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蛙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蛙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青蛙,学名黑斑蛙,民间俗称“田鸡”,因其肉味鲜美,历来是我国人民喜食的美味佳肴;然而由于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加上多年的人工大量捕捉,现在野生青蛙数量逐年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处于灭绝状态。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满足青蛙的市场供应,人工养殖青蛙势在必行。但是,由于青蛙在野外是以捕食活动的虫子为食,人工大量养殖很难满足其饵料供应,加上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青蛙的自相残杀情况会比较突出,投喂活饵会激发其自相残杀的习性,导致养殖户大批量养殖的青蛙最终所剩无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蛙饲养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青蛙养殖产量低及效益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蛙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n(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腹鼓、皮光亮,性成熟的2年龄蛙,体重为50-60克;雄蛙选择健壮、善跳、皮光腿壮的2年龄蛙;/n(3)放养:种蛙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蛙池进行消毒;在青蛙冬眠之前引进种蛙;在每年秋季投放蛙种,水温控制在15-25℃时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放8-10只种蛙;在种蛙投放之前,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食盐水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蛙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
(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腹鼓、皮光亮,性成熟的2年龄蛙,体重为50-60克;雄蛙选择健壮、善跳、皮光腿壮的2年龄蛙;
(3)放养:种蛙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蛙池进行消毒;在青蛙冬眠之前引进种蛙;在每年秋季投放蛙种,水温控制在15-25℃时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放8-10只种蛙;在种蛙投放之前,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食盐水对其进行浸泡消毒,以清除种蛙身上的病菌、病毒及寄生虫;
(4)孵化:种蛙进行产卵繁殖后,采集受精卵,并放置在孵化吃的孵化箱内,每个孵化箱内放置15-20个卵团;
(5)蝌蚪阶段饲养:蝌蚪孵化3天后开始投食,前7天投喂豆浆,7天后,每天向每个孵化箱内投放100-120g蝌蚪粉;蝌蚪每天的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进行投喂,分早、晚两次进行,早上9点投喂每天饲料总量的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