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51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包括管道及设置在所述管道内壁的挡片;所述挡片至少有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与所述管道内壁连接,其他部分与管道内壁形成流体通过的间隙。所述挡片式降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通过调节挡片与管道间隙的尺寸、挡片数量及挡片间距来满足不同降压需求的特点。

A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with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流体的降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
技术介绍
柱塞式降压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等流体输送领域,现有用于流体降压的柱塞式降压装置结构复杂,包括阀杆、柱塞阀芯、阀盖、阀体,通过控制柱塞阀芯上下移动控制阀口开度,实现阀门流量调节。现有柱塞式调节角阀能够满足大部分场合的使用要求,但是在阀芯与阀座脱离过程中,阀口开度变化较大,流量突增,容易造成压力波动,不利于柱塞式降压阀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实现降压调节的挡片式降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包括管道及设置在所述管道内壁的挡片;所述挡片至少有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与所述管道内壁连接,其他部分与管道内壁形成流体通过的间隙。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为单侧通道挡片和/或双侧通道挡片;所述单侧通道挡片为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连接,另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所述双侧通道挡片为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连接,其余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流体通过间隙流动;在所述管道内壁设有至少两片单侧通道挡片和一片双侧通道挡片,两相邻所述单侧通道挡片与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错位分布,所述双侧通道挡片设置在管道出口位置。为了便于挡片与管道内壁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的边缘与管道内壁连接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在所述管道内壁设置有插槽,在所述插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环,在所述挡片相对第一卡环位置设置有适配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一卡环连接。为了能分散流体对挡片的冲击力,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在两相邻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一个空心管。为了便于挡片与空心管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与空心管端部采用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结构为空心管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环,与所述挡片对应第二卡环位置设置的适配的第二卡钩连接。为了便于小口径管道内安装挡片,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为内部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所述轴向通孔截面由圆弧和弦围成,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外圆与所述管道内壁相适配,流体通过所述轴向通孔流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两相邻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的轴向通孔在管道中构成错位分布,在两相邻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圆与所述管道内壁相适配的套管。为了便于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和套管在管道内部的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在所述管道两端内壁设置有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弹簧涨圈,所述弹簧涨圈顶住所述管道内的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和套管。为了便于管道与其他部件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管道两端设置有联接法兰,所述法兰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密封凹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挡片式降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适用于不同口径的管道,并且可平稳地控制流体降压等特点。该流体压降装置可通过改变挡片与管道之间间隙的尺寸、挡片数量和挡片间距来实现不同的降压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挡片式降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挡片式降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挡片式降压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挡片与管路可拆卸连接以及挡片与空心管可拆卸连接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式降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2、单侧通道挡片;3、双侧通道挡片;4、空心管;5、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6、套管;7、弹簧涨圈;11、插槽;12、第一卡环;21、第一卡钩;22、第二卡钩;41、第二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包括管道1及设置在所述管道1内壁的五片单侧通道挡片2和一片双侧通道挡片3;所述单侧通道挡片2为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1内壁适配并连接,另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1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所述双侧通道挡片3为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1内壁适配并连接,其余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1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流体通过间隙流动;两相邻所述单侧通道挡片2与管道1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错位分布,所述双侧通道挡片3设置在管道1出口位置。在两相邻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一个空心管4。当流体从所述管道1左侧进入时,经所述单侧通道挡片2与所述管道1之间的间隙向所述双侧通道挡片3与管道1之间的间隙流动,最后经管道1右侧出口流出。利用各挡片的阻挡起到流体降压的效果。为了便于挡片与管道内壁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的边缘与管道1内壁连接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在所述管道1内壁设置有插槽11,在所述插槽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环12,在所述挡片相对第一卡环12位置设置有适配的第一卡钩21,所述第一卡钩21与第一卡环12连接。为了便于挡片与空心管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挡片与空心管4端部采用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结构为空心管4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环41,与所述挡片对应第二卡环41位置设置的适配的第二卡钩22连接。实施例二如图5~6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包括管道1及设置在所述管道1内壁的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所述轴向通孔截面由圆弧和弦围成,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的外圆与所述管道1内壁适配,流体通过所述轴向通孔流动;两相邻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的轴向通孔在管道1中构成错位分布;在两相邻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圆与所述管道1内壁相适配的套管6。将所述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和套管6均冷却后放入加热的所述管道1中,恢复室温后管道1与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管道1与套管6紧密连接。为了便于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和套管在管道内部的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在所述管道1两端内壁设置有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弹簧涨圈7,所述弹簧涨圈7顶住所述管道1内的设有轴向通孔的挡片5和套管6。为了便于管道与其他部件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有,所述管道两端设置有联接法兰,所述法兰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密封凹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及设置在所述管道内壁的挡片;所述挡片至少有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与所述管道内壁连接,其他部分与管道内壁形成流体通过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片式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及设置在所述管道内壁的挡片;所述挡片至少有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与所述管道内壁连接,其他部分与管道内壁形成流体通过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片式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为单侧通道挡片和/或双侧通道挡片;所述单侧通道挡片为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连接,另一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所述双侧通道挡片为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适配并连接,其余两段边缘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构成间隙,流体通过间隙流动;在所述管道内壁设有至少两片单侧通道挡片和一片双侧通道挡片,两相邻所述单侧通道挡片与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错位分布,所述双侧通道挡片设置在管道出口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片式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边缘与管道内壁连接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在所述管道内壁设置有插槽,在所述插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环,在所述挡片相对第一卡环位置设置有适配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一卡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片式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佩君颜永丰庞程王费庞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