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846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涡轮流量计检修比对不方便及涡轮轴承易磨损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所述外壳内活动套接有磁电感应转换器,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顶端贯穿外壳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该涡轮流量计采用滚珠链条配合涡轮扇叶的结构,方便了对流量计的实际运转情况与电气参数之间的比对与校准,方便对流量计硬件元件的检修,并且利用扇叶的推动实现了对涡轮轴承润滑油的供给,在监测显示的同时实现了对硬件的保护,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An intelligent turbine flow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仪表
,具体为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
技术介绍
涡轮流量计利用流体介质驱动涡轮转动,并且通过磁电感应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从而提供介质的流速参数,但是在流量计本身电气元件出现故障时,或者在介质流体的不稳定冲击下流量计的涡轮叶片及涡轮轴承出现损坏或严重磨损时,流量计会提供错误的参数,而在监测与检修时,由于流量计本身的封闭结构很难进行将流量计的机械运转情况显示出来,无法将机械运转情况与参数进行直接比对,导致了故障报警与检测校准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解决了涡涡轮流量计检修比对不方便及涡轮轴承易磨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所述外壳内活动套接有磁电感应转换器,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顶端贯穿外壳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仪表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2),所述外壳(1)内活动套接有磁电感应转换器(3),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管(4),所述直管(4)的顶端贯穿外壳(1)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直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仪表盘(5);/n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3)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轴承盒(6),所述轴承盒(6)内固定设置有镂空支架(7),所述镂空支架(7)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涡轮轴承(8),所述轴承盒(6)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与其相通油泵管(9),两个所述油泵管(9)的两端分别贯通外壳(1)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的油泵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2),所述外壳(1)内活动套接有磁电感应转换器(3),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直管(4),所述直管(4)的顶端贯穿外壳(1)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直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仪表盘(5);
所述磁电感应转换器(3)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轴承盒(6),所述轴承盒(6)内固定设置有镂空支架(7),所述镂空支架(7)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涡轮轴承(8),所述轴承盒(6)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与其相通油泵管(9),两个所述油泵管(9)的两端分别贯通外壳(1)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的油泵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通的两个输油管道(10),两个所述输油管道(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门(11),所述顶部的油泵管(9)内活动套接有泵油活塞(12),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衔接板(13),两块所述衔接板(13)相对的一侧通过从动轴(14)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14)表面活动套接有曲臂(15),所述泵油活塞(12)活塞杆的顶端与曲臂(15)活动铰接;
所述涡轮轴承(8)的内轴固定套接有涡轮轴杆(16),所述涡轮轴杆(16)的左端固定套接有涡轮扇叶(17),所述涡轮扇叶(17)的左侧焊接有拨动杆(18);
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联动管(19),所述联动管(19)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突块(20),与突块(20)位置相对的所述联动管(19)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外壳(1)内部相通的联动通槽(21),所述拨动杆(18)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金卫刘炎光
申请(专利权)人:仪昌节流装置制造江苏有限公司上海湛钢科技集团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