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喜彬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616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炉,属于民用、特别是大棚等处取暖炉。它由外套、外套内经外套上端焊接装有中间套,套壁间留有二次风道,中间套里安装内套,套壁间留有热风道,内套上下端镶嵌挡风圈,其端沿分别焊在炉体上盖和中间套下端,内套为铸件,其上端设有烟口并盖封火圈盖构成炉体,炉体侧壁分别设置有进风管、二次给风管和出风管。该炉降低煤耗,节省能源,换热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且寿命长,提高大棚利用率,是一种较理想棚窖用炉。(*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炉,属于民用取暖、特别是大棚、暖窖等处取暖用炉。目前民用普通炉和节能炉存在着很多缺点,普通民用炉基本上没有二次给氧,燃烧效率低,发热量降低,浪费燃料,散热面积小、使用寿命低等问题。民用节能炉,由于内套不耐高温,一般在800℃左右变型和氧化,使用寿命低、散热面积小、热效率低,对煤质要求高,灰渣大等缺点。专利号为92224960.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节能暖风炉,在其侧壁上开有出火孔,这种炉不安全,易发生火灾,没有二次给风,燃烧效率低,同时,它的散热面积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煤耗,节省能源显著,换热效率高,安装及使用方便且寿命长、可提高大棚及窖等设备利用率的取暖用炉。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风道、出烟道和辅助构件,由外套,在外套内经外套上端焊接装有高于外套的中间套,外套与中间套套壁间留有空间,中间套里设置有内套,中间套和内套套壁间留有空间,内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镶嵌挡风圈,挡风圈的端沿分别焊接在中间套上端的炉体上盖和中间套的下端上,内套为铸造构件,其上端中部铸造有烟口,烟口上覆盖封火圈和封火盖构成炉体,在外套下端和对应的中间套间焊接进风管并与中间套和内套间的空间连通,在内套上端和对应的中间套间焊接二次给风管并与内套及中间套和外套间的空间连通,在上挡风圈位置的中间套上开孔并焊接出风管。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该炉内套是采用铸铁加钢经科学配方铸造而成,硬度高,强度大,耐高温,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下可连续使用3-5年。2、在外套和中间套套壁之间留有空间,此空间即为二次风道,中间套和内套间焊接有二次给风管,由于采用二次给风,增加炉内氧气,可提高燃烧效率,使煤能充分燃烧,从而节约了能源。3、在中间套和内套套壁之间留有空间,此空间即为热风道,当外套和中间套下端壁间焊接的进风管外端与风轮连接强制进风,可实现强制通风散热,即冷空气从进风管进入热风道,热风从出风管进入室内,提高了换热效率,增大了受热面积,使热量散布均匀。4、内套上设置有烟口,其上覆盖有封火圈和封火盖,可灵活的控制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过高,可将封火圈和封火盖盖严,关上炉门,反之打开。5、该炉点火一次可连续使用,清煤灰不用停火,添一次煤约45斤可燃烧20小时左右,而普通炉添45斤煤只能燃烧8-10小时左右,因此,该炉可节省能源、节省劳动力。6、安装方便,由于该炉为一体,不用砖、泥砌筑,可根据室内地方选择安装。该炉可解决北方菜农大棚取暖,提高大棚冬季利用率,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冬季新鲜蔬菜品种,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节能炉主剖视图;图2为高效节能炉前半部俯视图;图3为高效节能炉前半部左视局剖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给出了本技术一种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它由外套9,在外套9内装入高于外套9的中间套6,中间套6由外套9上端向内90°的煨边焊接后成一体,煨边的宽度所形成套壁间的空间区域即为二次风道,中间套6的上端覆盖焊接炉体上盖3,中间套6里安装内套7,内套7为铸件,它是由铸铁加入钢后经科学配方铸制而成,其上端中部留有烟口,烟口上放置封火圈10,封火圈10上覆盖封火盖11,内套7上端镶嵌上挡风圈4,内套7的下端镶嵌下挡风圈14,上挡风圈4的上端沿焊接在炉体上盖3上,下挡风圈14下端沿焊接在中间套6下端向内的煨边上,煨边后的中间套底边较外套9的底边短10cm左右,中间套6的向内煨边的宽度即为中间套6和内套7套壁之间留出的热风道,内套7底部安装炉篦子12,其下为灰堂构成炉体。在外套9下端和中间套6对应部分壁上钻孔,孔上焊接进风管13,进风管13与内套7和中间套6套壁间的热风道连通,内套7上端距其顶150mm处的侧壁和中间套6对应部分的壁上开孔焊接二次给风管8,二次给风管8与内套7及中间套6和外套9套壁间的二次风道连通,在上挡风圈4位置处的中间套孔上焊接出风管5。冷风从进风管13进入热风道,热风从出风管5出来后进入室内,而二次风从中间套6和外套9之间的二次风道进入后经二次给风管8进入内套7的炉堂内。在炉体盖3上对应内套7烟口处制有灶口,其上用炉圈2和炉盖1覆盖,出烟道15焊接在上挡风圈4和中间套6的相应部位上,炉篦下处设置有炉门。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风道、出烟道和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由外套,在外套内经外套上端焊接装有高于外套的中间套,外套与中间套套壁间留有空间,中间套里设置内套,中间套和内套套壁间留有空间,内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镶嵌挡风圈,挡风圈的端沿分别焊接在中间套上端的炉体上盖和中间套的下端上,内套为铸造构件,其上端中部铸有烟口,烟口上覆盖有封火圈和封火盖构成炉体,在外套下端和中间套间焊接进风道并与中间套和内套间的空间连通,在内套上端和对应的中间套间焊接二次给风管并与内套及中间套和外套的空间连通,在上挡风圈位置的中间套上开孔并焊接出风管。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炉,属于民用、特别是大棚等处取暖炉。它由外套、外套内经外套上端焊接装有中间套,套壁间留有二次风道,中间套里安装内套,套壁间留有热风道,内套上下端镶嵌挡风圈,其端沿分别焊在炉体上盖和中间套下端,内套为铸件,其上端设有烟口并盖封火圈盖构成炉体,炉体侧壁分别设置有进风管、二次给风管和出风管。该炉降低煤耗,节省能源,换热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且寿命长,提高大棚利用率,是一种较理想棚窖用炉。文档编号F24B1/00GK2296461SQ9721420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段喜彬, 孙贵洲 申请人:段喜彬, 孙贵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炉,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风道、出烟道和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由外套,在外套内经外套上端焊接装有高于外套的中间套,外套与中间套套壁间留有空间,中间套里设置内套,中间套和内套套壁间留有空间,内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镶嵌挡风圈,挡风圈的端沿分别焊接在中间套上端的炉体上盖和中间套的下端上,内套为铸造构件,其上端中部铸有烟口,烟口上覆盖有封火圈和封火盖构成炉体,在外套下端和中间套间焊接进风道并与中间套和内套间的空间连通,在内套上端和对应的中间套间焊接二次给风管并与内套及中间套和外套的空间连通,在上挡风圈位置的中间套上开孔并焊接出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喜彬孙贵洲
申请(专利权)人:段喜彬孙贵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