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9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它包括鹅舍,鹅舍的上方设置有顶棚;顶棚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设置有透光件;鹅舍的底部设有漏污板,漏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动杆、刮污板和第一伺服电机;漏污板上连接有排污槽、沼气池和排污斗,排污斗上设置有多个高压输水管;每个高压输水管上均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鹅舍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陆地活动场、水上活动场、梯形挡板和多个食槽;水上活动场上连接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上连接有出水管和出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收益,还具有劳动强度低、清理效果好、养殖环境质量好、节约用水、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处理效果好和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A semi-arid ecological imitation f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鹅养殖场,特别是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
技术介绍
鹅是一种食草动物,因为其肉质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蛋白质含量高、质地柔软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也使得规模化、集约化的种鹅养殖业得到的快速的发展;目前规模化、集约化的种鹅养殖就是将一定数量的种鹅放置在一个养殖场内进行养殖;现有的养殖场就是在底面上搭建一个顶棚,整个顶棚只有一个出口,内部的空气流通性较差,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不会实时对养殖场内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导致时间一长养鹅场内空气会变得异常难闻,导致种鹅群很容易爆发疾病,从而降低了养殖收益;而且在清理养殖场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内部的种鹅全部赶出,才能够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将种鹅赶回去,导致整体劳动强度较大。因此,现有的养殖场在养殖种鹅的过程中存在着养殖收益较低和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收益,还具有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包括鹅舍,鹅舍的上方设置有顶棚;顶棚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设置有透光件;鹅舍的底部设有漏污板,漏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安装有刮污板,转动杆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漏污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排污槽,漏污板的底面上连接有沼气池;沼气池与漏污板之间设置有排污斗,排污斗内侧面的顶端部设置有多个高压输水管;每个高压输水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鹅舍的一侧设置有陆地活动场,另一侧设置有水上活动场;水上活动场与鹅舍之间设置有梯形挡板,水上活动场的底面上连接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的底面上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泥管;所述高压输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陆地活动场与鹅舍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食槽。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面上设有与水上活动场连接的进液管;处理箱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一侧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初滤板,初滤板与消毒装置之间横向设置有圆锥台状的分离腔;分离腔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动轴的一端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上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分离腔的底面上设有中间管,中间管与消毒装置连接;中间管的一侧设有固体流出管,固体流出管的一端部与隔板连接;分离腔的顶面上设有供液口;供液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状的导流板,每块导流板的一端部均与初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初滤板呈倾斜状设置;初滤板较高的一端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较低的一端与隔板连接;初滤板与隔板之间安装有存储槽,存储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隔板连接的出污管;所述分离腔靠近隔板端部的直径小于分离腔远离隔板端部的直径;所述固体流出管设置在中间管与隔板之间。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消毒箱内设置有两块对称分布的网格板;每块网格板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活性炭层,两块网格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紫外线灯;每个紫外线灯均设置在消毒箱的顶面上;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部与消毒箱的底面连通,另一端部与水上活动场连通。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带,传动带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传动带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座,转动杆转动安装在固定座上。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透光件包括透明底板,透明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盖板;透明盖板与透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太阳能电池片,每个太阳能电池片与透明盖板和透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绝缘胶层。前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中,所述高压输水管的顶面上连接有弧形的挡板;所述梯形挡板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隔杆;所述顶棚底面的中部设置有照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现有的种鹅养殖场,通过设置通过设置鹅舍,鹅舍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陆地活动场和水上活动场,从而使得整个养殖场能够给种鹅提供水上活动场所和陆地活动场,符合了种鹅的生活习性,进而能够提高种鹅的生长性能;通过再鹅舍的上方设置有顶棚,顶棚上社偶遇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设置有透光件,利用透光件能够增加鹅舍内阳光照射的时间,从而加快种鹅的生长速率,提高养殖收益;通过设置漏污板、驱动装置、第一伺服电机和刮污板,通过驱动装置在带动刮污板来回移动,从而快速的将利用漏污板能够将鹅舍内的污染物自动掉落到排污斗内,实现快速的对鹅舍内进行自动清洗,从而减小了劳动强度;而第一伺服电机的设置能够带动刮污板转动180度,进而使得刮污板能够将挂污过程中刮到两端部的污染物重复刮动,进而能够提高清理效果;通过在排污沟内设置有高压输水管和雾化喷头,利用雾化喷头能够将高压输水管上的清水喷出,从而能够对直接对喷洒在漏污板下方,进而能够从源头对污染物的味道进行清除,从而提高了臭气净化效果,提高了养殖环境质量;通过设置梯形挡板,能够防止水上活动场内的水进入到鹅舍内,从而提高了鹅舍的整洁度;同时,通过设置循环装置,能够对水上活动场所内的污水进行自动处理,处理好的水一部分循环送回水上活动场所继继续利用,另一部分送入高压输水管进行清洗,从而节约了用水量;而且通过设置出泥管,能够将循环装置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取出,用于陆地活动场作为地基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处理箱内设置有除菌装置、分离腔和初滤板,当污水进入处理箱的时候,先通过初滤板进行初步过滤,将体积较大的杂质分离出来,避免大体积的杂质将分离腔的供液口堵住,导致需要停机检修,进而影响过滤效率;接着完成初步过滤的污水会通过供液口进入到分离腔内,利用转动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再配合圆锥台状的分离腔内壁,先利用直径较大一端部的螺旋叶片先将分离腔内壁上分离出的固体往出泥管方向推动,而留下液体自动流向出液管,完成离心过滤;同时因为分离腔呈圆台锥状,利用直径较小一端的螺旋叶片与分离腔内壁之间推力挤压,随着端口直径的在逐步减小,对分离出的固体的挤压力也会增加,从而完成对固体进一步的干燥,从而使得固体能够干燥的从出泥管排出,防止出现因物料的粘度阻力较大,使得分离出来的固体因含有较多水分而粘接在出泥管上,导致后面固体不能够排出的现象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将初滤板的初步过滤与分离腔内的离心过滤,能够实现对污水的快速处理,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最后通过除菌装置对处理完成的水进行进一步杀菌除菌,从而避免了养殖的种鹅因为水中的细菌较多而出现疾病的现象,提高了处理效果;通过在处理箱内设置有隔板,利用隔板将处理箱分隔成污泥存储区和水处理区,从而方便了对分离出来的水和污泥进行循环利用,方便了使用;通过将初滤板设置成倾斜状,从而使得初滤板上分离出来的杂质能够在自身重力和水流的作用下自动聚集在存储槽内,防止杂质将初滤板的滤孔堵住,影响使用;通过设置导流板,利用导流板能够对完成初步过滤的污水的流速进行缓冲,减小了污水快速直接的冲击到分离腔内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两块网格板和多个紫外线灯,每块网格板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鹅舍(1),鹅舍(1)的上方设置有顶棚(2);顶棚(2)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槽(3),每个安装槽(3)内均设置有透光件(4);鹅舍(1)的底部设有漏污板(5),漏污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6);两个驱动装置(6)之间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上安装有刮污板(8),转动杆(7)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漏污板(5)的两端部均设有排污槽(10),漏污板(5)的底面上连接有沼气池(11);沼气池(11)与漏污板(5)之间设置有排污斗(12),排污斗(12)内侧面的顶端部设置有多个高压输水管(13);每个高压输水管(13)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14);所述鹅舍(1)的一侧设置有陆地活动场(15),另一侧设置有水上活动场(16);水上活动场(16)与鹅舍(1)之间设置有梯形挡板(17),水上活动场(16)的底面上连接有循环装置(18);循环装置(18)的底面上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设置有出泥管(20);所述高压输水管(13)的一端与出水管(19)连接;所述陆地活动场(15)与鹅舍(1)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食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鹅舍(1),鹅舍(1)的上方设置有顶棚(2);顶棚(2)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槽(3),每个安装槽(3)内均设置有透光件(4);鹅舍(1)的底部设有漏污板(5),漏污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6);两个驱动装置(6)之间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上安装有刮污板(8),转动杆(7)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漏污板(5)的两端部均设有排污槽(10),漏污板(5)的底面上连接有沼气池(11);沼气池(11)与漏污板(5)之间设置有排污斗(12),排污斗(12)内侧面的顶端部设置有多个高压输水管(13);每个高压输水管(13)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14);所述鹅舍(1)的一侧设置有陆地活动场(15),另一侧设置有水上活动场(16);水上活动场(16)与鹅舍(1)之间设置有梯形挡板(17),水上活动场(16)的底面上连接有循环装置(18);循环装置(18)的底面上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设置有出泥管(20);所述高压输水管(13)的一端与出水管(19)连接;所述陆地活动场(15)与鹅舍(1)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食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旱式仿生态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18)包括处理箱(22),处理箱(22)的顶面上设有与水上活动场(16)连接的进液管(23);处理箱(22)内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一侧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初滤板(25),初滤板(25)与消毒装置之间横向设置有圆锥台状的分离腔(26);分离腔(26)内设置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8);转动轴(27)的一端部设置有转动电机(29),转动电机(29)上安装有差速器(30);所述分离腔(26)的底面上设有中间管(31),中间管(31)与消毒装置连接;中间管(31)的一侧设有固体流出管(32),固体流出管(32)的一端部与隔板(24)连接;分离腔(26)的顶面上设有供液口(33);供液口(33)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状的导流板(34),每块导流板(3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民吴远华龙运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锦屏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