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929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在内导体外侧依次形成覆盖内导体的内层以及绝缘层,通过内层粘结内导体与绝缘层,其中,绝缘层通过高压注氮发泡挤出的方式形成于内层外侧;在绝缘层外侧通过铝箔纵包、编织的方式形成铝箔结构,通过热熔胶粘合铝箔结构与绝缘层;在铝箔结构外层依次形成屏蔽层、粘护层以及护套,在粘护层与护套之间设置热熔胶,通过对护套的加热粘合粘护层与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层配比提高内层与绝缘层的粘结有效性及高温下抗氧化性、抗腐蚀性,通过绝缘配方优化,提高产品高温时传输性能及增加绝缘抗高温老化能力,并利用铝箔结构中的铝基自粘铝箔提高同轴电缆弯曲时的屏蔽有效性。

Coaxial cab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一部分,同轴电缆作为通信信号的传输媒介,其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同轴电缆产品主要采用皱纹铜管外导体,其被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卫星等电子设备中射频连接馈线,该产品从内到外的结构依次由单铜线或铜管内导体、泡沫聚乙烯绝缘体、皱纹铜管外导体组成。但是,现有产品的同轴电缆存在使用温度范围较窄、耐热性能较差,且在温度变化较大和弯曲时,不能有效屏蔽外界干扰,通信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同轴电缆以及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在绝缘层与内导体之间设置绝缘层,通过内层配比提高内层与绝缘层的粘结有效性及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性,通过绝缘配方优化,提高产品高温时传输性能及增加绝缘抗高温老化能力,并利用铝箔结构中的铝基自粘铝箔提高同轴电缆弯曲时的屏蔽有效性,增强了同轴电缆的通信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nS101:在内导体外侧依次形成覆盖所述内导体的内层以及绝缘层,通过所述内层粘结所述内导体与绝缘层,其中,所述内层的配比为低密度聚乙烯100份、粘结剂3~4份、缓蚀剂0.4~0.6份,通过内层挤出的方式覆盖在所述内导体上,绝缘层通过高压注氮发泡挤出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内层外侧,所述绝缘层的配比为高密度聚乙烯70份、低密度聚乙烯30份、热稳定剂0.3份、成核剂0.7份;/nS102:在所述绝缘层外侧通过铝箔纵包、编织的方式形成铝箔结构,所述铝箔结构包括四层铝基自粘铝箔,在所述铝箔结构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热熔胶,通过所述热熔胶粘合所述铝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S101:在内导体外侧依次形成覆盖所述内导体的内层以及绝缘层,通过所述内层粘结所述内导体与绝缘层,其中,所述内层的配比为低密度聚乙烯100份、粘结剂3~4份、缓蚀剂0.4~0.6份,通过内层挤出的方式覆盖在所述内导体上,绝缘层通过高压注氮发泡挤出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内层外侧,所述绝缘层的配比为高密度聚乙烯70份、低密度聚乙烯30份、热稳定剂0.3份、成核剂0.7份;
S102:在所述绝缘层外侧通过铝箔纵包、编织的方式形成铝箔结构,所述铝箔结构包括四层铝基自粘铝箔,在所述铝箔结构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热熔胶,通过所述热熔胶粘合所述铝箔结构与所述绝缘层;
S103:在所述铝箔结构外层依次形成屏蔽层、粘护层以及护套,在所述粘护层与所述护套之间设置热熔胶,通过对所述护套的加热粘合所述粘护层与所述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铜,直径为1.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通过发泡挤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星孙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