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98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至少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基座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在基座上设置了防护外壳以及伪装螺栓,起到了隐藏可拆卸的固定件的目的,使得无关人员无法快速将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拆走。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通过伪装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伪装能力,并且通过防护外壳很难拆卸下来,避免了无关人员的触碰,增强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Self sensing smart home lighting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的
,具体是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普及,现有的家居环境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其中就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这种照明装置利用特殊的感应器,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且在活动,开关持续导通;人离开后,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人到灯亮,人离灯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现有的感应器在安装时大多采用螺栓穿过基座进行安装,只需使用拆卸螺纹的工具即可简单的将感应器拆卸下来,使得无关人员很容易就可以将感应器拆走,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款不易拆卸感应器的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至少包括基座、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防护外壳、固定件以及伪装螺栓,所述基座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基座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防护外壳中的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上方还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外壳上设置有与卡槽为配合结构的第一卡接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下方设置有与固定槽为配合结构的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一侧扣设有第二卡接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卡接件至少包括固定板、长杆以及凸起,所述固定板朝向卡槽一侧向外延伸出两个位置对应的长杆,所述长杆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接件卡和的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伪装螺栓与防护外壳之间为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传统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在基座上设置了防护外壳以及伪装螺栓,进而起到隐藏可拆卸的固定件的目的,使得无关人员无法快速将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拆走。2)考虑到防护外壳的拆卸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基座上卡槽、防护外壳上的第一卡接件以及固定在卡槽上的第二卡接件,使得防护外壳难以拆卸,若需将防护外壳拆下,只能强行破坏整个防护外壳,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3)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将伪装螺栓与防护外壳焊接固定,从而使得伪装螺栓难以从防护外壳上拆卸,进而使得伪装螺栓可以长时间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通过伪装螺栓,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伪装能力,并且通过防护外壳很难拆卸下来,避免了无关人员的触碰,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卡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卡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所示:100--基座;110--卡槽;111--固定槽;200--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300--防护外壳;310--容纳空间;400--固定件;500--伪装螺栓;600--第一卡接件;610--凸块;700--第二卡接件;720--长杆;730--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图1为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至少包括基座100、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防护外壳300、固定件400以及伪装螺栓500,所述基座100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300,所述防护外壳30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310,所述容纳空间3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400,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300中的所述固定件400的数量为两个,以便于更好的将基座100固定,所述固定件400的一端穿过基座100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300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500,并且所述伪装螺栓500与防护外壳300之间为焊接固定,使得伪装螺栓500难以被拆下。本专利技术在传统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在基座100上设置了防护外壳300以及伪装螺栓500,进而起到隐藏可拆卸的固定件400的目的,使得无关人员无法快速将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拆走。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卡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卡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至少包括基座100、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防护外壳300、固定件400以及伪装螺栓500,所述基座100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300,所述防护外壳30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310,所述容纳空间3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400,所述固定件400的一端穿过基座100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300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500。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基座100的上方还开设有卡槽110,所述防护外壳300上设置有与卡槽110为配合结构的第一卡接件600,所述卡槽11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槽111,所述第一卡接件600的下方设置有与固定槽111为配合结构的凸块610,所述卡槽110的一侧扣设有第二卡接件7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卡接件700的呈π型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卡接件700至少包括固定板710、长杆720以及凸起730,所述固定板710朝向卡槽110一侧向外延伸出两个位置对应的长杆720,所述长杆720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接件600卡和的凸起730,进而在拆装防护外壳300的时候,只能先将第二卡接件700从卡槽中拔出,之后才能将防护外壳300从基座100上拆下,但是由于凸起730与第一卡接件600卡和,进而只能强行破坏整个防护外壳300将防护外壳300从基座100上拆下,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座(100)、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防护外壳(300)、固定件(400)以及伪装螺栓(500),所述基座(100)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300),所述防护外壳(30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310),所述容纳空间(3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400),所述固定件(400)的一端穿过基座(100)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300)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座(100)、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防护外壳(300)、固定件(400)以及伪装螺栓(500),所述基座(100)的上方嵌设有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所述家居照明感应器本体(200)的两侧扣设有两个防护外壳(300),所述防护外壳(30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310),所述容纳空间(3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件(400),所述固定件(400)的一端穿过基座(100)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防护外壳(300)的顶部设置有伪装螺栓(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防护外壳(300)中的所述固定件(400)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感应的智能家居照明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的上方还开设有卡槽(110),所述防护外壳(300)上设置有与卡槽(110)为配合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世锐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