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松林专利>正文

组装式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98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装式气化炉,具有底座(1),炉堂、进风通道(16)、出气通道(17),炉堂的下部(3)为锥形,其特征在于,锥形炉堂下有具有进风孔(8)的进气环圈(14),该进气环圈与底座(1)侧壁构成环形进风通道(16),炉顶(6)下有具有出气孔(10)的环圈(5),该环圈与炉顶构成环形出气环道(17)。(*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炉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化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炉具一般只能直接燃烧燃料,这种炉具燃料浪费大,污染环境。为此,市场上已出现了将燃料气化后燃烧的炉具,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效节能气化油炉”(CN2053305U)是将液体燃油气化后燃烧,这种炉具不能将煤、植物燃料等固体燃料气化后燃烧。目前,可将固体燃料气化的炉具市场也已出现,但现有这种炉具气化效果不佳,结构复杂,而且搬运时需整体搬运,运输搬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一种气化炉具,其不仅可将固体燃料气化后燃烧,而且结构简单,用户可自行组装,运输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为一种组装式气化炉,具有底座、炉堂、进风通道、出气通道,炉堂的下部为锥形,其特征在于,锥形炉堂下有具有进风孔的进风环圈,该进风圈与底座壁构成环形进风通道,炉顶下具有出气孔的导气环圈,该环圈与炉顶构成环形出气通道。本技术的进气环圈可以与锥形炉堂连为一体,也可以与底座或底座上的垫圈连为一体。炉底有横向设置的出灰槽。炉顶有一凹形水槽,炉盖的凸起下沿可伸入该凹形水槽中,以封闭炉内气体。本技术的底座、锥形炉堂、圆柱形炉堂、导气环、具有水槽的炉顶、炉盖诸构件可单独铸造,用户使用时,可自行安装。本技术结构简单,制气量大,而且可单独生产各组装件,用户可自行安装,运输方便、操作简易,非常适合农村居民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装后纵向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A-A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环形垫圈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圆椎形炉堂外视图图6为本技术B-B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圆柱形炉堂外视图图8为本技术C-C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炉顶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D-D截面图图11为本技术导气环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E-E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12所示,首先铸造底座1、环形垫圈2、锥形炉堂3、圆柱形炉堂4、炉顶6、导气环5。底座1侧部有进风口7,内底有出灰槽11,圆锥形炉堂下有具有进气孔8的凸起环圈14,炉顶6具有凹形水槽13,导气环5具凸起的导气环圈15,导气环圈15上有导气孔10,组装时,首先将环形垫圈2放入底座1中,再安装上锥形炉堂3,锥形炉堂3上接圆柱形炉堂4,圆柱形炉堂4上装上导气环5,再将炉顶6置于导气环5上,组成如图1所示的整炉。安装时,各部件之间应固紧。使用时,在水槽13中倒入水,将炉盖7盖上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组装式气化炉,具有底座(1),炉堂、进风通道(16)、出气通道(17),炉堂的下部(3)为锥形,其特征在于,锥形炉堂下有具有进风孔(8)的进气环圈(14),该进气环圈与底座(1)侧壁构成环形进风通道(16),炉顶(6)下有具有出气孔(10)的环圈(5),该环圈与炉顶构成环形出气环道(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底座(1)、锥形炉堂(3)、圆柱形炉堂(4)、导气环(5)、炉顶(6)、炉盖(7)诸构件可单独铸造,使用时进行组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进气环圈(14)可与锥形炉堂(3)连为一体,也可与底座(1)或底座(1)上的垫圈(2)连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底座(1)具有横向设置的出灰槽(18)。专利摘要本技术组装式气化炉提供一种气化炉具,由底座(1)、炉膛、导气环(5)、炉顶(6)及炉盖(7)诸构件构成,炉膛下部(3)为锥形,锥形炉膛(3)下有进气环圈(14)与炉座(1)构成的进风通道(16),炉顶(6)下有导气环(5)与炉顶(6)构成的出气环道(17)。本技术的诸构件可单独铸造,使用时进行组装。本技术可使煤、植物等固体燃料气化燃烧,出气快,出气量大,而且运输使用方便。文档编号F24B1/00GK2676045SQ200320114138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周松林 申请人:周松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松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