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波长光源和包括可变波长光源的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1710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各种实施例涉及具有可扩展的可变波长范围的可变波长光源和包括该可变波长光源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各种功能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商业化。例如,具有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功能的车辆得到增长,ACC功能由车辆来识别另一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以在预期到与另一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时降低自身车辆的速度并且在未预期到碰撞风险时在设置的速度范围内驾驶该车辆。而且,具有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车辆得到增长,AEB系统用于识别前方车辆以便当预期到碰撞风险但驾驶员对碰撞风险未做出响应或者响应不恰当时通过自动制动来防止碰撞。此外,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业化。因此,对能够提供关于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光学测量装置的的关注得以增长。例如,用于车辆的光检测和测距(LiDAR)系统可以在车辆周围的选定区域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波长光源,包括:/n第一波导;/n第二波导,与所述第一波导间隔开;/n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之间;/n第一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第一增益介质;以及/n第二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增益介质不同的第二增益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1 KR 10-2018-01171021.一种可变波长光源,包括:
第一波导;
第二波导,与所述第一波导间隔开;
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之间;
第一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第一增益介质;以及
第二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增益介质不同的第二增益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增益介质和所述第二增益介质包括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和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中的不同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增益介质和所述第二增益介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氮化镓(GaN)、磷化铝镓铟(AlGaInP)、砷化镓铝(GaAlAs)、砷化铟镓(InGaAs)、砷化铟镓氮(InGaNAs)、磷化铟镓砷(InGaAsP)、砷化铟铝镓(InAlGaAs)、砷化镓(GaAs)、磷化镓(GaP)、砷化铝镓(AlGaAs)、磷化铟镓(InGaP)和磷化铟(In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增益介质和所述第二增益介质各自具有量子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增益介质和所述第二增益介质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一增益介质的量子阱结构的材料、成分和厚度中的至少一项分别不同于所述第二增益介质的量子阱结构的材料、成分和厚度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具有彼此不同的峰值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各自具有在约800nm至约300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各自具有在约1100nm至约160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各自具有在约30nm至约120nm范围内的波长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的合成波长带宽具有约40nm至约240nm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各自包括环和设置在所述环的内周或外周处的调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各自包括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器包括:
第一下包覆层;
包括所述第一增益介质的第一增益介质层;以及
第一上包覆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器包括:
第二下包覆层;
包括所述第二增益介质的第二增益介质层;以及
第二上包覆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波长光源,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被配置为通过调整被施加到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的电压或电流来可变地改变波长。
15.一种装置,包括:
可变波长光源;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相控阵列,被配置为调整从所述可变波长光源发射的光束的输出方向,
其中,所述可变波长光源包括:
第一波导;
第二波导,与所述第一波导间隔开;
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之间;
第一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第一增益介质;以及
第二光学放大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波导的顶表面上,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增益介质不同的第二增益介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范,申昶均,崔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