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保山专利>正文

一种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4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由固定炉体、转动炉体和炉体支架组成。固定炉体包括顶盖、上锅炉和中锅炉,转动炉体包括下锅炉和炉身。以上、下空心轴为转轴,做饭时可将炉体部分从支架下转出,用毕则可复位。该炉采用多层集热,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外形美观整洁、使用方便,日耗煤小于15公斤,出口水温达90℃,供热面积为120m↑[2],同时还可供6-15人做饭、洗澡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炉灶,具体涉及一种炉体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现有技术中,家用炉灶种类较多,其结构不同、特色各异。但大多数炉灶功能单一、耗煤多、热能不能充分利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化居室、减少环境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没有供热系统的城乡居民来说,土暖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采暖面积大、节煤、功能多、使用方便的家用炉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新颖、热效率高的家用炉灶,该炉灶可同时实现做饭、采暖、洗澡、供热水等多种功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家用多功能炉灶是由固定炉体、转动炉体和炉体支架三部分组成。固定炉体安装在支架上方,由顶盖、上锅炉和中锅炉组成。上锅炉与中锅炉固定连接且相通,顶盖位于两锅炉之上;上锅炉的一侧开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出水管相连;中锅炉上圆周布有排烟孔,该排烟孔经顶盖内腔与烟囱相通。转动炉体位于支架内,设置在固定炉体的下方,由下锅炉和炉身两部分连接而成。下锅炉中部为锥台形炉膛,炉膛外围是环形夹层水套。下锅炉的一侧连接有固定轴座,设置在水套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固定轴座的上、下通水孔相通。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轴承座,上、下轴承座内分别装有上、下压紧螺栓,螺栓体上加工有通水孔。上、下轴承座和固定轴座之间通过上、下空心轴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固定轴座上的上、下通水孔经空心轴轴孔、螺栓体的通水孔分别和上、下轴承座内腔连通,上轴承座的出水孔与中锅炉的进水孔连通,下轴承座的进水孔外接进水管。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为家用多功能炉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炉体支架30由角铁和槽钢焊接而成。顶盖6、上锅炉5和中锅炉26组成固定炉体9,上锅炉5与中锅炉26螺栓连接,且上锅炉5的顶端装有盖板7,中锅炉26通过螺钉与支架30固定在一起。出水管10位于上锅炉一侧,外接出水管11,出水管上接有三通,可同时供热水和采暖。为增加受热面积,便于集热,中锅炉26的底设计为凹形圆弧面,圆弧面上圆周布有数个排烟孔4。燃烧时,烟气经弧形底面、排烟孔、顶盖内腔折流上升,然后从烟囱8排出,这样延长了烟气流程、充分利用了热能。转动炉体27由下锅炉16和炉身25两部分连接而成,锥台形炉膛19的内壁设有数条加强筋,这样不仅传热效果好,而且便于固定炉衬。炉身25内设有炉篦31、清灰口29和清灰门32。上轴承座12和下轴承座23用螺钉固定在支架30一侧,轴承座内分别装有上压紧螺栓1和下压紧螺栓24。固定轴座17位于上、下轴承座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锅炉16一侧。在轴承座和固定轴座的连接处装有上、下空心轴13、22。环形夹层水套18上加工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15。进水孔21经固定轴座的下通水孔20、空心轴22、下压紧螺栓24的通水孔与设置在下轴承座上的进水孔33相通。出水孔15经固定轴座的上通水孔14、空心轴13、上压紧螺栓1的通水孔,上轴承座的出水口2与中锅炉的进水口3相通。使用时,以空心轴13、22为转轴,拉动拉手28,可使炉体从支架下转出,便于做饭,用毕则可推回复位。为使炉体转动灵活、减少摩擦,上、下空心轴13、22上装有轴承、密封圈和垫圈,并通过调节上、下压紧螺栓将其压紧。根据需要、炉体底面还可以安装滚轮。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该家用多功能炉灶采用多层集热,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炉体部分转动灵活、外形美观整洁,使用方便。该炉日耗煤小于15公斤,出口水温达90℃,供热面积为120m2,可供大60暖气片6组,同时还可供6-15人做饭、洗澡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体和炉体支架组成的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上述炉体包括固定炉体和转动炉体,其中固定炉体安装在支架上方,由顶盖、上锅炉和中锅炉组成,上锅炉与中锅炉固定连接且相通,顶盖位于两锅炉之上;上锅炉的一侧开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出水管相连;中锅炉上圆周布有排烟孔,该排烟孔经顶盖内腔与烟囱相通;转动炉体位于支架内设置在固定炉体的下方,由下锅炉和炉身两部分连接而成,下锅炉中部为锥台形炉膛,炉膛外围是环形夹层水套;下锅炉的一侧连接有固定轴座,设置在水套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固定轴座的上、下通水孔相通;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轴承座,上、下轴承座内分别装有上、下压紧螺栓,螺栓体上加工有通水孔;上、下轴承座和固定轴座之间通过上、下空心轴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固定轴座上的上、下通水孔经空心轴轴孔、螺栓体的通水孔分别和上、下轴承座内腔连通,上轴承座的出水孔与中锅炉的进水孔连通,下轴承座的进水孔外接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中锅炉的底为凹形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锥台形炉膛内壁设有数条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上、下空心轴与上、下轴承座的连接处装有轴承。专利摘要一种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由固定炉体、转动炉体和炉体支架组成。固定炉体包括顶盖、上锅炉和中锅炉,转动炉体包括下锅炉和炉身。以上、下空心轴为转轴,做饭时可将炉体部分从支架下转出,用毕则可复位。该炉采用多层集热,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充分,外形美观整洁、使用方便,日耗煤小于15公斤,出口水温达90℃,供热面积为120m文档编号F24B1/183GK2123018SQ9220861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何保山 申请人:何保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体和炉体支架组成的可转动的家用多功能炉灶,其特征在于上述炉体包括固定炉体和转动炉体,其中:固定炉体安装在支架上方,由顶盖、上锅炉和中锅炉组成,上锅炉与中锅炉固定连接且相通,顶盖位于两锅炉之上;上锅炉的一侧开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出水管相连;中锅炉上圆周布有排烟孔,该排烟孔经顶盖内腔与烟囱相通;转动炉体位于支架内设置在固定炉体的下方,由下锅炉和炉身两部分连接而成,下锅炉中部为锥台形炉膛,炉膛外围是环形夹层水套;下锅炉的一侧连接有固定轴座,设置在水套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固定轴座的上、下通水孔相通;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上、下轴承座,上、下轴承座内分别装有上、下压紧螺栓,螺栓体上加工有通水孔;上、下轴承座和固定轴座之间通过上、下空心轴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固定轴座上的上、下通水孔经空心轴轴孔、螺栓体的通水孔分别和上、下轴承座内腔连通,上轴承座的出水孔与中锅炉的进水孔连通,下轴承座的进水孔外接进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保山
申请(专利权)人:何保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