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8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包括内导体、介质体、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第二外导体内设置线夹、密封套的结构,构成外导体合件。将内导体设于介质体内,内导体连同介质体设于第一外导体内,构成内导体合件。将第二外导体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导体内,通过第二外导体的外螺纹与第一外导体的内螺纹啮合,完成两合件的装配。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及密封套实施螺纹电缆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间的密封;通过电缆的线芯与内导体连接,电缆的屏蔽层与线夹、密封套、第二外导体及第一外导体连接,实现对螺纹电缆的屏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配简单、密封性能好、低互调、低损耗、高功率及高可靠性的优点。

A RF connector with threade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射频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使用场景不同,特别是天气状况复杂,地处人群密度相对小的野外,需建设覆盖范围广的大功率基站,在大功率基站上需大量使用天馈组件。同时天馈组件的安装和调试多在野外及山区进行,为此,设计、制造适用于野外环境的、安装便捷的且可靠性高的射频连接器,将是天馈组件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现有技术用于天馈组件的射频连接器多应用螺纹电缆,由于螺纹电缆的外导体为螺纹状,为此,该结构的电缆与射频连接器的适配复杂,设计及装配难度均很大;且目前市场上已投入应用螺纹电缆的射频同轴连接器普遍存在装配困难,装配后还存在动态互调及防水性差的缺陷。导致装配后还需要用固定件来加固防水,导致野外安装和更换困难,不仅造成外观难看、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本技术采用在第二外导体内设置线夹、密封套的结构,构成外导体合件。将内导体设于介质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导体(1)、介质体(2)、第一外导体(3)、第二外导体(4)、线夹(5)、密封套(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第三密封圈(9)、第四密封圈(10)、卡簧(11)及螺帽(12);/n所述第一外导体(3)为内设第一台阶(31)、矩形槽(32)及内螺纹(33)的筒状件,第一外导体(3)外径上设有卡槽(34)及第四密封槽(35);/n所述第四密封圈(10)设于第一外导体(3)的第四密封槽(35)内;/n所述第二外导体(4)为内设锥面台阶(41)及第一密封槽(45)的筒状件,第二外导体(4)外径上设有外螺纹(42)及第二密封槽(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接螺纹电缆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导体(1)、介质体(2)、第一外导体(3)、第二外导体(4)、线夹(5)、密封套(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第三密封圈(9)、第四密封圈(10)、卡簧(11)及螺帽(12);
所述第一外导体(3)为内设第一台阶(31)、矩形槽(32)及内螺纹(33)的筒状件,第一外导体(3)外径上设有卡槽(34)及第四密封槽(35);
所述第四密封圈(10)设于第一外导体(3)的第四密封槽(35)内;
所述第二外导体(4)为内设锥面台阶(41)及第一密封槽(45)的筒状件,第二外导体(4)外径上设有外螺纹(42)及第二密封槽(43);
所述第一密封圈(7)设于第二外导体(4)的第一密封槽(45)内;所述第二密封圈(8)设于第二外导体(4)的第二密封槽(43)内;
所述线夹(5)为筒状件,其筒内壁径向设有凹陷的第一螺旋槽(51),外壁设有第三密封槽(54),筒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如民钟海军杨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