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114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实现过程是:首先对第一个子脉冲的空域发射波束进行优化,使得在目标方向形成主波束的同时在干扰方向形成较深的零陷,随机产生初始相位,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相位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个子脉冲最终的发射波形;然后进行空时二维的相位编码波形设计,采用空时相位优化算法对剩余的子脉冲进行空时编码、优化,求解最终的空时相位编码波形矩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MIMO雷达发射波束设计的过程中在目标方向形成主波束和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同时在目标和干扰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均具有在不同子脉冲恒包络的特性,可用于提高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及通信性能。

Design method of coherent MIMO radar transmitting waveform based on space-time phase c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传统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雷达的要求,因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的优势在于其发射波形的自由度,通过发射正交波形可以获得波形增益,从而提高雷达的检测性能和空间分辨率。同时,相干MIMO雷达可以发射部分相关的波形来灵活设计发射波束模式,改善雷达同时跟踪多个运动目标的能力。在传统的MIMO雷达发射波束形成优化中,即使各个天线上的发射波形是在时域恒模的,但是由于各个天线发射的波形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一般是包络起伏的。在发射总功率固定的情况下,MIMO雷达系统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保持恒模可以减少目标回波的匹配滤波损失,有利于提高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MIMO雷达的发射波束需要形成较深的零点从而在空域抑制干扰。相位编码信号是雷达的常用信号之一,其在时域具有恒包络的特性,并且相位编码信号非常适合用于空时二维编码优化设计。基于不同的雷达性能需求,可以灵活的设计空时相位编码方案,使得发射波形具有良好空时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借鉴空时编码技术,在MIMO雷达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的包络起伏问题,使得雷达系统在目标方向的发射能量在每个子脉冲均保持恒定,从而降低了该等效信号的匹配滤波损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其中,m=1,2,…,M,[·]T表示向量转置;步骤2,给定第一个子脉冲的初始相位编码信号向量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第一个子脉冲的相位向量作为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步骤3,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表示成φ1=[φ1,…,φm,…,φM]T;设置一个维度为N×M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作为X(0)的第一行信号向量的相位;随机产生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的第2到N行信号向量的相位;步骤4,构建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采用空时相位优化迭代算法对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L),即为相干MIMO雷达的发射波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空时相位编码方法设计MIMO雷达的发射波束,可以在每个子脉冲对波束形状进行约束,使得干扰方向的零陷深度和目标方向的发射功率在每个子脉冲均保持恒定,从而可以使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获得最小的匹配损失。同时相位编码波形便于空时编码设计,具有时域恒模的特性,可以获得发射机的最大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空时编码方法同时考虑单个子脉冲的波束形状以及所有子脉冲的合成波束形状,因此可以推广应用到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波形设计,如果通信方向的发射功率在每个子脉冲均保持恒定,则能够保证所有子脉冲的通信符号不丢失,从而降低通信误码率,提高通信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流程图;图2(a)、图2(b)和图2(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1个子脉冲、第2个子脉冲和第3个子脉冲的波束方向图,横坐标为角度,纵坐标为幅度;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合成波束方向图和传统循环算法(CA)产生的合成波束方向图的对比图,横坐标为角度,纵坐标为归一化幅度;图4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产生的发射信号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的包络起伏曲线和CA方法产生的发射信号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的包络起伏曲线的对比图,横坐标为子脉冲序数,纵坐标为信号幅度;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匹配损失曲线和CA方法的匹配损失曲线的对比图,横坐标为子脉冲数,纵坐标为匹配损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其中,m=1,2,…,M,[·]T表示向量转置;步骤2,给定第一个子脉冲的初始相位编码信号向量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第一个子脉冲的相位向量作为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具体地,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为其中,β是零陷深度系数,是旁瓣区域的发射功率,其中Θsl表示旁瓣区域的角度集合,a(θ)=[1,…,ej2π(m-1)dsinθ/λ,…,ej2π(M-1)dsinθ/λ]T是发射导向向量,其中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m=1,2,…,M,是雷达主瓣区域的发射功率,Θml表示主瓣区域的角度集合,是干扰方向的发射功率,其中θn表示干扰方向角度。因此,确定的目标函数为上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其具体步骤为:2.1,计算代价函数初始值设置初始温度为T0=Kσ0、扰动相位的个数Np和降温系数α,其中,K为常数因子,σ0为初始代价的标准差;并初始化Np为1;2.2,随机选择中的Np个相位进行随机扰动,亦即把选择的Np个相位的值在[02π]上随机改变,得到扰动后的相位向量2.3,计算扰动后的代价函数2.4,计算扰动前后的代价函数之差ΔC;2.5,判断该次扰动是否满足更新条件:或者其中,δ为常数,且δ∈(0,1);若满足,则更新当前相位向量为扰动后的相位向量,否则,不进行相位向量更新;2.6,重复步骤2.2-2.5,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相位都不符合更新条件时,跳到步骤2.7;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代价函数值的方差都小于门限ε=0.01时,跳到步骤2.8;2.7,判断当前扰动相位的个数是否满足Np<M,若满足,则令Np的值加1,并跳到步骤2.2;否则,保持当前Np的值不变,并跳到步骤2.2;2.8,降低温度,即采用降温系数乘以当前温度作为新的温度;判断新的温度是否满足T<10-6,若满足,则停止迭代,并将步骤2.2中最后一次随机扰动后得到的扰动后的相位向量作为第一个子脉冲的相位向量否则,返回步骤2.2。步骤3,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表示成φ1=[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 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
其中,m=1,2,…,M,[·]T表示向量转置;
步骤2,给定第一个子脉冲的初始相位编码信号向量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第一个子脉冲的相位向量作为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
步骤3,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表示成φ1=[φ1,…,φm,…,φM]T;设置一个维度为N×M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作为X(0)的第一行信号向量的相位;随机产生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的第2到N行信号向量的相位;
步骤4,构建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采用空时相位优化迭代算法对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L),即为相干MIMO雷达的发射波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其具体为:
首先,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为:



其中,β是零陷深度系数,是旁瓣区域的发射功率,其中Θsl表示旁瓣区域的角度集合,a(θ)=[1,…,ej2π(m-1)dsinθ/λ,…,ej2π(M-1)dsinθ/λ]T是发射导向向量,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m=1,2,…,M,是雷达主瓣区域的发射功率,Θml表示主瓣区域的角度集合,是干扰方向的发射功率,θn表示干扰方向角度;
然后,确定目标函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其具体步骤为:
2.1,计算代价函数初始值设置初始温度为T0=Kσ0、扰动相位的个数Np和降温系数α,其中,K为常数因子,σ0为初始代价的标准差;并初始化Np为1;
2.2,随机选择中的Np个相位进行随机扰动,亦即把选择的Np个相位的值在[02π]上随机改变,得到扰动后的相位向量
2.3,计算扰动后的代价函数
2.4,计算扰动前后的代价函数之差△C;
2.5,判断该次扰动是否满足更新条件:或者其中,δ为常数,且δ∈(0,1);若满足,则更新当前相位向量为扰动后的相位向量,否则,不进行相位向量更新;
2.6,重复步骤2.2-2.5,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相位都不符合更新条件时,跳到步骤2.7;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代价函数值的方差都小于门限ε=0.01时,跳到步骤2.8;
2.7,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运合吴文华刘玉涛王胜华王徐华王蒙王从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