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7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属于铝制品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背板、间隔设置在背板上的若干置杯杆以及设置于背板下端且用于接收水杯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槽,所述置杯杆倾斜设置且其低端朝向背板,所述集水槽的上端设置有沥水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放置各种类型的水杯或牙杯,方便使杯内的水分沥出,增加杯架的适用范围的优点。

A simple aluminum cup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铝制杯架
本技术属于铝制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简易铝制杯架。
技术介绍
杯架是一种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暂时放置杯、瓶等物品的方便用品,其常使用塑料、铝材等可塑性及变形能力较强的材料制成。在日常生活中,牙杯在使用后一般会置于托架上,杯口朝上放置,但容易在水杯杯底积水滋生细菌,若倒置水杯,积水会沿着杯壁流向地面,同时杯口也容易接触污物,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如CN20656039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沥水功能的水杯托架组件,其包括水杯和托架,托架包括与竖直墙面固定的底座,还包括中部与底座固定的空心管状支撑管,支撑管前端固定有圆环形托环,支撑管后端设有接口,托环轴线与墙面平行,并呈竖向设置,支撑管轴线与托环轴线垂直,托环顶部同轴设有环形沥水槽,沥水槽具有同轴设置的圆筒状内槽壁和外槽壁,沥水槽内还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沿沥水槽径向设置,并沿沥水槽周向分布,支撑管前端位于支撑杆和沥水槽槽底之间,且支撑管前端内壁与沥水槽外槽壁连通,水杯杯口内径大于沥水槽内槽壁槽径,水杯杯口外径与沥水槽外槽壁槽径相同,水杯中部同轴形成挡环,挡环与杯底之间的水杯外径与托环内径相同。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水杯托架,其通过将托环套在挡环和杯底之间的水杯壁上,能够以传统方式或倒置的方式放置水杯,且倒置水杯时,水杯内的水能够沿沥水槽流出。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水杯样式多样,而上述水杯托架的结构只能适用于带有不同内径的内腔的水杯,适用性较差,因此仍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具有能够适用于各类水杯的放置,方便滤出杯内水分,防止水杯接触污物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包括背板、间隔设置在背板上的若干置杯杆以及设置于背板下端且用于接收水杯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槽,所述置杯杆倾斜设置且其低端朝向背板,所述集水槽的上端设置有沥水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将背板固定于浴室墙面的合适位置上,洗漱后将水杯或牙杯洗净,然后将带有水份的水杯或牙杯倒置,扣于置杯杆上,使牙杯或水杯内残余的水分沿杯壁或置杯杆流向背板或流至牙杯或水杯的开口处的最低端,最后沿杯壁流向集水槽或沿牙杯或水杯的开口处的最低端直接落至集水槽内;其中,当需要在水杯或牙杯内放置牙刷以及牙膏等洗漱用品时,可以将水杯或牙杯正置于沥水网上,使其保持直立状态。由此,通过置杯杆、集水槽以及沥水网的设置,能够放置各种类型的水杯或牙杯,方便使杯内的水分沥出,增加杯架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置杯杆呈一高一低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一高一低交错设置的置杯杆,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杯或牙杯,使各杯拥有更大的放置范围,防止相邻水杯或牙杯的杯体因体积过大而发生无法放置的情况发生;同时,当需要正置水杯或牙杯时,一高一低设置的置杯架能够为水杯或牙杯的杯体提供不同大小的放置空间,满足更多类型牙杯的放置需求,进而增加杯架本体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置杯杆呈水平且并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水平且并排设置的置杯杆,能够形成较为整齐的放置空间,方便对水杯或牙杯进行统一放置或取用。进一步的,所述置杯杆远离背板的一端设置有与置杯杆垂直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以及置杯杆的上端设置有延伸至背板表面的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能够增大置杯杆与水杯或牙杯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杯或牙杯放置时的稳定程度;同时,导流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将水杯或牙杯内部靠近上端的水分沿导流槽引导至背板,防止其集中流向水杯或牙杯开口处的最低端,进而发生水分过多导致落至沥水网网面时水分溅起落至集水槽范围之外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远离置杯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设置,能够利用缓冲层较为柔软的组织结构,对水杯或牙杯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水杯或牙杯在放置时因碰撞而发生破碎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与置杯杆连接位置的周侧设置有环形嵌槽,且所述环形嵌槽的底面垂直于所述置杯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嵌槽的设置,能够使水杯或牙杯在扣接在置杯杆上时,其开口端能够与环形嵌槽接触,进而增大水杯或牙杯与背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其放置时的稳定程度,且能够使杯内的水流沿环形嵌槽流向集水槽,方便对杯内水流进行引导。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嵌槽的底端设置有延伸至集水槽内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底面倾斜设置,且其接近集水槽的一端朝向集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的设置,能够对由环形嵌槽留下的水分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沿引流槽流向集水槽内,防止水流沿背板的外壁流向集水槽以外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上端的周侧倾斜设置有引流板,且所述引流板的底端朝向集水槽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的设置,能够收集由水杯或杯架开口最低端下落的水分或下落至沥水网又再次溅起的水分,由此能够防止水分落至引流板以外的区域,增加水分的收集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包括槽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槽体内且用于收集水分的集水抽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抽屉的设置,能够利用其可拆卸连接的结构,方便实现对集水槽内部水分的清理。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倾斜设置有若干螺纹槽,所述置杯杆接近背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槽配合的螺纹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杯杆与连接部之间螺纹连接的结构,能够在需要放置较大的水杯或牙杯时,拆出相应位置的置杯杆,为水杯或牙杯提供更大的放置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置杯杆、集水槽以及沥水网的设置,能够放置各种类型的水杯或牙杯,方便使杯内的水分沥出,增加杯架的适用范围;(2)通过设置一高一低交错的置杯杆,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杯或牙杯,使各杯拥有更大的放置范围,防止相邻水杯或牙杯的杯体因体积过大而发生无法放置的情况发生;同时,当需要正置水杯或牙杯时,一高一低设置的置杯架能够为水杯或牙杯的杯体提供不同大小的放置空间,满足更多类型牙杯的放置需求,进而增加杯架本体的适用范围;(3)通过设置环形嵌槽,能够使水杯或牙杯在扣接在置杯杆上时,其开口端能够与环形嵌槽接触,进而增大水杯或牙杯与背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其放置时的稳定程度,且能够使杯内的水流沿环形嵌槽流向集水槽,方便对杯内水流进行引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背板;2、置杯杆;3、集水槽;4、引流板;11、环形嵌槽;12、引流槽;13、螺纹槽;21、支撑板;22、缓冲层;23、螺纹端;31、沥水网;32、槽体;33、集水抽屉;211、导流槽;321、空腔;32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间隔设置在背板(1)上的若干置杯杆(2)以及设置于背板(1)下端且用于接收水杯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槽(3),所述置杯杆(2)倾斜设置且其低端朝向背板(1),所述集水槽(3)的上端设置有沥水网(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间隔设置在背板(1)上的若干置杯杆(2)以及设置于背板(1)下端且用于接收水杯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槽(3),所述置杯杆(2)倾斜设置且其低端朝向背板(1),所述集水槽(3)的上端设置有沥水网(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置杯杆(2)呈一高一低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置杯杆(2)呈水平且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杯杆(2)远离背板(1)的一端设置有与置杯杆(2)垂直的支撑板(21),且所述支撑板(21)以及置杯杆(2)的上端设置有延伸至背板(1)表面的导流槽(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铝制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远离置杯杆(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仕旺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