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7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包括壳体、输送机构和排种管道,输送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排种管道设置在壳体右端的落种口外侧,壳体内侧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挡板可沿着壳体上下移动,挡板下方的壳体内部区域相互连通,挡板左侧的壳体空间为种箱区,输送机构设置在挡板右侧的壳体内部下方,输送机构倾斜设置且右端高于左端,输送机构用于通过种勺将种子由种箱区输送到排种管道,输送机构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种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机械式排种器和气力式排种器的优点结合起来,结构新颖且较为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种勺、调节同步带轮的转速等可以实现播种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播种及播量的调节。

A pneumatic seed metering device with sp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
技术介绍
精密排种器是精密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是将种箱或储种室内的种子分成单粒并定时排出,其特性和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着播种质量。现有的排种器主要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机械式排种器对种子尺寸和形状要求严格、排种器精度低、对种子损伤较严重、难以实现高速作业,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更换方便;而气力式排种器对种子尺寸和形状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对种子损伤小,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目前,随着种子品质的改善以及农艺对播种技术要求的提高,精密播种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播种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精密播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省种子、降低成本;无需后续间苗,降低劳动强度;田间植株分布均匀,满足农艺要求,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种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尽相同,种子亩播量也不同。目前大部分机械式排种器都采用型孔轮,其对玉米、大豆等近似圆形的种子适应性较好,而对水稻小麦等不规则的种子则效果较差,主要体现在充种、护种、清种等过程困难,伤种率高。目前气力式排种器按照工作原理要分为气吸式排种器、气吹式排种器和气压式排种器,但是实际应用得很少,处于热门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包括壳体、输送机构和排种管道,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排种管道设置在壳体右端的落种口外侧,所述壳体内侧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可沿着壳体上下移动,所述挡板下方的壳体内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挡板左侧的壳体空间为种箱区,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挡板右侧的壳体内部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倾斜设置且右端高于左端,所述输送机构用于通过种勺将种子由种箱区输送到排种管道,所述输送机构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种勺,所述种勺上设置有多个种槽,所述排种管道内设置有多个排种通道,所述排种通道用于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排种通道的数量与种槽的数量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机械式排种器和气力式排种器的优点结合起来,结构新颖且较为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本技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种勺、调节同步带轮的转速等可以实现播种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物种的播种以及播量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左侧板、右侧板、上挡板、下挡板和卸种板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平行相对设置,所述卸种板可拆卸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位于二者的左侧,所述下挡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位于二者的右侧下方,所述上挡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位于二者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位于卸种板的右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平板式的壳体,通过拼装的方法组成勺带气力式排种器的四个工作区间,即充种区、清种区、投种区、排种区,容易安装,维修更换方便。进一步的,还包括清种毛刷,所述清种毛刷设置在输送机构右端上方的壳体内侧,所述清种毛刷用于对种勺外部的种子进行清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清种毛刷可以对种勺外部多余的种子进行清理,便于进行排种。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左侧下方可拆卸安装有卸种板,所述卸种板为圆弧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的卸种板,在播种完毕后,可以快速开启卸种板,实现对剩余种子的干净、彻底的快速清理。带有弧度的卸种板,能使种子快速地进入到充种区域,减少了工作阻力,流动性好。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为同步带传送机构,所述种勺均匀设置在同步带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卸种板的内侧下表面上还设置有挡种毛刷,所述挡种毛刷竖直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正前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挡种毛刷可以防止种子进入到传动部分,从而避免排种器因堵塞而卡死。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连通管道与壳体上方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口倾斜设置在输送机构右端上方的壳体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气吹式辅助投种环节,在种子离开种勺做斜抛运动后,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对种子起到引导助力作用,实现快速顺利投种。进一步的,所述种勺为U形板且内部平行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种勺内部分为多个种槽,所述U形板的开口朝向输送机构右端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种勺被多个隔板分隔成了四个种槽区域,因此一个播种周期可以实现多行的精密播种。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凹槽,所述挡板左右两侧嵌入凹槽中,且可沿着凹槽上下移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可上下移动的挡种板,使得种腔容积增大,充种时间增加,有利于种子顺利充入种勺内,减少了漏播现象的产生。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左右侧板采用透明材料加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排种器内部运行状况,能对突发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种勺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输送机构;3、排种管道;4、挡板;5、清种毛刷;6、卸种板;7、隔板;8、种勺;9、左侧板;10、右侧板;11、进风口;12、下挡板;13、挡种毛刷;14、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包括壳体1、输送机构2和排种管道3,所述壳体1由左侧板9、右侧板10、上挡板、下挡板12和卸种板6拼装组成,排种管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的内侧面对称开有凹槽,所述挡板4左右两侧嵌入凹槽中且可沿着凹槽上下移动,所述挡板4下方的壳体内部区域相互连通,通过上下移动挡种板,可以方便的控制进种流量。所述壳体1左侧为卸种板6,所述卸种板6为圆弧形。所述的卸种板上设置有四个耳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连接起来后卸种板和挡种板之间形成种箱区域,因为卸种板具有一定的弧度,因此可以保证种子能够顺利的进入充种区域。在播种过程结束后,打开卸种板可以方便的清除壳体内剩余的种子。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同步带与种勺之间形成充种区域,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容积式充种。壳体上挡板上设置有倾斜的进风口11,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输送机构(2)和排种管道(3),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排种管道(3)设置在壳体(1)右端的落种口外侧,所述壳体(1)内侧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可沿着壳体(1)上下移动,所述挡板(4)下方的壳体内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挡板(4)左侧的壳体(1)空间为种箱区,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挡板(4)右侧的壳体(1)内部下方,所述输送机构(2)倾斜设置且右端高于左端,所述输送机构(2)用于通过种勺(8)将种子由种箱区输送到排种管道(3),所述输送机构(2)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种勺(8),所述种勺(8)上设置有多个种槽,所述排种管道(3)内设置有多个排种通道,所述排种通道用于连通壳体(1)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排种通道的数量与种槽的数量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输送机构(2)和排种管道(3),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排种管道(3)设置在壳体(1)右端的落种口外侧,所述壳体(1)内侧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可沿着壳体(1)上下移动,所述挡板(4)下方的壳体内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挡板(4)左侧的壳体(1)空间为种箱区,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挡板(4)右侧的壳体(1)内部下方,所述输送机构(2)倾斜设置且右端高于左端,所述输送机构(2)用于通过种勺(8)将种子由种箱区输送到排种管道(3),所述输送机构(2)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种勺(8),所述种勺(8)上设置有多个种槽,所述排种管道(3)内设置有多个排种通道,所述排种通道用于连通壳体(1)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排种通道的数量与种槽的数量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勺带气力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左侧板(9)、右侧板(10)、上挡板、下挡板(12)和卸种板(6)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竖直平行相对设置,所述卸种板(6)可拆卸安装在左侧板(9)和右侧板(10)之间且位于二者的左侧,所述下挡板(12)设置在左侧板(9)和右侧板(10)之间且位于二者的右侧下方,所述上挡板设置在左侧板(9)和右侧板(10)之间且位于二者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2)位于卸种板(6)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忠曹神杰王健唐楠锐张沙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