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帅云洪专利>正文

小型常压汽水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70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常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炉体、输汽管、进水管、出水管,延伸管及其辅助零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炉体下部连接,安全水封与输汽管连接,输汽管与炉体上部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际用新型涉及锅炉装置,具体地说是小型常压汽水两用锅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炉体、输汽管、进水管、出水管,延伸管及其辅助零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螺纹连接,进水漏斗置于进水管上,出水管外端有水阀,另一端与炉体下部焊接接头连接,U形安全水封通过而高温螺纹连接件与输汽管连接,输汽管与炉体上的焊接接头螺纹连接,并连接于炉体的上部,炉体呈U形。输汽管和出水管平行于炉体所置水平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炉体经热处理工艺一次成形制成U形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多边形炉体,消除了错角边、棱角度、角焊缝带来的安全隐患。炉体的背弯部份为弧形,改善了引风效果,使火焰、热量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抗冲击性,耐疲劳、耐磨损性,减少了应力集中,不易断裂,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2、平行输汽管及U形安全水封的设置,使大量沸水蒸汽可用于蒸饭、蒸馒头等,安全水封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3、输汽管、出水管的平行设置及可拆卸性,使得安装方便,拆除容易。4、进水管垂直连接于出水管上,结构独特,充分利用了大气压及水的流动性(流通器原理),装水方便,且可以随时知道炉中的含水量,改进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5、本技术的锅炉结构独特简单,易于实现,适于规模化生产,易于广泛推广使用。图中1—炉体,2—焊接接头,3、13—螺纹连接件,4—输汽管,5—U形安全水封,6—延伸管,7—出水管,8—进水管,9—进水漏斗,10—水阀,11—封头,12—焊接接头,14—灶心。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常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炉体、输汽管、进水管、出水管,延伸管及其辅助零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炉体下部连接,安全水封与输汽管连接,输汽管与炉体上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为一体化U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输汽管和出水管平行于炉体所置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水封为U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出水管外端有水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小型常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炉体、输汽管、进水管、出水管,延伸管及其辅助零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炉体下部连接,安全水封与输汽管连接,输汽管与炉体上部连接。炉体经热处理工艺一次成形制成U形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多边形炉体,消除了错角边、棱角度、角焊缝带来的安全隐患,改善了引风效果,使火焰、热量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抗冲击性,耐疲劳、耐磨损性,减少了应力集中,不易断裂,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安装方便,拆除容易,改进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规模化生产,易于广泛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4B1/183GK2575471SQ02276340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帅云洪 申请人:帅云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云洪
申请(专利权)人:帅云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