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打窝器。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包括一打窝器,打窝器包括一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管状体;管状体的内部设有一用于装载饵料的装饵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减少了钓鱼时发生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提高了钓鱼乐趣,对环境影响小。
A new type of fish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打窝器。
技术介绍
打窝器,是一种钓鱼用具,在水面比较大的水库或水塘休闲野钓时,由于水广鱼稀,大多数垂钓者抛洒饵料进行打窝,或者将饵料置入打窝器后投入钓点,打窝器沉入水下,饵料被溶解达到吸引鱼群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打窝器仅有装载饵料及回收的功能,不能减少在后续钓鱼时发生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降低了钓鱼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包括一打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窝器包括一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管状体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至少六根倾斜设置的片状体,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等间距排布在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一网兜;所述管状体的内部设有一用于装载饵料的装饵盒;所述管状体的上部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一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一用于固定的地钉,所述连接线上安有一浮漂;所述管状体的下部设有一配重块。所述管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管、所述片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片。所述装饵盒采用一塑料制成的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至少四个均匀排布的通孔;所述盒体包括一上盒盖、一下盒体,所述上盒盖与所述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片状体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采用一弧面。所述地钉的上部设有一绕线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部固定到所述绕线器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部固定到所述连接环上。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固定到一横截面呈圆环状的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的外径与所述管状体的内径相同。在使用时,垂钓者将饵料置于管状体内部的装饵盒内,可抛投或直接将管状体置入水下,通过配重块使其下沉,当水进入管状体内透过饵料盒接触饵料后,饵料被溶解,吸引附近水域内的鱼群向饵料盒处汇集,此时,由于第一开口处的倾斜设置的片状体形成一个小于第一开口的进口,鱼苗、白条鱼等小鱼自进口处游入管状体内,并不易游出,垂钓者此时进行钓鱼时,减少了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提高了钓鱼乐趣;使用时通过地钉固定便于将打窝器进行回收,重复利用;浮漂可显示水深状况,便于垂钓者了解水域深度;在钓鱼前或钓鱼后,可通过会拉连接线,收回打窝器,并解开网兜后部的绳结,打开网兜或通过直接抓取将小鱼回放入水域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减少了钓鱼时发生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提高了钓鱼乐趣,对环境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开口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包括一打窝器,打窝器包括一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管状体1,管状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开口,管状体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至少六根倾斜设置的片状体9,至少六根片状体等间距排布在管状体的内壁上,至少六根片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开口处安有一网兜7;管状体的内部设有一用于装载饵料的装饵盒6;管状体的上部设有一连接环2,连接环设置在靠近第一开口处的管状体的外壁上,连接环上固定有一连接线3,连接线连接一用于固定的地钉5,连接线上安有一浮漂4;管状体的下部设有一配重块8。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减少了钓鱼时发生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提高了钓鱼乐趣,对环境影响小。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管状体在置入水中时,减少了被卡住的状况发生,便于使用;同时连接环设置在靠近第一开口处的管状体的外壁上,当通过连接线回收管状体时,管状体受拉力成倾斜状,管状体内的小鱼向网兜一侧汇集,便于后续取出或放生。在使用时,垂钓者将饵料置于管状体内部的装饵盒内,可抛投或直接将管状体置入水下,通过配重块使其下沉,当水进入管状体内透过饵料盒接触饵料后,饵料被溶解,吸引附近水域内的鱼群向饵料盒处汇集,此时,由于第一开口处的倾斜设置的片状体形成一个小于第一开口的进口,鱼苗、白条鱼等小鱼自进口处游入管状体内,并不易游出,垂钓者此时进行钓鱼时,减少了鱼苗、白条鱼等小鱼闹钩的状况,提高了钓鱼乐趣;使用时通过地钉固定便于将打窝器进行回收,重复利用;浮漂可显示水深状况,便于垂钓者了解水域深度;在钓鱼前或钓鱼后,可通过会拉连接线,收回打窝器,并解开网兜后部的绳结,打开网兜或通过直接抓取将小鱼回放入水域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管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管、片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片。塑料管、塑料片的质量轻、成本低同时具有一定弹性,便于使用。装饵盒采用一塑料制成的盒体,盒体上设有至少四个均匀排布的通孔;盒体包括一上盒盖、一下盒体,上盒盖与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盒体通过胶水粘附到管状体的内壁上。或者,装饵盒采用一尼龙制成的布袋,布袋上设有一用于固定到网兜的连接绳。便于散发饵料气味或使水透过饵料盒溶解饵料。片状体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即,由管状体外侧向管状体内侧的方向上片状体的宽度逐渐减小,便于片状体发生形变,方便小鱼游入管状体内侧。配重块的下表面采用一弧面。以配合横截面呈圆环状的管状体,在置入水中时减少被杂物卡住的状况发生,也便于管状体平稳的沉入水下。地钉的上部设有一绕线器,连接线的一端部固定到绕线器上,连接线的另一端部固定到连接环上。便于收取、存储连接线。至少六根片状体固定到一横截面呈圆环状的固定环上,固定环的外径与管状体的内径相同。进而固定环可拆卸连接管状体,便于倒出或直接抓取出小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包括一打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窝器包括一横截面呈圆形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管状体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开口;/n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至少六根倾斜设置的片状体,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等间距排布在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n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一网兜;/n所述管状体的内部设有一用于装载饵料的装饵盒;/n所述管状体的上部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一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一用于固定的地钉,所述连接线上安有一浮漂;/n所述管状体的下部设有一配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包括一打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窝器包括一横截面呈圆形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管状体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至少六根倾斜设置的片状体,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等间距排布在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至少六根所述片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一网兜;
所述管状体的内部设有一用于装载饵料的装饵盒;
所述管状体的上部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一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一用于固定的地钉,所述连接线上安有一浮漂;
所述管状体的下部设有一配重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钓鱼打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管、所述片状体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片。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怡,
申请(专利权)人:雷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