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传统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雷达的要求,因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的优势在于其发射波形的自由度,通过发射正交波形可以获得波形增益,从而提高雷达的检测性能和空间分辨率。同时,相干MIMO雷达可以发射部分相关的波形来灵活设计发射波束模式,改善雷达同时跟踪多个运动目标的能力。在传统的MIMO雷达发射波束形成优化中,即使各个天线上的发射波形是在时域恒模的,但是由于各个天线发射的波形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一般是包络起伏的。在发射总功率固定的情况下,MIMO雷达系统在目标方向合成的等效信号保持恒模可以减少目标回波的匹配滤波损失,有利于提高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MIMO雷达的发射波束需要形成较深的零点从而在空域抑制干扰。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 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相干MIMO雷达发射天线个数为M,所有发射天线排列成间距为d的均匀线阵;对应产生一个服从[02π]均匀分布的初始相位向量
其中,m=1,2,…,M,[·]T表示向量转置;
步骤2,给定第一个子脉冲的初始相位编码信号向量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第一个子脉冲的相位向量作为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
步骤3,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表示成φ1=[φ1,…,φm,…,φM]T;设置一个维度为N×M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将第一个子脉冲的最终相位向量φ1作为X(0)的第一行信号向量的相位;随机产生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0)的第2到N行信号向量的相位;
步骤4,构建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采用空时相位优化迭代算法对空时编码矩阵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空时相位编码矩阵X(L),即为相干MIMO雷达的发射波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进而确定目标函数;其具体为:
首先,构建空域发射波束形成的优化代价函数为:
其中,β是零陷深度系数,是旁瓣区域的发射功率,其中Θsl表示旁瓣区域的角度集合,a(θ)=[1,…,ej2π(m-1)dsinθ/λ,…,ej2π(M-1)dsinθ/λ]T是发射导向向量,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m=1,2,…,M,是雷达主瓣区域的发射功率,Θml表示主瓣区域的角度集合,是干扰方向的发射功率,θn表示干扰方向角度;
然后,确定目标函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时相位编码的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模拟退火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其具体步骤为:
2.1,计算代价函数初始值设置初始温度为T0=Kσ0、扰动相位的个数Np和降温系数α,其中,K为常数因子,σ0为初始代价的标准差;并初始化Np为1;
2.2,随机选择中的Np个相位进行随机扰动,亦即把选择的Np个相位的值在[02π]上随机改变,得到扰动后的相位向量
2.3,计算扰动后的代价函数
2.4,计算扰动前后的代价函数之差△C;
2.5,判断该次扰动是否满足更新条件:或者其中,δ为常数,且δ∈(0,1);若满足,则更新当前相位向量为扰动后的相位向量,否则,不进行相位向量更新;
2.6,重复步骤2.2-2.5,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相位都不符合更新条件时,跳到步骤2.7;当连续3次扰动后的代价函数值的方差都小于门限ε=0.01时,跳到步骤2.8;
2.7,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运合,吴文华,刘玉涛,王胜华,王徐华,王蒙,王从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