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元峰专利>正文

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103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刷永磁步进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三组定子盘4、6、8和四个转子盘3、5、7、9,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率密度大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免维护的恶劣环境下使用。

Multi disk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stepp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的弱点是功率密度小,在要求造价低、空间小、启动力矩大的场合无法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包括轴(1)、轴承(2)、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外壳(10)、转子永磁极(11)、定子绕组(12),其结构是:轴承(2)依靠外壳(10)支撑轴(1);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并列套在轴(1)上,它们相互之间有间隙;有多对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和C相定子铁芯(8),它们各自围成一圈、数量相等、无相位差,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每个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C相定子铁芯(8)上都套一个定子绕组(12);A相转子磁轭(3)、AB相转子磁轭(5)、BC相转子磁轭(7)、C相转子磁轭(9)固定在轴(1)上;A相转子磁轭(3)和C相转子磁轭(9)在内面绕轴心镶嵌多片转子永磁极(11),数量和形状与相对应的A相定子铁芯(4)、C相定子铁芯(8)相同,相邻的转子永磁极(11)极性相反;AB相转子磁轭(5)和BC相转子磁轭(7)正反两面绕轴心镶嵌转子永磁极(11),正反两面镶嵌转子永磁极(11)的数量、排列与A相转子磁轭(3)、C相转子磁轭(9)上转子永磁极(11)相同,正反两面镶嵌转子永磁极(11)的排列相差一定角度;A相转子磁轭(3)与AB相转子磁轭(5)、AB相转子磁轭(5)与BC相转子磁轭(7)、BC相转子磁轭(7)与C相转子磁轭(9)上的转子永磁极(11)相互对应,极性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和C相定子铁芯(8)隔开,互相不干扰,极对数调整容易。2、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盘式结构,功率密度大、启动力矩大。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理念设计制造的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可以叠加更多层定子和转子盘。4、制造工艺简单、节约贵金属、节约能源、工作可靠,特别适合在免维护的恶劣环境下使用。附图说明图1: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剖视图图2:A、C相转子磁轭3、9示意图图3:AB、BC相转子磁轭5、7示意图图4:A、B、C相定子铁芯4、6、8示意图图5: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内部展开示意图图6:定子绕组12的输入电压波形图在图中:1、轴;2、轴承;3、A相转子磁轭;4、A相定子铁芯;5、AB相转子磁轭;6、B相定子铁芯;7;BC相转子磁轭;8、C相定子铁芯;9、C相转子磁轭;10、外壳;11、转子永磁极;12定子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参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包括轴1、轴承2、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外壳10、转子永磁极11、定子绕组12;轴承2依靠外壳10支撑轴1旋转;图6显示的是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展开后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8、C相转子磁轭9之间位置的对应关系、相位差和逆时针旋转时全部定子绕组12的接线顺序,Z表示转子逆时针旋转方向;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并列套在轴1上,它们相互之间有间隙;一共有6个A相定子铁芯4、6个B相定子铁芯6和6个C相定子铁芯8,它们各自围成一圈、共三圈,数量相同、无相位差,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形成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A、B、C三相的定子圈;每个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C相定子铁芯8上都套一个定子绕组12,相邻的两个定子绕组12接线方向相反;A相转子磁轭3、AB相转子磁轭5、BC相转子磁轭7、C相转子磁轭9固定在轴1上、共同旋转;A相转子磁轭3和C相转子磁轭9在内面绕轴心镶嵌6片转子永磁极11,数量和形状与相对应的A相定子铁芯4和C相定子铁芯8相同,相邻的转子永磁极11极性相反;AB相转子磁轭(5)和BC相转子磁轭(7)正反两面绕轴心镶嵌转子永磁极(11),它们正反两面镶嵌转子永磁极(11)的数量、排列与A相转子磁轭(3)、C相转子磁轭(9)上转子永磁极(11)相同,它们正反两面镶嵌的转子永磁极(11)相差20度角;A相转子磁轭(3)与AB相转子磁轭(5)、AB相转子磁轭(5)与BC相转子磁轭(7)、BC相转子磁轭(7)与C相转子磁轭(9)上的转子永磁极(11)相互对应,极性相反,组成三圈恒定的转子静止永磁场圈;本专利技术的每圈转子静止永磁场圈有六个静止永磁场,相邻的静止永磁场极性相反,各静止永磁场圈之间相差20度角;本专利技术是三相六极电机,增减静止永磁场圈的圈数即可增减电机的相数,增减静止永磁场的个数即可增减电机的极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工作需要三相交变直流电源,在每个电周期内,正负电压各120度,间隔60度;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逆时针旋转时定子绕组12给电的顺序是A+与C-、A+与B+、B+与C+、C+与A-、A-与B-、B-与C-;定子绕组12给电后在A、B、C三相的定子磁极圈内各产生一圈逆时针旋转的定子旋转磁场,这三圈逆时针旋转的定子旋转磁场与三圈转子静止永磁场相互作用、带动转子逆时针同步旋转;在每一个电周期内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旋转6步,每步旋转20度,一共旋转120度,电机旋转一圈需要三个电周期;改变A、B、C的输入电压顺序,即可以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其特征是:包括轴(1)、轴承(2)、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外壳(10)、转子永磁极(11)、定子绕组(12),其结构是:轴承(2)依靠外壳(10)支撑轴(1);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并列套在轴(1)上,它们相互之间有间隙;有多对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和C相定子铁芯(8),它们各自围成一圈、数量相等、无相位差,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每个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C相定子铁芯(8)上都套一个定子绕组(12);A相转子磁轭(3)、AB相转子磁轭(5)、BC相转子磁轭(7)、C相转子磁轭(9)固定在轴(1)上;A相转子磁轭(3)和C相转子磁轭(9)在内面绕轴心镶嵌多片转子永磁极(11),数量和形状与相对应的A相定子铁芯(4)、C相定子铁芯(8)相同,相邻的转子永磁极(11)极性相反;AB相转子磁轭(5)和BC相转子磁轭(7)正反两面绕轴心镶嵌转子永磁极(11),正反两面镶嵌转子永磁极(11)的数量、排列与A相转子磁轭(3)、C相转子磁轭(9)上转子永磁极(11)相同,正反两面镶嵌转子永磁极(11)的排列相差一定角度;A相转子磁轭(3)与AB相转子磁轭(5)、AB相转子磁轭(5)与BC相转子磁轭(7)、BC相转子磁轭(7)与C相转子磁轭(9)上的转子永磁极(11)相互对应,极性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盘式无刷永磁步进电机,其特征是:包括轴(1)、轴承(2)、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外壳(10)、转子永磁极(11)、定子绕组(12),其结构是:轴承(2)依靠外壳(10)支撑轴(1);A相转子磁轭(3)、A相定子铁芯(4)、AB相转子磁轭(5)、B相定子铁芯(6)、BC相转子磁轭(7)、C相定子铁芯(8)、C相转子磁轭(9)并列套在轴(1)上,它们相互之间有间隙;有多对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和C相定子铁芯(8),它们各自围成一圈、数量相等、无相位差,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每个A相定子铁芯(4)、B相定子铁芯(6)、C相定子铁芯(8)上都套一个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元峰
申请(专利权)人:夏元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