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技术和代谢组学技术的交叉
,具体地说是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睡眠约占正常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业及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失眠已经成为神经内科门诊中常见病、多发病,以难以入睡、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或醒后不适等为临床表现。苏格木勒-3汤是蒙医传统药方,出自蒙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蒙医百科全书》、《蒙药方剂学》均有记载。本研究根据查干夫教授改良后传统配方,在原方白豆蔻15g,白苣胜10g,荜菝5g的基础上,添加炒酸枣仁15g。主治失眠,为安神的良药。方中酸枣仁味甘,性平,白豆蔻味苦,辛,性温,为镇赫依主药;白苣胜味甘、性平,为镇赫依辅助药;加配调理体素药荜菝,四药合用,相互协调,成为赫依病之专药。睡眠是一个非常复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n一、构建PCPA失眠大鼠模型;/n二、采用氯甲酸酯衍生法对大鼠脑组织代谢物进行衍生,优化测定条件;/n三、采用GC-MS分析,NIST数据库检索进行峰识别,面积归一化处理;/n四、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分析;/n五、采用Metaboanlayst3.0和KEGG数据库模拟剖析代谢通路,确定失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相关代谢通路;/n六、采用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给药后大鼠脑皮层、脑干、下丘脑、海马组织中5-羟基色胺、5-羟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
一、构建PCPA失眠大鼠模型;
二、采用氯甲酸酯衍生法对大鼠脑组织代谢物进行衍生,优化测定条件;
三、采用GC-MS分析,NIST数据库检索进行峰识别,面积归一化处理;
四、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分析;
五、采用Metaboanlayst3.0和KEGG数据库模拟剖析代谢通路,确定失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相关代谢通路;
六、采用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给药后大鼠脑皮层、脑干、下丘脑、海马组织中5-羟基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牛磺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神经递质和相关前体及代谢物含量,明确苏格木勒-4对脑内神经递质合成代谢的作用位点,阐明苏格木勒-4抗失眠作用机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是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蒙药组和安神补脑口服液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于每日上午8:00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lml/100g,每日1次,连续注射2日,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弱碱性生理盐水;于第一次腹腔注射24-28h后,动物出现昼夜节律消失,白天也活动不停,表明模型复制成功;大鼠腹腔注射PCPA二日,模型复制成功后,于第三日开始每天早8:00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蒙药组以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灌胃;模型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灌胃给予安神补脑口服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60min后对大鼠进行脱颈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的衍生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
一、将大鼠断头取脑,在冰盘上分离皮层、海马、脑干和下丘脑,将各组织沿中轴线切割,各组织左右两侧于-80℃冰箱中分别保存;
二、从-80℃冰箱中取出组织,置于匀浆仪中,加入4倍水,匀浆30s至无组织碎块,取200μL匀浆液置EP管中,加入125μL氯仿,375μL甲醇,冰浴超声10min,取上清液300μL于进样小瓶中,氮气吹干;
三、残渣加入30μL(15mg·mL-1)盐酸甲氧胺吡啶溶液,70℃反应1h,再加入50μLMSTFA(含1%TMCS),40℃反应90min;
四、最后加入500μL正庚烷(内含0.1mg·mL-1二十四烷),涡旋1min,然后进行GC-MS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苏格木勒抗失眠作用机理的方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