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880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针对电池局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快速降低局部温度,导致热量积蓄过多,影响电池的使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电池和冷却管,所述主体的底端焊接有储液盒,储液盒的一侧焊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局部电池温度过高时,电池附近的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液温度升高,使冷却管内部的双金属片发生弯曲,双金属片使V形的弹性片弯曲,增大冷却管内部的直径,使冷却液的流速加快,使局部温度升高的电池温度迅速下降,将温度较低部分冷却液的流速转移到温度较高部分,使温度迅速降低,同时不用增加装置的功率。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ooling device for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充电式电池,但是在使用过程之中,电池容易发热,不仅影响电池的性能,发热严重时还会造成火灾危害,而且热量散发不均匀,有的地方温度过高,导致热量积蓄过多,影响电池的使用。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23977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中内置电池组、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第一、二集流板固定于电池组两端;壳体的前侧面上下分布有第一、二进口,壳体的后侧面上下分布有第二出口和第一出口;电池组为多块单体电池层层叠设构成,两块单体电池之间夹设有第一孔道,第一进口依次通过第一集流板的前侧波浪口、第一孔道、第二集流板的后侧波浪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进口依次通过第二集流板的前侧波浪口、第一孔道、第一集流板的后侧波浪口与第二出口连通。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电池局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快速降低局部温度,导致热量积蓄过多,影响电池的使用。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电池(2)和冷却管(3),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储液盒(7),储液盒(7)的一侧设有固定盒(6),固定盒(6)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冷却管(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901)和第二连接管(902),所述第一连接管(901)的顶端设有收集管(14),收集管(14)的一端设有散热管(4),散热管(4)的一侧和所述收集管(14)的顶端均设有散热板(5),所述冷却管(3)的两侧内部均设有固定块(12),两个固定块(12)之间设有同一个弹性板(10),弹性板(10)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弹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电池(2)和冷却管(3),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储液盒(7),储液盒(7)的一侧设有固定盒(6),固定盒(6)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冷却管(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901)和第二连接管(902),所述第一连接管(901)的顶端设有收集管(14),收集管(14)的一端设有散热管(4),散热管(4)的一侧和所述收集管(14)的顶端均设有散热板(5),所述冷却管(3)的两侧内部均设有固定块(12),两个固定块(12)之间设有同一个弹性板(10),弹性板(10)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弹性板(10)在两个第一凹槽处均设有双金属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10)呈V形,所述弹性板(10)的两侧均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的中部设有若干散热片(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自动控温降温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繁荣向堃张冉王达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