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建设专利>正文

一种青蛙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89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蛙饲养方法,包括蛙池建造、种蛙选择、放养、孵化、蝌蚪阶段饲养、幼蛙饲养管理、成蛙阶段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回”字形一体化蛙池,整个青蛙的饲养过程在一体化蛙池内完成,减少转池造成的蛙苗死亡;同时在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饲养管理,蝌蚪和成蛙阶段喂食人工饲料,幼蛙阶段喂食活饵,保证整个生长期的营养需求;疾病防控方面,入池前,先对蛙池消毒,养殖过程中,按条件换水保证水质,成蛙阶段饲料搭配盐、维生素、鱼肝油,提高蛙群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A method of raising fro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蛙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蛙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青蛙,学名黑斑蛙,民间俗称“田鸡”,因其肉味鲜美,历来是我国人民喜食的美味佳肴;然而由于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加上多年的人工大量捕捉,现在野生青蛙数量逐年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处于灭绝状态。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满足青蛙的市场供应,人工养殖青蛙势在必行。但是,由于青蛙在野外是以捕食活动的虫子为食,人工大量养殖很难满足其饵料供应,加上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青蛙的自相残杀情况会比较突出,投喂活饵会激发其自相残杀的习性,导致养殖户大批量养殖的青蛙最终所剩无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蛙饲养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青蛙养殖产量低及效益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腹鼓、皮光亮,性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蛙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n(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腹鼓、皮光亮,性成熟的2年龄蛙,体重为50-60克;雄蛙选择健壮、善跳、皮光腿壮的2年龄蛙;/n(3)放养:种蛙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蛙池进行消毒;在青蛙冬眠之前引进种蛙;在每年秋季投放蛙种,水温控制在15-25℃时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放8-10只种蛙;在种蛙投放之前,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食盐水对其进行浸泡消毒,以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蛙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蛙池建造: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位置较僻静且背风向阳的场所建造用于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蛙进行养殖的“回”字形一体化蛙池;蛙池分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
(2)种蛙选择:雌蛙选择腿短粗、腹鼓、皮光亮,性成熟的2年龄蛙,体重为50-60克;雄蛙选择健壮、善跳、皮光腿壮的2年龄蛙;
(3)放养:种蛙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蛙池进行消毒;在青蛙冬眠之前引进种蛙;在每年秋季投放蛙种,水温控制在15-25℃时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放8-10只种蛙;在种蛙投放之前,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食盐水对其进行浸泡消毒,以清除种蛙身上的病菌、病毒及寄生虫;
(4)孵化:种蛙进行产卵繁殖后,采集受精卵,并放置在孵化吃的孵化箱内,每个孵化箱内放置15-20个卵团;
(5)蝌蚪阶段饲养:蝌蚪孵化3天后开始投食,前7天投喂豆浆,7天后,每天向每个孵化箱内投放100-120g蝌蚪粉;蝌蚪每天的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进行投喂,分早、晚两次进行,早上9点投喂每天饲料总量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贺建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