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芮兵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8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包括:花盆,花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底托架和设置在底托架上方的抬升托架,底托架由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组成,第一U型架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插槽的正上方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活动设置有插杆,第二U型架的两端焊接有配合插槽使用的插板,插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插杆的末端设置于限位孔内,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抬升托架通过金属杆固定在底托架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专门用于对花盆进行移动的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当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花盆需要搬运时,通过移动机构方便对花盆进行位移,方便进行操作。

A portable flower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
本技术涉及花盆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
技术介绍
花盆,种花用的一种器皿,为口大底端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种植花卉的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然而,现有的花盆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存在着部分体积较大且表面规整的花盆,当花盆内部栽种有植物时,重量较大且不放便搬运;(2)通常对大花盆的搬运方式主要将花盆抬至手推车上进行托运,但是由于重量较大,抬起时较为费力。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包括:花盆,所述花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托架和设置在底托架上方的抬升托架,所述底托架由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组成,所述第一U型架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正上方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活动设置有插杆,所述第二U型架的两端焊接有配合插槽使用的插板,所述插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所述插杆的末端设置于限位孔内,所述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所述抬升托架通过金属杆固定在底托架的正上方;所述抬升托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外板和活动设置在外板内部的托板,所述外板的上开设有两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呈切斜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插于调节孔内且外端焊接有施压踏板,两组所述支撑杆的内端与托板的外壁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板的外壁开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槽,所述施压踏板上通过合页连接有配合卡槽使用的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调节孔的内侧部分的支撑杆长度为位于调节孔的外侧部分的支撑杆长度的四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板呈倾斜状设置且与花盆外壁接触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板的内部镶嵌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采用橡胶材料且呈褶皱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对花盆进行移动的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当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花盆需要搬运时,将移动机构装置至花盆的下方进行组装,然后通过下压的方式可以将花盆脱离地面,并通过移动机构方便对花盆进行位移,方便进行操作。2.当移动机构无需使用时,可以方便进行拆卸,不影响其外表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移动机构安装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抬升托架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抬升托架侧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插板俯视结构图。图中:1-底托架,2-抬升托架,3-第一U型架,4-第二U型架,5-插槽,6-插孔,7-插杆,8-插板,9-限位孔,10-万向轮,11-外板,12-托板,13-调节孔,14-支撑杆,15-施压踏板,16-条形槽,17-卡槽,18-卡板,19-防磨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包括:花盆,花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底托架1和设置在底托架1上方的抬升托架2,底托架1和抬升托架2均呈水平设置,底托架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组成,第一U型架3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插槽5的正上方开设有插孔6,插孔6内活动设置有插杆7,第二U型架4的两端焊接有配合插槽5使用的插板8,插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9,插杆7的末端设置于限位孔9内,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10,抬升托架2通过金属杆固定在底托架1的正上方;抬升托架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外板11和活动设置在外板11内部的托板12,外板11的上开设有两组调节孔13,调节孔13内均活动设置有呈切斜设置的支撑杆14,支撑杆14穿插于调节孔13内且外端焊接有施压踏板15,两组支撑杆14的内端与托板12的外壁相连接。附注:该装置主要对体积较大且底部呈规整的弧面花盆进行固定和移动的,移动机构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外板11的外壁开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16,条形槽16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槽17,施压踏板15上通过合页连接有配合卡槽17使用的卡板18,设置有卡槽17和卡板18机构,便于对支撑杆14以及托板12的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位于调节孔13的内侧部分的支撑杆14长度为位于调节孔13的外侧部分的支撑杆14长度的四分之一,这样的设计方式,通过杠杆原理,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使用的力气。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托板12呈倾斜状设置且与花盆外壁接触性连接。具体地,托板12的内部镶嵌有防磨垫19,防磨垫19采用橡胶材料且呈褶皱状结构,在托板12的内部设置有防磨垫19,并采用橡胶材料可以达到对花盆进行抬升时,防止磨损花盆的外表面,将防磨垫19设计为褶皱状结构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并且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方便配合托板12进行调节。在使用时:本技术当体积较大的花盆需要进行移动时,首先将第一U型架3、第二U型架4以及连同上方的抬升托架2分别设置在花盆底部的两侧,然后将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向内侧移动,使得插板8伸入到插槽5内,并继续向内侧移动,当托板12内侧的防磨垫19与花盆外壁接触时,停止移动,并将插杆7对应穿插于插槽5内,达到限位的目的,然后使用者脚踏一侧的施压踏板15,踩踏的过程中支撑杆14以调节孔13进行转动,支撑杆14的末端连通托板12向上运动并将花盆的一侧进行抬升,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将卡板18的外端设置在卡槽17内,形成三角状结构,支撑杆14的在压力的作用下,支撑杆14的外端向上翘起并抵触卡板18向内侧移动,卡板18卡在卡槽17内从而达到固定限位的目的,花盆的另一侧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抬升至相同高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方便对花盆进行移动。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花盆
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包括: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托架(1)和设置在底托架(1)上方的抬升托架(2),所述底托架(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组成,所述第一U型架(3)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正上方开设有插孔(6),所述插孔(6)内活动设置有插杆(7),所述第二U型架(4)的两端焊接有配合插槽(5)使用的插板(8),所述插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9),所述插杆(7)的末端设置于限位孔(9)内,所述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10),所述抬升托架(2)通过金属杆固定在底托架(1)的正上方;/n所述抬升托架(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外板(11)和活动设置在外板(11)内部的托板(12),所述外板(11)的上开设有两组调节孔(13),所述调节孔(13)内均活动设置有呈切斜设置的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穿插于调节孔(13)内且外端焊接有施压踏板(15),两组所述支撑杆(14)的内端与托板(12)的外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花盆,包括: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托架(1)和设置在底托架(1)上方的抬升托架(2),所述底托架(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组成,所述第一U型架(3)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正上方开设有插孔(6),所述插孔(6)内活动设置有插杆(7),所述第二U型架(4)的两端焊接有配合插槽(5)使用的插板(8),所述插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9),所述插杆(7)的末端设置于限位孔(9)内,所述第一U型架(3)和第二U型架(4)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10),所述抬升托架(2)通过金属杆固定在底托架(1)的正上方;
所述抬升托架(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外板(11)和活动设置在外板(11)内部的托板(12),所述外板(11)的上开设有两组调节孔(13),所述调节孔(13)内均活动设置有呈切斜设置的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芮兵
申请(专利权)人:刘芮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