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053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所有槽盒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二、建立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三、建立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四、安装槽盒并拆除隔板;五、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和槽盒的悬吊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将“T”型翻弯连接改为连接件平铺安装,通过三维立体互通结构的模型实现多条线路走线方向任意,通过所有槽盒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设计,实现模型与槽盒系统制作安装同步进行,达到一次性安装到位的效果,可扩展性强,适用于智能化系统槽盒路由拓扑结构,成本低。

A method of slot box installation based on modular combination and interworking slot box connection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化槽盒系统中槽盒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分类及细化,智能化槽盒系统的种类日益增多,安装由原来的单体安装发展为成排安装,而系统分支仍采用传统的做法,一是利用建筑梁窝采用“T”型三通叠加安装,翻弯较多,二是利用线盒与槽盒连接分支,通过明配管转换安装,工艺基本上没有新的连接方法。槽盒系统传统的“T”型叠加分支方法成本较高,空间整体零乱,影响整体观感效果。传统做法主要缺陷如下:第一,槽盒分支需增加过多的三通、弯头等连接模型,“T”型叠加跨越的槽盒还需增设支吊架,密集式跨越占用了过多的空间,观感效果不佳;第二,“T”型叠加式跨越,工作内容复杂,工序较多,安装不能一次到位,成本增大;第三,传统施工所有操作均属于高处作业,作业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效低,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确定所有槽盒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根据槽盒线路设计需求和系统容量,建立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当所有槽盒(6)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位于同一层时,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为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所述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包括m个穿过腔,m个穿过腔呈M行N列的平面阵列式排布,执行步骤二;/n当所有槽盒(6)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并非全部位于同一层时,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为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所述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包括n个穿过腔,n个穿过腔呈M行N列Q层的立体阵列式排布,执行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的槽盒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所有槽盒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根据槽盒线路设计需求和系统容量,建立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当所有槽盒(6)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位于同一层时,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为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所述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包括m个穿过腔,m个穿过腔呈M行N列的平面阵列式排布,执行步骤二;
当所有槽盒(6)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并非全部位于同一层时,所有槽盒(6)形成的路由拓扑结构为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所述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包括n个穿过腔,n个穿过腔呈M行N列Q层的立体阵列式排布,执行步骤三;
其中,m、M、N和Q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二、建立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过程如下:
步骤201、根据公式D1=(M+1)(N+1),计算独立立杆(1)的数量D1,所述独立立杆(1)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独立立杆体(7),独立立杆体(7)长度方向上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独立立杆母口槽(8),独立立杆体(7)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且位于独立立杆母口槽(8)的上侧区域中开设有独立立杆上插孔(9),独立立杆体(7)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且位于独立立杆母口槽(8)的下侧区域中开设有独立立杆下插孔(10),独立立杆体(7)底部侧面上开设有独立立杆底插孔(11);
步骤202、根据公式D2=2(2MN+M+N),计算连接横杆(2)的数量D2,所述连接横杆(2)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连接横杆体(12),连接横杆体(12)长度方向上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横杆母口槽(13),连接横杆体(12)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与独立立杆上插孔(9)或独立立杆下插孔(10)配合的连接横杆插轴(14);
步骤203、根据公式D4=2MN+M+N,计算侧板(4)的数量D4,所述侧板(4)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侧面主板(20),侧面主板(20)中一组平行设置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与独立立杆母口槽(8)配合的第一侧板插条(23),侧面主板(20)中另一组平行设置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与连接横杆母口槽(13)配合的第二侧板插条(24);
步骤204、根据公式D5=2MN,计算封板(5)的数量D5,所述封板(5)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封面主板(25),封面主板(25)中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与连接横杆母口槽(13)配合的封板插条(26),封面主板(25)和侧面主板(20)上均设置有接地跨接口(22)和可拆卸的隔板(21);
步骤205、组装单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30);
步骤三、建立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过程如下:
步骤301、根据公式D1=(M+1)(N+1),计算独立立杆(1)的数量D1;
步骤302、根据公式D2=(Q+1)(2MN+M+N),计算连接横杆(2)的数量D2;
步骤303、根据公式D3=(Q-1)(M+1)(N+1),计算连接立杆(3)的数量D3,所述连接立杆(3)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连接立杆体(15),连接立杆体(15)长度方向上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连接立杆母口槽(16),连接立杆体(15)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且位于连接立杆母口槽(16)的下侧区域中开设有与连接横杆插轴(14)配合的连接立杆插孔(18),连接立杆体(15)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立杆底插孔(19),连接立杆体(15)的顶面上设置有与底插孔配合的连接立杆插轴(17);
步骤304、根据公式D4=Q(2MN+M+N),计算侧板(4)的数量D4;
步骤305、根据公式D5=MN(Q+1),计算封板(5)的数量D5;
步骤306、组装多层槽盒路由拓扑结构对应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30);
步骤四、安装槽盒并拆除隔板,过程如下:
步骤401、根据槽盒线路设计需求在步骤二或步骤三中组装成的模块化组合互通式槽盒连接模型(30)外侧对应位置安装槽盒(6),利用槽盒跨接连接件(29)将槽盒(6)安装在对应侧面主板(20)或封面主板(25)位于其上的隔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魏丹利崔建强阵代常马伟力黄谭杨冉崔晓丹吴伟宁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