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玉永专利>正文

民用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5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带有水套(5)的炉壁(2)、位于炉壁空腔(3)下部的炉箅(4)及灰盒(1)、与炉壁(2)上端固定连接的炉盖(11)、与炉盖(11)相对应的炉盖盖板(10);炉壁(2)上开有添碳口(7);其特征在于:该民用采暖炉还包括一锥台形导火筒(6);导火筒位于炉箅(4)上方、炉盖(11)下方的炉壁空腔(3)内,导火筒(6)座落炉箅(4)上面;导火筒(6)上部对应炉壁添碳口(7)处开有加碳口(9)。(*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炉,尤其是一种使用散煤的带有水套结构的民用采暖炉。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没有集中供热的地区,民用采暖炉常采用带有水套、管道及室内暖气片的形式,它包括炉壁、炉箅、灰盒、炉盖、炉盖盖板;炉壁中部带有炉壁空腔,炉箅位于炉壁空腔的下部并与炉壁内侧壁固定连接;灰盒位于炉箅下方的炉壁空腔内;炉盖与炉盖盖板相对应;炉盖与炉壁上端相对应并固定连接;炉壁上部前端侧壁上开有添碳口,与添碳口相对应的炉壁上部后端侧壁上开有烟道口,炉壁下部前端侧壁上开有与灰盒相对应的接灰口;炉壁上带有水套,民用采暖炉一般采用炉内置入与水套相通的水管作胆,水管直接作为炉胆使用,在水管外包覆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外侧为炉壁,或者将水管处于炉膛上部,直接为炉火所加热。水套上带有出水口、入水口,除适量增加水的损耗外,水将依对流原理自行循环,并经暖气片给室内供暖,但现有采暖炉存在不少的缺点1、散媒燃烧时,由于有保温材料,热传导慢,热量利用效率低,相对地,煤的使用量较大;2、水管作为炉胆或受热器直接为炉火所加热,使得水管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成本也就较高;3、在压火后单纯供热的情况下,热效率低,导致暖气片温度低、影响取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民用采暖炉。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带有水套的炉壁、位于炉壁空腔下部的炉箅及灰盒、与炉壁上端固定连接的炉盖、与炉盖相对应的炉盖盖板;炉壁上开有添碳口;其特点在于该民用采暖炉还包括一锥台形导火筒;导火筒位于炉箅上方、炉盖下方的炉壁空腔内,导火筒座落炉箅上面;导火筒上部对应炉壁添碳口处开有加碳口。由于本技术包括导火筒,导火筒把炉箅上方、炉盖下方的炉壁空腔分隔为导火内腔及导火外腔两个空腔,燃煤在导火内腔内燃烧,使水套不直接与燃煤接触,水套使用寿命得以延长,由于导火筒与炉壁之间为空腔,煤燃烧时,火焰从加碳口经导火外腔进入烟道,因此,导热速度快,导热效率高,供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导火筒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民用采暖炉,如图1所示,它包括常见炉壁2、常见炉箅4、常见灰盒1、常见炉盖11、常见炉盖盖板10、导火筒6;炉壁2中部带有常见炉壁空腔3,炉壁2侧壁上带有常见水套5,水套5上带有常见出水口、入水口;炉箅4位于炉壁空腔3的下部并与炉壁2内侧壁用常用方法固定连接;灰盒1位于炉箅4下方的炉壁空腔3内;炉盖11与炉壁2上端相对应并用常用方法固定连接;炉盖11与炉盖盖板10相对应;炉壁2上部前端侧壁上开有常见添碳口7,与添碳口相对应的炉壁上部后端侧壁上开有常见烟道口,炉壁下部前端侧壁上开有与灰盒1相对应的常见接灰口;如图2所示,导火筒6为常见的锥台形,导火筒6位于炉箅4上方、炉盖11下方的炉壁空腔3内,导火筒6座落炉箅4上面;导火筒6上部对应炉壁添碳口7处开有常见加碳口9,导火筒6上加碳口9下端边缘用常用方法旋转连接一与加碳口9及炉壁添碳口7相对应的常见的一上翻挡板8。做饭时,把上翻挡板竖立,使火直接烧座在导火筒上的锅;当取暖时,放下上翻挡板,使其架于添碳口7与加碳口9之间,使火经导火外腔进入烟道口,提高热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带有水套(5)的炉壁(2)、位于炉壁空腔(3)下部的炉箅(4)及灰盒(1)、与炉壁(2)上端固定连接的炉盖(11)、与炉盖(11)相对应的炉盖盖板(10);炉壁(2)上开有添碳口(7);其特征在于该民用采暖炉还包括一锥台形导火筒(6);导火筒位于炉箅(4)上方、炉盖(11)下方的炉壁空腔(3)内,导火筒(6)座落炉箅(4)上面;导火筒(6)上部对应炉壁添碳口(7)处开有加碳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火筒(6)上加碳口(9)下端边缘旋转连接一与加碳口(9)及所述炉壁添碳口(7)相对应的上翻挡板(8)。专利摘要一种供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民用采暖炉,包括带有水套的炉壁,位于炉壁空腔下部的炉箅及灰盒、炉盖、炉盖盖板、锥台形导火筒;炉壁上开有添碳口;导火筒位于炉箅上方、炉盖下方的炉壁空腔内,导火筒座落炉箅上面;导火筒上部对应炉壁添碳口处开有加碳口。文档编号F24B1/183GK2519151SQ0126926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韩玉永 申请人:韩玉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永
申请(专利权)人:韩玉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