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681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集中控制器,与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电连接;第一照明线路,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一远端控制器,每一第一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一照明节点;第二照明线路,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二远端控制器,每一第二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二照明节点;第三照明线路,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三远端控制器,每一第三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三照明节点;控制终端,与集中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能实现对每一个照明点的实时监测及控制功能,以利于实时了解每一个照明节点的运行情况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for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各变电站照明节点均处于分散控制状态,没有合理的智能监控管理。在监测方面,所有的照明节点均采用定期巡检的方式,不能实时了解到每一照明节点的运行状态,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照明节点故障。在控制管理方面,当前的照明节点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巡检时手动控制开关,经常出现无法及时灭灯的情况,导致灯具的使用寿命减少,还浪费能源。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照明监控系统,能实现对每一个照明点的实时监测及控制功能,以利于实时了解每一个照明节点的运行情况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能实现对每一个照明点的实时监测及控制功能,以利于实时了解每一个照明节点的运行情况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与所述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集中处理芯片和与所述集中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照明线路,所述第一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一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一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一照明节点;第二照明线路,所述第二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二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二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二照明节点;第三照明线路,所述第三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三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三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三照明节点;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各所述远端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照明节点为路灯照明节点。优选的,所述第二照明节点为草地灯照明节点。优选的,所述第三照明节点为室内照明节点。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为台式电脑。优选的,各所述远端控制器还包括远端处理芯片和与所述远端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能实现对每一个照明点的实时监测及控制功能,以利于实时了解每一个照明节点的运行情况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1、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2、集中控制器;3、第一照明线路;301、第一远端控制器;302、第一照明节点;4、第二照明线路;401、第二远端控制器;402、第二照明节点;5、第三照明线路;501、第三远端控制器;502、第三照明节点;6、控制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1、集中控制器2、第一照明线路3、第二照明线路4、第三照明线路5和控制终端6。所述集中控制器2与所述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1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2包括集中处理芯片和与所述集中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照明线路3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一远端控制器301,每一所述第一远端控制器301均连接有一第一照明节点302。所述第二照明线路4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二远端控制器401,每一所述第二远端控制器401均连接有一第二照明节点402。所述第三照明线路5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三远端控制器501,每一所述第三远端控制器501均连接有一第三照明节点502。所述控制终端6与所述集中控制器2通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集中控制器2控制各所述远端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照明节点302为路灯照明节点。优选的,所述第二照明节点402为草地灯照明节点。优选的,所述第三照明节点502为室内照明节点。优选的,各所述照明节点可以为单一的灯源或者由若干灯源串联和/或并联而成的灯组。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6为台式电脑。优选的,各所述远端控制器还包括远端处理芯片和与所述远端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在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1处安装一台集中控制器2,在每个照明节点处安装一台远端控制器。将设置好的照明节点运行方案下载到集中控制器2,集中控制器2通过载波通讯方式将控制命令传送到各远端控制器。各远端控制器按照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对照明节点进行控制:①集中控制器2接收到设置好的照明节点运行方案,按照接收到的方案控制所有照明节点运行,同时集中控制器2也可以根据现场工作需要随时接收照明节点的控制信息,实现照明节点的远程控制。集中控制器2定时巡检所有照明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电量信息,通过这些参数与当前状态进行分析照明节点的工况信息,对异常的照明节点生成报警信息并上报处理终端,在维护正常后同样通过这些参数分析生成异常恢复提示。②远端控制器通过接收集中控制器2的指令来控制照明节点的通断,以控制照明节点的工作。同时远端控制器具备人体红外感应功能,在夜晚的时候处于节电状态的照明节点感应到有人经过的时候自动开启照明,在人离开后自动关闭照明,如果工作需要,可以先现场对该照明节点进行临时的现场保电操作,工作完成后再现场进行保电解除。同时远端控制器可以监测照明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及所消耗的电量信息并上报集中控制器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具备以下功能:①自动控制功能:对变电站的场地照明节点按照需要根据一定模式进行自动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②人体感应控制:当由于工作的需要进行场地巡查的时候,所有的场地照明节点在夜晚的时候感测到人的接近而自动的启动照明,当离开后自动的关闭。③保电控制功能:当由于工作的要求而需要场地某些照明节点临时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人体感应启动照明,而后通过对远端控制器简单的操作进行保电,此时该照明节点不再会被关闭,直到工作结束再次操作进行保电解除,之后通过感应再自动关闭。④自动巡检功能:系统能自动检测所有的场地照明节点的运行情况,并能自动分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n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与所述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集中处理芯片和与所述集中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n第一照明线路,所述第一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一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一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一照明节点;/n第二照明线路,所述第二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二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二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二照明节点;/n第三照明线路,所述第三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三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三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三照明节点;/n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各所述远端控制器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
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与所述变电站照明回路总开关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集中处理芯片和与所述集中处理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
第一照明线路,所述第一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一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一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一照明节点;
第二照明线路,所述第二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二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二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二照明节点;
第三照明线路,所述第三照明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其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第三远端控制器,每一所述第三远端控制器均连接有一第三照明节点;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演平刘延伟傅龙伟张斌斌张健胡良山刘晓洲陈正龙陈慧聪谢树泳张焕燊鄢雨候韩金越李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