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80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电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通过链条转动时带动矩形板在矩形孔内滑动,对上盖的顶面、上盖的侧面和底座的侧面进行清理,矩形板转动至链条的转折点时,L型板通过转轴转动,沿链条的转折点进行转动,转动后随着链条继续反向滑动,带动矩形板在矩形孔内反复滑动,对上盖和底座进行反复的清理,增加清理的效果,通过矩形板推动后的异物部分推动出上盖,部分推动入集物槽内,异物沿集物槽的斜面部分滑落下去,部分在集物槽内堆积,集物槽覆盖一层铁皮,具有防腐蚀贯穿的能力,避免异物腐蚀上盖,避免为了防腐蚀而对驱动电压外壳覆盖大量铁皮所产生的经济消耗。

A kind of small space LED driving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LED电源
,具体为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户外LED显示屏,作为未来户外显示广告媒体的新宠,广泛应用于金融、税务、工商、邮电、体育、广告、厂矿企业、交通运输、教育系统、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拥有媒体展示,信息发布,交通诱导,创意显示等用途。现有的部分户外LED显示屏所用的驱动电源需要随同LED显示屏安装在户外,驱动电源的外壳上会堆积飞尘、鸟粪等异物,驱动电压为了防止短路而采用塑料材质,所以这些异物需要经常定时清理,不然就会导致电源外壳受到腐蚀等影响,导致电源内部受损,影响到LED显示屏的使用,如果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则会产生大量的维护费用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具备自动清理等优点,解决了驱动电源的外壳上会堆积异物需要经常定时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自动清理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板,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十个线路接头,线路接头与电源板连接。上盖的内部中空,上盖中段的前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转动杆A的两端分别位于上盖的外部,转动杆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远离转动杆A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圆台柱,转动柱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转动柱的中段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A,上盖底面的内壁在锥形齿轮A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B,转动杆B中段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B,两个锥形齿轮B均与锥形齿轮A啮合,转动杆B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A,锥形齿轮A位于直齿轮A和锥形齿轮B之间,上盖底面的内壁在上盖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C,转动杆C的位置与转动杆B位置对应,转动杆C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B,左右相互对应的直齿轮A和直齿轮B均与一个链条的内圈啮合。上盖顶面对应两个链条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孔,链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L型块,L型块远离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矩形孔内,转轴位于矩形孔外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板,矩形板与上盖的壁面和底座的壁面贴合。上盖在两个矩形孔之间分别开设有两个集物槽,集物槽贯穿上盖的前后壁面,集物槽的形状呈矩形体,集物槽的底面以中心为线向前后两侧倾斜。矩形板对于矩形孔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挡料板A,两个矩形板对应的一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料板B。优选的,所述集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层铁皮。优选的,所述矩形板向上盖的前后两端壁面延伸,延伸至上盖的前后两端壁面后向下弯曲九十度后延伸至底座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挡料板A呈L型且长度为矩形孔长度的二分之三。优选的,所述挡料板B采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小间距LED驱动电源,通过链条转动时带动矩形板在矩形孔内滑动,对上盖的顶面、上盖的侧面和底座的侧面进行清理,矩形板转动至链条的转折点时,L型板通过转轴转动,沿链条的转折点进行转动,转动后随着链条继续反向滑动,带动矩形板在矩形孔内反复滑动,对上盖和底座进行反复的清理,增加清理的效果。2、该小间距LED驱动电源,通过矩形板推动后的异物部分推动出上盖,部分推动入集物槽内,异物沿集物槽的斜面部分滑落下去,部分在集物槽内堆积,集物槽覆盖一层铁皮,具有防腐蚀贯穿的能力,避免异物腐蚀上盖,避免为了防腐蚀而对驱动电压外壳覆盖大量铁皮所产生的经济消耗。3、该小间距LED驱动电源,通过风力经过驱动电源时,将扇叶吹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圆台柱将接触的风流沿其斜面向扇叶传导,增加风流对扇叶的风力,转动轴承能够减少转动柱转动所需的风力,使清理机构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来源,达到能源的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底座、3线路接头、4圆孔、5转动轴承、6转动柱、7圆台柱、8扇叶、9锥形齿轮A、10锥形齿轮B、11转动杆A、12直齿轮A、13直齿轮B、14链条、15矩形孔、16L型块、17转轴、18矩形板、19集物槽、20挡料板A、21挡料板B、22转动杆B、23转动杆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板,底座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十个线路接头3,线路接头3与电源板连接,电源板和线路接头3为现有工作技术,电源板为LED显示灯提供电力供应,线路接头3为LED显示灯提供插口,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上盖1的内部中空,上盖1中段的前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圆孔4,圆孔4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11,转动杆A11的两端分别位于上盖1的外部,转动杆A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6,转动柱6远离转动杆A1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圆台柱7,转动柱6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8,风力经过驱动电源时,将扇叶8吹动带动转动柱6进行转动,圆台柱7将接触的风流沿其斜面向扇叶8传导,增加风流对扇叶8的风力,转动轴承5能够减少转动柱6转动所需的风力,转动柱6的中段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A9,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锥形齿轮A9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B22,转动杆B22中段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B10,锥形齿轮A9和锥形齿轮B10均为现有工作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两个锥形齿轮B10均与锥形齿轮A9啮合,转动杆B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A12,锥形齿轮A9位于直齿轮A12和锥形齿轮B10之间,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上盖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C23,转动杆C23的位置与转动杆B22位置对应,转动杆C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B13,左右相互对应的直齿轮A12和直齿轮B13均与一个链条14的内圈啮合,转动柱6转动的同时通过锥形齿轮A9带动两个锥形齿轮B10进行转动,锥形齿轮B10转动带动直齿轮A12转动,链条14通过直齿轮A12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板,底座(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十个线路接头(3),线路接头(3)与电源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部中空,上盖(1)中段的前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圆孔(4),圆孔(4)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11),转动杆A(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8),转动柱(6)的中段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A(9),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锥形齿轮A(9)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B(22),转动杆B(22)中段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B(10),两个锥形齿轮B(10)均与锥形齿轮A(9)啮合,转动杆B(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A(12),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上盖(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C(23),转动杆C(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B(13),左右相互对应的直齿轮A(12)和直齿轮B(13)均与一个链条(14)的内圈啮合;/n上盖(1)顶面对应两个链条(14)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孔(15),链条(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L型块(16),L型块(16)远离链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位于矩形孔(15)外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8);/n上盖(1)在两个矩形孔(15)之间分别开设有两个集物槽(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间距LED驱动电源,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板,底座(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十个线路接头(3),线路接头(3)与电源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部中空,上盖(1)中段的前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圆孔(4),圆孔(4)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A(11),转动杆A(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扇叶(8),转动柱(6)的中段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A(9),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锥形齿轮A(9)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B(22),转动杆B(22)中段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B(10),两个锥形齿轮B(10)均与锥形齿轮A(9)啮合,转动杆B(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A(12),上盖(1)底面的内壁在上盖(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杆C(23),转动杆C(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B(13),左右相互对应的直齿轮A(12)和直齿轮B(13)均与一个链条(14)的内圈啮合;
上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丹陈士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巨能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