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34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8:36
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包括主体骨架、设在主体骨架两端的第一发光模块和若干设在主体骨架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所述主体骨架包括顶板和设在顶板底部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顶板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凸筋条,所述凸筋条与安装板形成卡槽,所述安装板上于卡槽位置对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发光模块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与主体骨架固定,实现第二发光模块的快速拆装,方便用户更换维修,降低产品维护成本。

A modular warning light for fas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
本技术涉及警示灯,尤其是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
技术介绍
大型顶置的警示灯逐渐向模块化设计,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230278U一种模块化警示灯,包括散热座、中部光源和端部光源;中部光源由排列在警示灯两侧的第一发光模块组成,端部光源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发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散热器和设置在第二散热器朝外一侧面的第二LED光源,第二散热器朝外一侧面为阶梯状的非平面;散热座包括设置在警示灯中间的主梁骨和设置在主梁骨两侧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中间设有第一安装工位,安装座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工位,第一发光模块的第一散热器安装在第一安装工位处,第二发光模块的第二散热器安装在第二安装工位处。该发光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骨上,拆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拆装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包括主体骨架、设在主体骨架两端的第一发光模块和若干设在主体骨架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所述主体骨架包括顶板和设在顶板底部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顶板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凸筋条,所述凸筋条与安装板形成卡槽,所述安装板上于卡槽位置对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灯座、设在第二灯座上的第二LED灯板、给所述第二LED灯板配光的第二透镜和第二面罩,所述第二面罩呈弧形,其内侧面形成容置第二透镜的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面罩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二透镜边缘相抵的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二面罩的两端延伸设有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形成夹持第二灯座上下两面的夹持机构,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第二灯座连接;所述第二灯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弹性卡扣。本技术原理:安装第二发光模块时,先将第二发光模块装配好;然后将第二发光模块的第二灯座推入夹持空间直到弹性卡扣卡入卡槽内,按照该方式将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安装完成,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可以沿卡槽水平移动,以调节其位置;当需要拆除第二发光模块时,用棒子插入通孔内并将弹性卡扣顶出卡槽,然后将该第二发光模块抽离夹持空间即可。本技术可实现第二发光模块的快速拆装,方便用户更换维修,降低产品维护成本。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面罩的端面与连接部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二面罩的端面与连接部的顶面之间形成与顶板相抵的第二止挡台。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连接,第一竖板的下端与第一横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的上端连接,第二竖板的另下端与第二横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顶板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凸筋条、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形成所述卡槽。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横板的底部设有第三竖板,第三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围成安装槽,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的内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在安装槽内形成T形槽,主体骨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螺栓锁紧在T形槽处。作为改进,两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集线区域,所述集线区域的下方设有底盖板,所述第三竖板的外侧设有滑条,所述底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条配合的滑槽。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顶板围成引线区域,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与集线区域连通的穿线孔。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灯座包括座体和设在座体正面两侧的侧板,所述透镜的两侧架设在两侧板上,透镜的两侧设有与第一止挡台相抵的凸缘。作为改进,所述座体的背面设有围框,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弹性部和卡扣部,压板将弹性部压紧在围框内。作为改进,所述压板上设有支撑弹性卡扣的撑板。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座、设在第一灯座上的第一灯板、给第一灯板配光的第一透镜和第一面罩,第一灯板由三块梯形分布的基板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第二发光模块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与主体骨架固定,实现第二发光模块的快速拆装,方便用户更换维修,降低产品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主体骨架端面示意图。图5为第二发光模块立体图。图6为第二发光模块的分解视图。图7为第二发光模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包括主体骨架3、设在主体骨架3两端的第一发光模块2和若干设在主体骨架3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1。如图4所示,所述主体骨架3由铝合金一体拉伸成型,主体骨架3包括顶板303和设在顶板303底部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竖板304、第一横板305、第二竖板306和第二横板307,第一竖板304的上端与顶板303的底部连接,第一竖板304的下端与第一横板305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板305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306的上端连接,第二竖板306的另下端与第二横板3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板307与所述顶板303形成夹持第二发光模块1的夹持空间310。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横板307上设有凸筋条301,所述凸筋条301、第二横板307和第二竖板306形成卡槽302;凸筋条301的顶部一侧呈弧形,方便弹性卡扣101进入卡槽302内。所述第二横板307上于卡槽302位置对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1设有通孔,通孔与卡槽302连通。所述第一横板305的底部设有第三竖板308,第三竖板308、第一横板305和第二竖板306之间围成安装槽,所述第二竖板306和第三竖板308的内侧设有限位板309,限位板309在安装槽内形成T形槽,主体骨架3的底部设有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通过螺栓锁紧在T形槽处,螺栓的头部设在T形槽内,其受到T形槽的限制而不能转动,因此在外部锁紧螺母即可。两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集线区域,所述集线区域的下方设有底盖板,所述第三竖板308的外侧设有滑条,所述底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条配合的滑槽,第一发光模块2和第二发光模块1的引出线在集线区域312汇集连接后再向外引出。所述第一竖板304、第一横板305和顶板303围成引线区域311,所述第一横板305上设有与集线区域312连通的穿线孔,第二发光模块1的引线通过所述穿线孔进入集线区域312。如图5至7所示,所述第二发光模块1包括第二灯座107、设在第二灯座107上的第二LED灯板106、给所述第二LED灯板106配光的第二透镜105和第二面罩103。所述第二面罩103的正面呈弧形,第二面罩103的两侧为平面,该第二面罩103风阻小,而且相邻第二面罩103拼接后没有缝隙。第二面罩103的内侧面形成容置第二透镜105的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面罩103的两端延伸设有连接部104,两所述连接部104形成夹持第二灯座上下两面的夹持机构,所述连接部104通过螺栓与第二灯座连接。所述第二面罩103的端面与连接部104的底面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透镜105边缘相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包括主体骨架、设在主体骨架两端的第一发光模块和若干设在主体骨架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骨架包括顶板和设在顶板底部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顶板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凸筋条,所述凸筋条与安装板形成卡槽,所述安装板上于卡槽位置对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灯座、设在第二灯座上的第二LED灯板、给所述第二LED灯板配光的第二透镜和第二面罩,所述第二面罩呈弧形,其内侧面形成容置第二透镜的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面罩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二透镜边缘相抵的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二面罩的两端延伸设有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形成夹持第二灯座上下两面的夹持机构,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第二灯座连接;所述第二灯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弹性卡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包括主体骨架、设在主体骨架两端的第一发光模块和若干设在主体骨架两侧的第二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骨架包括顶板和设在顶板底部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顶板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凸筋条,所述凸筋条与安装板形成卡槽,所述安装板上于卡槽位置对应每个第二发光模块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灯座、设在第二灯座上的第二LED灯板、给所述第二LED灯板配光的第二透镜和第二面罩,所述第二面罩呈弧形,其内侧面形成容置第二透镜的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面罩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二透镜边缘相抵的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二面罩的两端延伸设有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形成夹持第二灯座上下两面的夹持机构,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第二灯座连接;所述第二灯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弹性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罩的端面与连接部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止挡台,所述第二面罩的端面与连接部的顶面之间形成与顶板相抵的第二止挡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连接,第一竖板的下端与第一横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的上端连接,第二竖板的另下端与第二横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顶板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凸筋条、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形成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快速拆装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伟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