括第一支架(1)、翅片蒸发器(2)、机体(3)、散热风扇(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第二支架(7)、位于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7)上侧的安装位置调节机构以及位于机体(3)顶部的阻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12)以及第二丝杆(15),所述第一丝杆(12)位于第一凹槽(13)内中部,所述第一凹槽(13)开设在第一支架(1)上侧面上,所述第一丝杆(12)外周面上安装第一螺母座(11),所述第一螺母座(11)顶端表面与机体(3)底端表面一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丝杆(15)位于第二凹槽(14)内中部,所述第二凹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包括第一支架(1)、翅片蒸发器(2)、机体(3)、散热风扇(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第二支架(7)、位于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7)上侧的安装位置调节机构以及位于机体(3)顶部的阻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12)以及第二丝杆(15),所述第一丝杆(12)位于第一凹槽(13)内中部,所述第一凹槽(13)开设在第一支架(1)上侧面上,所述第一丝杆(12)外周面上安装第一螺母座(11),所述第一螺母座(11)顶端表面与机体(3)底端表面一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丝杆(15)位于第二凹槽(14)内中部,所述第二凹槽(14)开设在第二支架(7)顶端表面,所述第二丝杆(15)外侧面上安装第二螺母座(16),所述第二螺母座(16)顶端表面与机体(3)底端表面另一侧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机构包括格栅网(35)以及定位卡环(32),所述格栅网(35)固定连接至承载筒(31)内上部,所述承载筒(31)设置在机体(3)上侧面上,所述定位卡环(32)固定连接在承载筒(31)底端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于使用的空气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7)对称设置在机体(3)底端表面两侧,所述翅片蒸发器(2)位于机体(3)一侧表面,所述散热风扇(4)安装在机体(3)顶端表面中部,所述第一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财萱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