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松山专利>正文

多功能种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8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以一组对称且相互结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所组合而成,包括一第一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该第一容器适用于土耕种植,而该第二容器适用于水耕种植,且该第一、二容器相靠结合,并经由第二容器延伸至少一该纤维条于第一容器的土壤表面,让该第一容器每天可适量获得从该第二容器输送的水分,确保土壤的湿润,避免水分浇入过多,达到第一容器良好种植生长的目的,而该第二容器内则还可养殖鱼类或其中水中生物,让第二容器达到鱼菜共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种植容器具备多种养殖效果,大幅提升结构种植使用的实用性。

Multifunctional planting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种植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容器,特别指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
技术介绍
已知栽种植物的容器,多为利用土壤作为介质种植,由于土壤需要浇水溶出养分以供植物根部吸收,需定时定量的浇入适当水分,但是目前的社会型态,人们忙于工作,休假期间注重休闲娱乐,导致植栽容易被忽略而忘记浇水,导致植栽无法有效吸收养分,影响植栽生长,或是浇水过多,易使植栽根部发生腐烂现象,且水分也会囤积于容器底部,不仅造成泥土流失性,更会孳生蚊虫影响环境,确实有改善的必要。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问题,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到具有实用性的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上述容器结构以一组对称且相互结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所组合而成,包括一第一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该第一容器装设土壤用于土耕种植,并配合插入一湿度计于土壤内,针对该第一容器内的土壤进行湿度量测,该第二容器装设水,并于水面上浮设一塑料浮板,该塑料浮板表面设有数个容置孔,各分别放置一种植篮,作为水耕种植使用,且该塑料浮板的内侧面对该第一容器设有至少一缺口,提供至少一纤维条通过该缺口吸收该第二容器内的水,并将该纤维条的另一端跨过第一、二容器端缘后放置于该第一容器的土壤表面,达到湿润土壤目的。较佳地,该第一、二容器内底部皆凸设一插接管,并选择地将一接管插入该第一容器或该第二容器内与该插接管接合固定,该接管顶端凸设于该第一容器或该第二容器外,更配合组设一光照单元。较佳地,该第一、二容器的上端缘对应该插接管位置皆设一组合凹部,该组合凹部设一限位扣件,该限位扣件具有一C扣部,并搭配一螺栓挂设于该组合凹部,再由该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的外壁利用一蝶形螺帽与该螺栓迫紧固定。较佳地,该光照单元以一套筒穿套于该接管外,且该套筒内径大于该接管外径,使该光照单元可沿着该接管升降调整,并通过该光照单元的重量使该套筒重心偏移而卡固于该接管的任一位置上。较佳地,该第一、二容器相靠合边缘设有数个相对应的凹口,并提供数个扣件各别卡扣于上述凹口间形成定位。较佳地,该第一容器内亦设有至少一纤维条,至少一该纤维条以侧U字型卧式埋设于土壤内,且该纤维条的最高处不会高过该第一容器容积的二分之一处。较佳地,该纤维条径向宽度为12.5mm、25.0mm、37.5mm以及51.0mm等任一尺寸者。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该第一容器适用于土耕种植,而该第二容器适用于水耕种植,且该第一、二容器相靠结合,并经由第二容器延伸至少一该纤维条于第一容器的土壤表面,让该第一容器每天可适量获得从该第二容器输送的水分,确保土壤的湿润,避免水分浇入过多,达到第一容器良好种植生长的目的,而该第二容器内则还可养殖鱼类或其中水中生物,让第二容器达到鱼菜共生的目的,且鱼类的排泄物溶于水中后不仅可供水耕植物吸收,还可通过纤维条输送至第一容器内以供土耕植物吸收,使本技术的种植容器具备多种养殖效果,大幅提升结构种植使用的实用性。(二)、该第一、二容器为对称且相对组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使结构制模生产时,制作一容器模具即可将该第一、二容器制造生产,大幅降低结构制作成本,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照单元升降位移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纤维条宽度及其对应的输水量表格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第一容器;11土壤;12湿度计;13纤维条;14凹口;15扣件;16插接管;17组合凹部;20第二容器;21水;22塑料浮板;221缺口;23种植篮;24纤维条;25凹口;26插接管;27组合凹部;30接管;31光照单元;311套筒;40限位扣件;41C扣部;42螺栓;43蝶形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详述:首先,先请参阅图1、2、3所示,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以一组对称且相互结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所组合而成,包括一第一容器10以及一第二容器20,该第一容器10装设土壤11用于土耕种植,并配合插入一湿度计12于土壤11内,针对该第一容器10内的土壤进行湿度量测,且该第一容器10内更设有至少一纤维条13,至少一该纤维条13以侧U字型卧式埋设于土壤内,且该纤维条13的最高处不会高过该第一容器10容积的二分之一处,该第二容器20装设水21,并于水面上浮设一塑料浮板22,该塑料浮板22表面设有数个容置孔(图未表示),各分别放置一种植篮23,作为水耕种植使用,且该塑料浮板22的内侧面对该第一容器10设有至少一缺口221,提供至少一纤维条24通过该缺口221吸收该第二容器20内的水21,并将该纤维条24的另一端跨过第一、二容器10、20边缘后放置于该第一容器10的土壤11表面,达到湿润土壤11目的。上述第一、二容器10、20相靠合的边缘设有数个相对应的凹口14、25,并提供数个扣件15各别卡扣于上述凹口14、25间形成定位,借此将第一、二容器10、20相靠合固定形成一太极型态。上述第一、二容器10、20内底部皆凸设一插接管16、26,并选择地将一接管30插入该第一容器10或该第二容器20内与该插接管16、26接合固定,该接管30顶端凸设于该第一容器10或该第二容器20外,更配合组设一光照单元31,该光照单元31以一套筒311穿套于该接管30外,且该套筒311内径大于该接管30外径,使该光照单元31可沿着该接管30升降调整,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并通过该光照单元31的重量致使该套筒311重心偏移而卡固于该接管的任一位置上,又该第一、二容器10、20的上边缘对应该插接管16、26位置皆设一组合凹部17、27,该组合凹部17、27设一限位扣件40,该限位扣件40具有一C扣部41,并搭配一螺栓42挂设于该组合凹部17、27,再由该第一容器10或第二容器20的外壁利用一蝶形螺帽43与该螺栓42迫紧固定,使能再利用该限位扣件40的C扣部41卡扣固定该接管30,增进该光照单元31使用的稳定性。其结构实际使用的状态,再请参阅图1、3所示,该第一容器10内装设土壤11并种植香料、菜、花卉或是灌木型植物,该第二容器20装设水21,并通过该塑料浮板22装设有数个种植篮23,且该种植篮23内置入泡棉,以固定适合于水中生长的植物或是种子,又该第二容器20内可再养殖鱼类或水中生物,鱼类或水中生物的排泄物溶于水中可作为水中植物所需的养分,亦可将该第二容器20以一透明材质制成,同时达到欣赏观看的作用。再者,该第一容器10种植的植物需要适当的水分来溶解土壤的养分,以供植物根部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的成长,使能通过至少一该纤维条24将该第二容器20内的水分导往第一容器10的土壤11表面,进而湿润土壤11达到每日适量供水的目的,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以一组对称且相互结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所组合而成,包括一第一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该第一容器装设土壤用于土耕种植,该第二容器装设水,并于水面上浮设一塑料浮板,该塑料浮板表面设有数个容置孔,各分别放置一种植篮,作为水耕种植使用,且该塑料浮板的内侧面对该第一容器设有至少一缺口,提供至少一纤维条通过该缺口吸收该第二容器内的水,并将该纤维条的另一端跨过第一、二容器边缘后放置于该第一容器的土壤表面,达到湿润土壤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以一组对称且相互结合形成一太极型态的容器所组合而成,包括一第一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该第一容器装设土壤用于土耕种植,该第二容器装设水,并于水面上浮设一塑料浮板,该塑料浮板表面设有数个容置孔,各分别放置一种植篮,作为水耕种植使用,且该塑料浮板的内侧面对该第一容器设有至少一缺口,提供至少一纤维条通过该缺口吸收该第二容器内的水,并将该纤维条的另一端跨过第一、二容器边缘后放置于该第一容器的土壤表面,达到湿润土壤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容器内底部皆凸设一插接管,并选择地将一接管插入该第一容器或该第二容器内与该插接管接合固定,该接管顶端凸设于该第一容器或该第二容器外,更配合组设一光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容器的上边缘对应该插接管位置皆设一组合凹部,该组合凹部设一限位扣件,该限位扣件具有一C扣部,并搭配一螺栓挂设于该组合凹部,再由该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的外壁利用一蝶形螺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山
申请(专利权)人:李松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