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磁感应耦合充电技术,具体涉及的是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的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是在生产井内安装压力、温度、流量监控设备,并能够对监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流量控制设备在地面对油层流出、流入的液流进行控制。从电能供应角度划分,现有配水分注工艺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缆式,井下电控设备通过电缆与地面主机连接,从地面可以随时传递信号控制井下装置的各种操作,同时将井下数据传递到地面。这种方式可实现远程遥控,但由于增加了电缆,增加了成本,且维护一次工作周期长。另一种形式是无缆式,井下配产器预置电池,给配产器供电,电机带动水嘴来控制各油层的配水情况,借助压力波来进行信号传输,但是预制于井下的电池电量有限,电量使用完后,必须把整节管柱取出,工作量大,配产器工作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这种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用于解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包括地面主机(12)、投捞仪部分、井下装置,地面主机(12)与投捞仪通过电缆(1)连接,投捞仪下端设置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井下装置设置于套管内;地面主机(12)包含直流电源、电力载波井上端;投捞仪部分包含DC-DC降压模块、控制模块、电压电流相位检测模块、驱动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补偿电路、无线通讯模块投捞仪端、电力载波通讯投捞仪端均设置在投捞仪上,井下装置包含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副边补偿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电池组、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包括地面主机(12)、投捞仪部分、井下装置,地面主机(12)与投捞仪通过电缆(1)连接,投捞仪下端设置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井下装置设置于套管内;地面主机(12)包含直流电源、电力载波井上端;投捞仪部分包含DC-DC降压模块、控制模块、电压电流相位检测模块、驱动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补偿电路、无线通讯模块投捞仪端、电力载波通讯投捞仪端均设置在投捞仪上,井下装置包含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副边补偿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电池组、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井下端;
圆柱形磁芯(7)有中心孔,四氟乙烯支撑架(8)为丁字型的,四氟乙烯支撑架(8)的竖直部分穿过中心孔插入支撑头(9)中,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缠绕于圆柱形磁芯(7)外,支撑头(9)处设置卡槽(10),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卡槽(10)中;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置于井下配产器上,副边能量拾取线圈缠(3)绕四氟乙烯骨架上,四氟乙烯骨架为筒形的,筒形磁芯(11)内壁的两端具有环形卡台,筒形磁芯(11)包绕在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外,且其两端环形卡台分别套四氟乙烯骨架两端;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直径小于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电池组充电时,随着投捞仪的下放,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同轴套入副边能量拾取线圈(3)中,实现非接触电磁耦合充电,充电完成后,通过将投捞仪上提,将原边能量发射线圈(4)从井内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井下环境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线圈采用螺线管式,圆柱形磁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均,王文天,闫文迪,龚成生,吴润龙,王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