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义华专利>正文

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682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由支架,提杆和托盘构成。提杆通过滑套可在支架上下移动。支架固定在炉体外侧,托盘固定在提杆的一端,位于炉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减少蜂窝炉换炭时热能损失,又可有效地防止煤灰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炉烬块下卸装置,尤其是蜂窝煤炉烬块下卸装置。在现有技术中,蜂窝煤炉每次换碳时须从上炉口将炉内煤块一个一个地挟起,随后将上面两个未烧烬的煤块挟回炉内。而对那些不能挟起的煤块,只好在通风口用铁钩将下面的烬块弄碎,记碎块落在炉底,再用其他工具将其扒掉。这样不但污染环境,操作麻烦,而且热能损失颇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减少热能损失和环境污染的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本技术由支架、提杆和托盘构成。支架固定在炉体外侧,提杆通过滑套可在支架上下移动。托盘固定在提杆的一端,位于炉体底部,转动提杆可将托盘移出炉底外。支架还设有固定提杆位置的档块。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支架1固定在炉体8上,提杆15固定有滑套6。滑套6套在支架1的支柱上可上下移动。提杆15靠近支架1的一端设有提杆柄4,另一端装有托盘14。支架上还设有固定提杆15位置的档块2、3。当煤炉需要换煤块时,打开下炉盖12,将提杆柄4提起固定在档块2上,此时托盘可通过炉栅10进入炉内,并将烬块底部托住,然后向外将炉栅从炉心座9中抽出,并将提杆柄4从档块2位置移到档块3的位置,此时托盘14正好下降一个煤块的位置,即将最底层的烬块与上一煤块交界处置于炉栅10的平面,接着又将炉栅插回炉心座9中,使烬块与其上面煤块分开。再将提杆柄4从档块3处松下,使其落至炉底,这时托盘14已把烬块完全托出下炉口,向外转动旋转手柄5,由于旋转手柄5与提杆15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托盘14转出炉底外将烬块挟去。随后托盘复位,关闭下炉口盖12。将新碳从上炉口7加入。为防止提杆15在提升动作过程中向外转动,靠炉脚13处置有提杆定向杆16。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托盘14也可直接固定在一托盘杆上,用手握住托盘杆,将托盘14从通风口11伸入炉内将烬块取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减少蜂窝炉换碳时热能的损失,又可有效地防止煤灰污染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架1、提杆15和托盘14构成,支架固定在炉体外侧,提杆15通过滑套6可在支架1上下移动,托盘14固定在提杆15的一端,位于炉体底部,支架1还设有固定提杆15位置的档块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提杆柄15靠近支架1的一端设有提杆柄4和旋转手柄5,靠炉脚13处置有提杆定向杆16。专利摘要一种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由支架,提杆和托盘构成。提杆通过滑套可在支架上下移动。支架固定在炉体外侧,托盘固定在提杆的一端,位于炉体底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减少蜂窝炉换炭时热能损失,又可有效地防止煤灰污染环境。文档编号F24B13/00GK2128351SQ9222378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邹义华 申请人:邹义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炉烬块下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架1、提杆15和托盘14构成,支架固定在炉体外侧,提杆15通过滑套6可在支架1上下移动,托盘14固定在提杆15的一端,位于炉体底部,支架1还设有固定提杆15位置的档块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邹义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