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3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00
一种同轴开关,包括设有至少一个端子槽的绝缘底座、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覆盖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方的绝缘上盖及将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绝缘上盖固持为一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槽包括凹陷部及形成于所述凹陷部后端的支撑墙,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前端的第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一焊脚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后方延伸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墙上方,所述静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后端的第二固持部、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二焊脚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本申请同轴开关的动端子弹性力稳定。

Coaxia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开关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同轴开关。
技术介绍
同轴开关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内,用于天线信号的测试,一般包括上、下塑胶体、组装于所述上下塑胶体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及将所述上、下塑胶体夹持为一体的金属外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80100028.X号专利揭示了现有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同轴开关技术方案,通过在动端子与静端子的接触端设置分叉结构来与静端子接触。此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超微尺寸同轴开关的各项技术性能,但是动端子提供弹性力的部分需要折弯成拱形,折弯结构会生成内应力无法释放,造成不稳定。而动、静端子均采用插装结构,因尺寸非常小,造成组装工艺困难;且,5G技术需要进行多通道传输天线信号,单通道同轴开关无法满足5G通讯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动端子弹力稳定的同轴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同轴开关,包括设有至少一个端子槽的绝缘底座、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覆盖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方的绝缘上盖及将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绝缘上盖固持为一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槽包括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开关,包括设有至少一个端子槽的绝缘底座、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覆盖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方的绝缘上盖及将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绝缘上盖固持为一体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凹陷部及形成于所述凹陷部后端的支撑墙,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前端的第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一焊脚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后方延伸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墙上方,所述静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后端的第二固持部、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二焊脚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在自然状态下接触于所述弹性臂上,所述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开关,包括设有至少一个端子槽的绝缘底座、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覆盖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方的绝缘上盖及将所述绝缘底座与所述绝缘上盖固持为一体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凹陷部及形成于所述凹陷部后端的支撑墙,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前端的第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一焊脚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后方延伸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墙上方,所述静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端子槽后端的第二固持部、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至所述绝缘底座下表面的第二焊脚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在自然状态下接触于所述弹性臂上,所述弹性臂下压后与所述接触臂断开接触,所述弹性臂为平面板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的前后两端分别切除形成有缺口,所述第一、第二焊脚分别位于所述缺口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的横向两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两个所述缺口位置处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第二固持部分别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固持部顶部前向折弯并跨越所述支撑墙的跨接部,所述接触臂是自所述跨接部端部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所述接触臂包括自所述跨接部向下垂直折弯形成的竖直部、自所述竖直部端部朝横向两侧分叉延伸形成的分叉臂及形成于所述分叉臂之间的接触槽,所述弹性臂卡入所述接触槽内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槽下宽上小,所述弹性臂包括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