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式巡检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迅速发展,覆盖的行业面积越来越大,机器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使用要更加可靠,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对机器人自主充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轮式机器人自主充电机构,一般采取地面固定件上装滑动充电电极结构,当轮式机器人车体上的电极与自主充电机构的充电电极接触时,实现轮式机器人自主充电。该种充电机构,存在以下不足:(1)地面固定件采用方管焊接,制作误差较大,且电器件裸露在外,无防护,存在安全隐患。(2)自主充电机构无定位参照物,机器人需要多次调整对准充电机构上面的充电铜极,车体电极与充电机构上面的充电铜极很难对准,充电可靠性较低。(3)充电机构上面的导向支架没有定位机构,滑动过程中经常错位卡死,需要人工维护,维护成本较高。(4)充电机构上面的导向支架没有螺栓压板,塞打螺丝移动纯靠塞打螺丝与导向支架过盈产生的压力,经常发生塞打螺丝与导向支架错位卡死,可靠性较低。(5)充电机构上面的充电电极直径较小,配套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标架、充电箱和充电滑动机构;/n所述路标架为中空结构,其下端的前端面上设有开口;/n所述充电箱嵌入安装在路标架的下端内部,且充电箱内安装有充电器;/n所述充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充电箱前端面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前端面上的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板前端面上的直线轴承、贯穿安装在固定块前端面上的充电铜极、嵌入安装在固定块内的充电铜极固定结构以及位于固定块的前侧且通过塞打螺丝及螺母一与直线轴承相连且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的导向支架;/n所述充电铜极固定结构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充电铜极支架和充电铜极固定筒;所述充电铜极支架与充电器电连接;所述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标架、充电箱和充电滑动机构;
所述路标架为中空结构,其下端的前端面上设有开口;
所述充电箱嵌入安装在路标架的下端内部,且充电箱内安装有充电器;
所述充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充电箱前端面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前端面上的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板前端面上的直线轴承、贯穿安装在固定块前端面上的充电铜极、嵌入安装在固定块内的充电铜极固定结构以及位于固定块的前侧且通过塞打螺丝及螺母一与直线轴承相连且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的导向支架;
所述充电铜极固定结构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充电铜极支架和充电铜极固定筒;所述充电铜极支架与充电器电连接;所述导向支架上开设有充电铜极过孔一;所述充电铜极固定筒包括固定筒主体、开设在固定筒主体上的朝后侧开口的固定腔体和开设在固定腔体前端面上的充电铜极过孔二;所述充电铜极依次从充电铜极过孔一、充电铜极过孔二穿过后,伸入至固定腔体中,并用螺母二锁住;所述充电铜极的中段外侧套设有弹簧一;
所述导向支架包括导向支架主体、开设在导向支架主体上的朝后侧开口的固定块容纳腔、开设在固定块容纳腔前端面上的充电铜极过孔三和开设在导向支架主体上的塞打螺丝过孔;所述塞打螺丝依次从塞打螺丝过孔、直线轴承的中间及固定板穿过后,用螺母一锁住;所述塞打螺丝的中段及直线轴承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标架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机器人定位座和充电箱固定座;所述机器人定位座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定位角;所述充电箱固定座上开设有充电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箱体、可拆卸安装在箱体上端开口处的箱盖以及对称设置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王勇,周凤学,周奎军,唐伟,许志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