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606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涉及电力设备检测辅助工具领域,包括连接架、绝缘杆、正电极线、负电极线、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绝缘杆与连接架连接,正电极杆与负电极杆平行并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之间的间距等于绝缘子的长度以使绝缘子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接触,连接架上设置有分别与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连通的第一导体组件和第二导体组件,各正电极杆通过第一导体组件固定于连接架上,并与正电极线连通,各负电极杆通过第二导体组件固定于连接架上,并与负电极线连通,使用时将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均与兆欧表连接,手持绝缘杆即可进行检测,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安全、可靠、快捷、高效。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meg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检测辅助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供电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陶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在输电线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外界环境、机械力、电气量的破坏加速了绝缘子的老化,绝缘子老化使绝缘性能大大下降。特别是在雷电流的高频和高温作用下,易发生热击穿;在污闪故障电流或泄漏电流引起的高温作用下,绝缘子绝缘性能大大降低,甚至丧失绝缘性能,造成线路隐患。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绝缘子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常见的绝缘子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是测试人员双手各握一只与兆欧表相连的作为电极的测试探针与被测绝缘子相接触进行测试,其存在的问题是:一、带电作业安全系数不高,不易开展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而采用停电检测的方式,又降低供电的可靠性;二、检测耗时长,效率低。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快捷、高效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以增强兆欧表检测的多用性及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安全、可靠、快捷、高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架、绝缘杆、正电极线、负电极线、若干个正电极杆和若干个负电极杆,所述绝缘杆与所述连接架连接以增加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所述正电极杆与所述负电极杆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绝缘子的长度以使所述绝缘子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接触,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正电极线和所述负电极线连通的第一导体组件和第二导体组件,各所述正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线连通,各所述负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与所述负电极线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架包括平行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导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包括正电极抱芯、正电极抱杆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包括负电极抱芯、负电极抱杆和第二导杆,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分别与所述正电极线和所述负电极线连通,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正电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杆固定连接,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抱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抱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转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绝缘滚筒,所述绝缘滚筒套设于所述负电极抱芯和所述正电极抱芯的外部并与所述负电极抱芯和所述正电极抱芯同轴,所述绝缘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绝缘滚筒与所述正电极抱芯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绝缘滚筒与所述负电极抱芯连接,且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沿所述绝缘滚筒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抱芯之间设置有绝缘芯以防止所述正电极抱芯与所述负电极抱芯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导杆和第四导杆,所述正电极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杆与所述正电极抱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导杆固定于所述负电极抱芯上,且所述第三导杆与所述负电极抱芯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绝缘套,所述负电极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导杆与所述正电极抱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导杆固定于所述正电极抱芯上,且所述第四导杆与所述正电极抱芯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绝缘套。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均为铜导体组件。优选地,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优选地,所述连接架还包括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所述绝缘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正电极线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抱杆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绝缘杆伸出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负电极线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抱杆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绝缘杆伸出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使用时作业人员通过将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与兆欧表连接,手持绝缘杆使绝缘子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杆和负电极杆连接,正极电极杆和负极电极杆即可将所检测的信息通过正极连接线与负极连接线反馈到兆欧表上,达到远距离传递信息,实现检测目的,该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最大限度保证供电可靠性与设备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实现快捷、精准、高效开展绝缘子检测工作,也避免了带电检测出现的电击伤人危险事故,同时达到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人身作业安全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的正电极抱杆、负电极抱杆与连接架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的绝缘滚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正电极抱芯、负电极抱芯和绝缘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图5中:1-绝缘杆、2-连接架、201-第一支撑架、202-第二支撑架、203-第三支撑架、3-正电极抱杆、4-正电极抱芯、5-第一导杆、6-负电极抱杆、7-负电极抱芯、8-第二导杆、9-绝缘芯、10-绝缘滚筒、11-第三导杆、12-第四导杆、13-正电极杆、14-负电极杆、15-第一绝缘套、16-第二绝缘套、17-正电极线、18-负电极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安全、可靠、快捷、高效。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绝缘杆、正电极线、负电极线、若干个正电极杆和若干个负电极杆,所述绝缘杆与所述连接架连接以增加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所述正电极杆与所述负电极杆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的间距等于绝缘子的长度以使所述绝缘子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接触,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正电极线和所述负电极线连通的第一导体组件和第二导体组件,各所述正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线连通,各所述负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与所述负电极线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绝缘杆、正电极线、负电极线、若干个正电极杆和若干个负电极杆,所述绝缘杆与所述连接架连接以增加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所述正电极杆与所述负电极杆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之间的间距等于绝缘子的长度以使所述绝缘子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杆和所述负电极杆接触,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正电极线和所述负电极线连通的第一导体组件和第二导体组件,各所述正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体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线连通,各所述负电极杆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组件与所述负电极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平行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导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导体组件包括正电极抱芯、正电极抱杆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二导体组件包括负电极抱芯、负电极抱杆和第二导杆,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分别与所述正电极线和所述负电极线连通,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正电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杆固定连接,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抱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抱芯和所述负电极抱芯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抱杆和所述负电极抱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兆欧表绝缘电阻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滚筒,所述绝缘滚筒套设于所述负电极抱芯和所述正电极抱芯的外部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辉琨李兴书陈小龙唐勇黎旭肖初阳梁飞标谭永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