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74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压装置、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模压装置包括不少于两组并联设置的压膜轮组和不少于三组并联设置的纸面输送轮组,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并联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压模轮组之间横向距离为瓦楞层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涂胶装置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每一压模轮组后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涂胶装置;本瓦楞纸生产线能够生产出具有至少两层瓦楞层的瓦楞纸和更多层的瓦楞层的瓦楞纸,且两相邻的瓦楞层的波峰和波谷交错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瓦楞纸的承重能力和抗压、抗变形能力。

An efficient corrugated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玩楞纸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
技术介绍
瓦楞纸箱是现今用量最广的一种包装制品,它利于环保和装卸运输,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和运输等优点之外,还能起到美化和宣传商品的作用,因此,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正在逐渐取代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逐渐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瓦楞纸箱是由瓦楞纸板经过模切、压痕、钉箱或粘箱一系列工艺加工制成,随着瓦楞纸箱需求量的增大和需求种类的多样化,瓦楞纸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根据需求,瓦楞纸板一般有单层、三层、五层及七层等品种,现有瓦楞纸板生产线生产系统人工参与较多,效率低下,且很多不能实现瓦楞纸板种类的多样化,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实现多层瓦楞纸板的一次成型,不需要进行多次复合,生产效率高,同时在多层瓦楞纸中设置至少两层瓦楞层,相邻两层瓦楞层的波峰和波谷交错设置,提高瓦楞纸的承重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压装置、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不少于两组并联设置的压膜轮组和不少于三组并联设置的纸面输送轮组,所述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并联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压模轮组之间横向距离为瓦楞层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所述涂胶装置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每一压模轮组后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涂胶装置。优选地,所述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呈上下位置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压模轮组包括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瓦楞层由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之间穿过,所述压模轮组前部设置有主动输送轮组。优选地,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分别为瓦楞层两侧面进行涂胶的两涂胶机构,两所述涂胶机构之间设置有换向辊,瓦楞层绕过换向辊实现两侧面换面。优选地,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胶箱和设置在胶箱内并朝向瓦楞层侧面的涂胶轮,所述胶箱和涂胶轮均设置在瓦楞层下部。优选地,所述涂胶轮包括辊轴,所述辊轴外部套设有圆柱辊,所述圆柱辊外套设有圆柱筒状毛刷,所述圆柱辊两端的辊轴上还分别套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套设在辊轴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沿辊轴径向的搅拌杆,所述圆柱辊长度大于瓦楞层宽度。优选地,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合轮组和设置在涂胶装置后部的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实现对每一瓦楞层和每一纸面层进行位置调节的升降辊,所述升降辊上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压合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最下层的纸面层底部的压合轮一和设置在最上层的纸面层上部的压合轮二,所述压合轮二上连接有第二升降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分别包括与升降辊和压合轮二连接的且竖直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上套接有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上部的升降螺杆上套设有升降调节螺母。优选地,所述压合装置后部设置有压痕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上连接有水平滑轨,所述切割装置可在水平滑轨上滑动,所述压痕装置和切割装置均包括红外感应开关。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有益效果是:1、本瓦楞纸生产线能够生产出具有至少两层瓦楞层的瓦楞纸和更多层的瓦楞层的瓦楞纸,且两相邻的瓦楞层的波峰和波谷交错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瓦楞纸的承重能力和抗压、抗变形能力。2、实现多层瓦楞纸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复合压合,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瓦楞纸生产线适应多种厚度和多种瓦楞层高度的瓦楞纸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的模压装置和涂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的涂胶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升降装置或第二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相邻两压模轮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6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生产的瓦楞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6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生产瓦楞纸结构示意图。本瓦楞纸至少包括三层呈平面的纸面层10,即分别夹在相邻两纸面层10之间的呈瓦楞形状的瓦楞层20,两相邻的纸面层1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瓦楞层,所以,瓦楞纸中纸面层10较瓦楞层20至少多一层。上述的瓦楞纸中相邻的两瓦楞层20之间波峰和波谷相错设置。基于上述的瓦楞纸结构,其有效的提高了瓦楞纸的承重能力和抗压、抗变形能力。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压装置、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在瓦楞纸的生产中,生产成型后的平面纸板依次经过模压成型、涂胶和压合,获得瓦楞纸板。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模压装置包括不少于两组并联设置的压膜轮组1和不少于三组并联设置的纸面输送轮组14,压模轮组1和纸面输送轮组14并联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组压模轮组1之间横向距离为瓦楞层20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的整数倍,使得成型后的瓦楞纸中相邻的两瓦楞层20之间的波峰与波谷交错设置。涂胶装置设置在压模轮组1后部,且每一压模轮组1后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涂胶装置。压模轮组1和纸面输送轮组14呈上下位置间隔设置,压膜轮组1和纸面输送轮组14均并联且间隔交错设置,实现多层瓦楞纸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复合压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压模轮组1包括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11、12,瓦楞层20由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11、12之间穿过,压模轮组1前部设置有主动输送轮组13。主动输送轮组13实现对瓦楞层20进行输送。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11、12实现将平面的纸板模压成瓦楞层20。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涂胶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模轮组1后部且分别为瓦楞层20两侧面进行涂胶的两涂胶机构2。两涂胶机构2之间设置有换向辊22,瓦楞层20绕过换向辊20实现两侧面换面。本结构的设计,有效的实现了对瓦楞层20的换向,实现一次对瓦楞层20两侧面的涂胶和一次压合成型。本结构的设计有效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瓦楞层20在一次涂胶后与一纸面板粘结后再进行一次涂胶,且在第二次涂胶后再与另一纸面板进行进行粘接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本生产线,实现多层瓦楞层20和纸面层10的粘结压合,有效的保证了相邻的两瓦楞层20间波峰与波谷的间隔交错设置,即有效的保证了瓦楞纸能够成型如图6所示的结构,且尺寸精准。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涂胶机构2包括胶箱201和设置在胶箱201内并朝向瓦楞层20侧面的涂胶轮,胶箱201和涂胶轮均设置在瓦楞层20下部。涂胶轮包括辊轴202,辊轴202外部套设有圆柱辊203。圆柱辊203外套设有圆柱筒状毛刷204,所示毛刷204外圆周面与瓦楞层20的波峰面接触,实现对瓦楞层20波峰上涂刷粘结胶。圆柱辊203两端的辊轴202上还分别套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套设在辊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压装置、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不少于两组并联设置的压膜轮组和不少于三组并联设置的纸面输送轮组,所述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并联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压模轮组之间横向距离为瓦楞层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所述涂胶装置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每一压模轮组后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涂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压装置、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不少于两组并联设置的压膜轮组和不少于三组并联设置的纸面输送轮组,所述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并联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压模轮组之间横向距离为瓦楞层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所述涂胶装置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每一压模轮组后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涂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轮组和所述纸面输送轮组呈上下位置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轮组包括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瓦楞层由两相互啮合的星型轮之间穿过,所述压模轮组前部设置有主动输送轮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模轮组后部且分别为瓦楞层两侧面进行涂胶的两涂胶机构,两所述涂胶机构之间设置有换向辊,瓦楞层绕过换向辊实现两侧面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瓦楞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胶箱和设置在胶箱内并朝向瓦楞层侧面的涂胶轮,所述胶箱和涂胶轮均设置在瓦楞层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丽丽陆伟王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宏图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