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煤暖气炉,该暖气炉的特点是:在已有暖气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由反热筒、反热筒支腿、余热圈及可以更换的反热盖和调火盖组成的反火室和W形吸热片,使水箱上部全部置于反火室之中,达到了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可更换的炊事用聚火筒,可以在一个、两个,甚至三个炉口同时烧饭。它适用于以蜂窝煤为燃料的取暖设备中。(*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炉具。目前,已经申报中国专利的XR——文明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专利号为90203581.9)具有使用方便、易封火、起火快、无污染、即可取暖,又能烧饭等特点。但是由于其结构限制,在如何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对XR——文明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更高,并节约能源的新型炉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设计一种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它包括2-3个炉膛,炉膛四周设有炉瓦,炉瓦四周填充珍珠岩保温层,炉瓦与保温层之间设有二次进风管和与其连通的具有12个进风孔的进风垫圈,炉体下部设有调温炉门,炉体上部设有炉盘、炉盖、烟囱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与炉盘之间设有反火室,所述反火室是由反热筒支承腿、反热筒、余热圈以及可以更换的反热盖和调火盖组成的;所述反火室四周设有整齐排列的W型吸热片;在所述炉膛和反火室W型吸热片周围设有整体水箱,该水箱上部与所述吸热片焊接,其中部与所述进风垫圈和反热筒支承腿接触,所述各个水箱互相连通并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联接。所述炉体下部的调温炉门上设有维持给氧孔,以便将炉门关死时,实现下封火。为提高烧饭效率、反火室内设有可更换的炊事聚火筒,在拿掉所述反火室内可更换的反热盖和调火盖后,安装使用。本技术由于采取了以上反热筒、反热盖、余热圈、吸热片等一系列最新的结构设计,使水箱上部全部置于反火室之中,达到了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可更换的炊事用聚火筒,可以在一个、两个甚至三个炉口同时烧饭。不烧饭时又可以全部参加采暖供热。经试验,室外温度在-20摄氏度时,采暖面积为70平方米条件下、室内平均温度可达到18摄氏度以上,每块直径为127mm的普通蜂窝煤正常燃烧在3小时以上,在同等条件下,可比一般暖气炉节能40%以上,达到了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a是采暖供热状态的反火室示意图。附图1中b是a中W型吸热片示意图。附图1中c是炊事状态中聚热筒示意图。如图1中b所示,并排设置三个炉膛5,炉膛周围设有炉瓦16炉瓦16外面填充珍珠岩保温层9,炉皮6将三个炉膛5包成一体一个整体炉盘3座在炉体面上,三个炉盖22分别对准相应的炉口,炉盘3上设有一个烟囱口14。在炉体下部设有炉蓖12和灰盆13调温炉门25可以活动,改变进风大小,炉门25上设有维持给氧孔23,封火时可将炉门25关死,封火时间可达24小时。在炉瓦16与保温层9之间设有二次进风管10,炉瓦16上部设一个具有12个通气孔的进风垫圈7,通过二次进风管10进入的二次风穿过通气孔,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围绕炉膛5,设有三个整体水箱11,三个水箱11互相连通,并联接进水口1和出水口2水箱11底部坐在保温层9上,中部坐在进风垫圈7上,水箱11与炉皮6之间填充珍珠岩保温层9。在三个水箱11的上部均设有一个反火室19,反火室19周围是与水箱11壁焊接的排列整齐的W型吸热片15,以增加受热面积。反火室19是由坐在水箱11凸缘上的反热筒支腿18(如图1中a所示),置于其上的反热筒20,盖在反热筒20上的反热盖26和三个连成一体坐于水箱11之上的余热圈4和调火盖21组成的。由于反火室19的作用,热量被充分吸收。在正常燃烧时,炉盘3和烟囱的温度不超过50摄氏度,确保热能的充分利用,热能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当需要烧饭时,可以取下调火盖21和反热盖26,放入聚火筒8(如图1中c所示),这样火力集中,操作方便。三个炉口均可以用来烧饭,炊事完毕取下聚火筒8盖上反热盖26和调火盖21继续采暖供热。上述实施例中炉膛的个数也可以是两个,其余结构上的设计数量也作相应的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它包括2-3个炉膛5,炉膛5四周设有炉瓦16,炉瓦16四周填充珍珠岩保温层9,炉瓦16与保温层9之间设有二次进风管10和与其连通的具有12个进风孔的进风垫圈7,炉体下部设有调温炉门25,炉体上部设有炉盘3、炉盖22烟囱口14、进水口1和出水口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5与炉盘3之间设有反火室19,所述反火室19是由反热筒支腿18,反热筒20、余热圈4以及可以更换的反热盖26和调火盖21组成的所述反火室19四周设有整齐排列的W型吸热片15,所述炉膛5和反火室19W型吸热片15周围设有整体水箱11,该水箱11上部与所述吸热片15焊接,其中部与所述进风垫圈7和反热筒支腿18接触,所述各个水箱11互相连通并与进水口1和出水口2联接,所述炉体下部的调温炉门25上设有维持给氧孔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热室内设有可更换的炊事用聚火筒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煤暖气炉,该暖气炉的特点是在已有暖气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由反热筒、反热筒支腿、余热圈及可以更换的反热盖和调火盖组成的反火室和W形吸热片,使水箱上部全部置于反火室之中,达到了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可更换的炊事用聚火筒,可以在一个、两个,甚至三个炉口同时烧饭。它适用于以蜂窝煤为燃料的取暖设备中。文档编号F24B1/20GK2123696SQ92224500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胡文明 申请人:胡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蜂窝煤暖气炉它包括2-3个炉膛5,炉膛5四周设有炉瓦16,炉瓦16四周填充珍珠岩保温层9,炉瓦16与保温层9之间设有二次进风管10和与其连通的具有12个进风孔的进风垫圈7,炉体下部设有调温炉门25,炉体上部设有炉盘3、炉盖22烟囱口14、进水口1和出水口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5与炉盘3之间设有反火室19,所述反火室19是由反热筒支腿18,反热筒20、余热圈4以及可以更换的反热盖26和调火盖21组成的所述反火室19四周设有整齐排列的W型吸热片15,所述炉膛5和反火室19W型吸热片15周围设有整体水箱11,该水箱11上部与所述吸热片15焊接,其中部与所述进风垫圈7和反热筒支腿18接触,所述各个水箱11互相连通并与进水口1和出水口2联接,所述炉体下部的调温炉门25上设有维持给氧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