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913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42
本申请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中的功率控制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

A power control circuit and light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
技术介绍
可控硅调光器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调光方法,在室内照明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新建筑选用可控硅作为光源控制方案,在大量的现有建筑中,可控硅调光器也大量存在。可控硅调光器在每个工频周期中,通过控制可控硅导通和关闭,对交流市电进行斩波。在可控硅导通以后,可控硅调光器需要一定的维持电流来维持可控硅导通。传统可控硅调光器为驱动白炽灯而设计,因为白炽灯为纯阻性负载,且功率较大,所以多数传统可控硅调光器在导通后需要较大的持续的维持电流,如果可控硅调光器中的负载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可控硅调光器就会触发误关断信号,从而使光源出现严重闪烁。现代新型照明灯具,如LED和CFL等光源,功率较小,且输入阻抗呈容性。在可控硅调光器由关闭转为导通的瞬间,在光源的输入侧体现为一个迅速增加的电压阶跃,该电压阶跃会在电缆感抗以及光源的输入阻抗中产生谐振,使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发生震荡而不稳定,从而易产生可控硅调光器误关断且光源严重闪烁的故障。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可选地,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基准电流源和模拟参考电源;其中,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缓冲器、上分压电阻和下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稳压模块,包括: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第二开关、微分电容、放电电阻、斜坡电容和模拟参考电源;其中,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受输入信号控制,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压控电流源和积分电容;其中,所述压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控电流源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积分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积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上下钳位单元,所述上下钳位单元与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电路,包括:可控硅调光器、EMI滤波器、整流桥、相角检测电路、功率控制电路、照明驱动器、光源和二极管;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为上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可选地,所述照明电路,包括:所述可控硅调光器与所述EMI滤波器连接,所述EMI滤波器与所述整流桥连接,所述整流桥与所述相角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相角检测电路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与所述照明驱动器连接,所述照明驱动器与光源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相角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光源连接。可选地,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相角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所述功率控制电路,所述相角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开关,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中的边沿触发脉冲器根据所述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所述功率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输出至照明驱动器。可选地,所述照明电路,包括:所述照明驱动器的负载电流转换为光源电流反馈信号,所述光源电流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中压控电流源中的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中的功率控制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在照明电路中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VBUS电压,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VCOMP电压、VSHAPE电压和VSLOPE电压以及光源电流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现代新型照明灯具功率较小且输入阻抗呈容性。在可控硅调光器由关闭转为导通的瞬间,在光源的输入侧体现为一个迅速增加的电压阶跃,该电压阶跃会在电缆感抗以及光源的输入阻抗中产生谐振,使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发生震荡而不稳定,从而易产生可控硅调光器误关断且光源严重闪烁的故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照明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照明电路包括:可控硅调光器102、EMI滤波器110、整流桥103、相角检测电路104、功率控制电路106、照明驱动器107、光源108和二极管10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中,如图1所示,照明电路中各元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n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n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n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n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
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
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
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基准电流源和模拟参考电源;
其中,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缓冲器、上分压电阻和下分压电阻;
其中,所述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
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第二开关、微分电容、放电电阻、斜坡电容和模拟参考电源;
其中,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受输入信号控制,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军刘雪刘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