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82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该模塑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电路板以及围绕第一电路板侧面的隔离侧壁,隔离侧壁绝缘隔离各第一电路板,模塑电路板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隔离侧壁的底面至少部分重叠,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第一电路板导电连接。

Molded circuit board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molded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制作
,尤其涉及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上的摄像模组也从普通RGB模组变为多摄模组,3D技术、结构光模组以及TOF模组也相继出现。相对于RGB模组,结构光模组和TOF模塑分别包括投射模组和接收模组,而投射模组右包括投射单元,例如VCSEL、LED灯,由于投射单元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故传统的PCB线路板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其次,投射模组的电子元器件可以设置于接收模组的线路板上或者其他线路板处,因此可以相对简化投射模组的线路板。基于此,可以采用模塑工艺来制备线路板。现有的模塑线路板制备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蚀刻:对一蚀刻板进行蚀刻得到电路板拼板01,如图1、2所示,电路板拼板01包括外框011以及布置在外框011内的多个电路板012,图1、2中每一虚线框内的区域为一电路板012,相邻的电路板012之间通过连接部013连接,电路板012与外框011之间也通过连接部013连接,电路板012可以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路板0121;模塑:将电路板拼板01放入模塑的模具02内,如图3所示,电路板拼板01的一侧与下模具022贴合,电路板拼板01的另一侧与上模具021之间形成型腔,将模塑材料注入型腔内,从而模塑材料部分或全部地覆盖电路板拼板01的一侧,并且模塑材料填充在各电路板012之间的空隙内,如果各电路板012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路板0121,模塑材料也填充在相邻的子电路板0121之间,模塑材料成型后形成模塑层03,得到的模塑线路板04如图4A、4B所示;切割:将电路板012与外框011以及相邻电路板012之间的连接部013和模塑材料切开,得到独立的电路板012,如图5所示。但是,在实际进行模塑时,模塑材料容易渗入电路板012与下模具022之间,从而导致电路板012翘起,如图6A、6B所示。电路板012的翘起会影响安装表面的平整度,造成后道工序的组装困难,此外,电路板012表面的线路或器件被绝缘的模塑材料覆盖也会影响其导电性能。有些情况下,进行模塑时,电路板拼板01的一侧并非要全部被模塑材料覆盖,也即子电路板0121需要有一部分裸露,以便后续与要安装在其上的元件电连接,为了避免模塑材料覆盖子电路板0121的这部分,需要在上模具021上设置相应的挡料结构0211,如图7所示。上模具021、下模具022合模后,电路板拼板01的一侧表面与下模具022贴合,电路板拼板01的另一侧表面的一部分被挡料结构0211覆盖,未被挡料结构0211覆盖的部分与上模具021之间形成型腔,模塑材料在型腔内成型形成模塑层03,模塑层03在与挡料结构0211对应的部位具有开窗031,如图8所示,与开窗031相对的子电路板0121裸露,模塑完成后,得到如图9A、9B所示的模塑线路板04。模塑时,为了避免模塑材料进入挡料结构0211与电路板拼板01之间,挡料结构0211需要压紧在电路板拼板01上,也即电路板012的一部分通过挡料结构0211被压紧在下模具022上,但是电路板012上未被挡料结构0211覆盖的部分无法被上模具压紧在下模具上,进而模塑材料更容易渗入电路板012与下模具022的间隙,使得电路板012翘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模塑时,模塑材料容易渗入电路板与模具之间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塑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电路板以及围绕所述第一电路板侧面的隔离侧壁,所述隔离侧壁绝缘隔离各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隔离侧壁的底面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下表面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形成一整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子电路板,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绝缘隔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各所述子电路板的分隔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模塑覆盖层,所述模塑覆盖层覆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地,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支撑壁,每一所述第一电路板对应至少一所述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上端超过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处于所述隔离侧壁上方,以使得所述支撑壁围绕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塑电路板半成品,包括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包括第二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层上的电路板拼板,所述电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一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层形成一整体,所述电路板拼板上具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界定各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隔离槽的底面为所述第二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子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拼板上具有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各所述子电路板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与所述隔离槽连通为一网状通道,所述分隔槽内设有分隔侧壁,所述分隔侧壁绝缘隔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各所述子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槽内设有隔离侧壁,所述隔离侧壁绝缘隔离各所述第一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拼板还包括支撑壁,每一所述第一电路板对应至少一所述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上端超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处于所述隔离侧壁上方,以使得所述支撑壁围绕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部分或全部上表面还覆盖有模塑覆盖层。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模塑电路板以及模塑电路板半成品可以解决模塑时,模塑材料容易渗入电路板下方的问题,获得的模塑电路板的平整性好。本技术的以上有益效果以及其他有益效果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拼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拼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模塑时模具的示意图;图4A为现有技术的模塑线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4B为现有技术的模塑线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A为现有技术中模塑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局部放大图,图6A、6B显示了模塑材料渗入线路板与下模具之间的状态;图7为模塑时上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进行模塑时的爆炸示意图;图9A-图9H为模塑线路板制备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9A、图9B、图9D、图9E、图9G、图9H为剖面示意图,图9C、图9F为俯视图;图10A-图10F为模塑线路板制备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各示意图均为剖面示意图;图11A-图11F为模塑线路板制备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各示意图均为剖面示意图;图12A-图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电路板以及围绕所述第一电路板侧面的隔离侧壁,所述隔离侧壁绝缘隔离各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隔离侧壁的底面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电路板以及围绕所述第一电路板侧面的隔离侧壁,所述隔离侧壁绝缘隔离各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隔离侧壁的底面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下表面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形成一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子电路板,所述模塑电路板还包括绝缘隔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各所述子电路板的分隔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塑覆盖层,所述模塑覆盖层覆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壁,每一所述第一电路板对应至少一所述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上端超过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塑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处于所述隔离侧壁上方,以使得所述支撑壁围绕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侧。


7.一种模塑电路板半成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桢赵波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