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80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涉及镜片厚度检测仪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的人工检测镜片的不稳定性和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的问题。所述底座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光源壳体,所述光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端设置有镜片放置座,所述镜片放置座的上方设置有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光源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光源调节按钮,所述第一镜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镜片,所述镜片放置座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A kind of high precision lens thickness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镜片厚度检测仪
,具体为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光学仪器中更是如此,在光学镜片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镜片的质量是现今光学镜片生产工业中的重要课题,现今高效、高质量的检测方法中利用光学仪器检测是重要的检测手段,而光路是检测仪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使待测光学镜片在检测时快速聚焦,如何排除待测光学镜片反射的检测之外的光线等,都是衡量光路质量的重要评估标准,因此,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采用为接触式自动检测,易发生人工检测镜片的不稳定性,同时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造成不良品,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的人工检测镜片的不稳定性和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光源壳体,所述光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端设置有镜片放置座,所述镜片放置座的上方设置有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光源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光源调节按钮,所述检测仪主体与光源壳体之间设置有光纤,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光谱分析仪,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分光机构,所述检测仪主体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位于第二套筒的上方,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镜片,所述第三镜片与第五镜片之间设置有第四镜片,所述镜片放置座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托架与镜片放置座为一体结构,所述底座与防滑垫和托架均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光源壳体与光源调节按钮转动连接,所述检测仪主体与连接座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光源壳体与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光源壳体与光谱分析仪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分光机构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通过卡块卡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均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与海绵垫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通过设置分光机构和光谱分析仪,在经过光学探头的各个镜片的折射形成较大的色散离焦量,而镜片上下表面刚好对两种不同色光形成自准直,因此,反射回去的光能量完全进入分光机构,而其它色光则在光学探头处形成大于分光机构的弥散斑,反射回光源壳体内的光源机构内,接着通过光源机构与光谱分析仪连接,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计算,就可以计算出待测镜片的中心厚度,光谱分析仪与计算机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上的传输,整个检测过程精度高,速度快,同时检测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解决了传统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的人工检测镜片的不稳定性的问题。2.该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通过设置海绵垫和放置槽,放置槽内的海绵垫对透镜镜片进行保护,防止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并且整个检测过程采用非接触式检测,解决了传统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仪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镜片放置座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防滑垫;3、托架;4、镜片放置座;5、检测仪主体;6、光源壳体;7、固定环;8、连接座;9、光纤;10、光谱分析仪;11、光源调节按钮;12、分光机构;13、第一套筒;14、第二套筒;15、第一镜片;16、第二镜片;17、第三镜片;18、第四镜片;19、第五镜片;20、放置槽;21、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2,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光源壳体6,光源壳体6的前端设置有托架3,托架3的上端设置有镜片放置座4,镜片放置座4的上方设置有检测仪主体5,检测仪主体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座8,连接座8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7,光源壳体6的一侧设置有光源调节按钮11,检测仪主体5与光源壳体6之间设置有光纤9,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光谱分析仪10,整个检测过程精度高,速度快,同时检测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检测仪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分光机构12,检测仪主体5包括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第一套筒13位于第二套筒14的上方,第二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镜片15,第一镜片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镜片16,第二镜片1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镜片17,第三镜片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镜片19,第三镜片17与第五镜片19之间设置有第四镜片18,镜片放置座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20,放置槽20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21,防止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进一步,托架3与镜片放置座4为一体结构,底座1与防滑垫2和托架3均焊接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进一步,光源壳体6与光源调节按钮11转动连接,检测仪主体5与连接座8为一体结构,结构的整体性更加好。进一步,光源壳体6与连接座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光源壳体6与光谱分析仪10电性连接,整个检测过程精度高,速度快,同时检测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进一步,分光机构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套筒13的内部,第一套筒13与第二套筒14通过卡块卡接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合理。进一步,第二套筒14与第一镜片15、第二镜片16、第三镜片17、第四镜片18和第五镜片19均固定连接,放置槽20与海绵垫21固定连接,使得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安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的透镜镜片放置在放置槽20内,放置槽20内的海绵垫21对透镜镜片进行保护,且整个检测过程采用非接触式检测,防止检测过程中镜面易划伤,接着将仪器接通电源,光源壳体6内的光源机构发出的光线由分光机构12照射到下方多个镜片组成的光学探头上,光学探头的各镜片的中心线重合,第一镜片15、第二镜片16和第三镜片17均为凸透镜,第四镜片18为弧形镜片,弧形镜片的弧度向上凸起,第五镜片19为凹透镜,在经过光学探头的各个镜片的折射形成较大的色散离焦量,而镜片上下表面刚好对两种不同色光形成自准直,因此,反射回去的光能量完全进入分光机构12,而其它色光则在光学探头处形成大于分光机构12的弥散斑,反射回光源壳体6内的光源机构内,接着通过光源机构与光谱分析仪10连接,光谱分析仪10进行分析计算,就可以计算出待测镜片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2),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光源壳体(6),所述光源壳体(6)的前端设置有托架(3),所述托架(3)的上端设置有镜片放置座(4),所述镜片放置座(4)的上方设置有检测仪主体(5),所述检测仪主体(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光源壳体(6)的一侧设置有光源调节按钮(11),所述检测仪主体(5)与光源壳体(6)之间设置有光纤(9),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光谱分析仪(10),所述检测仪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分光机构(12),所述检测仪主体(5)包括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3)位于第二套筒(14)的上方,所述第二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镜片(15),所述第一镜片(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镜片(16),所述第二镜片(1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镜片(17),所述第三镜片(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镜片(19),所述第三镜片(17)与第五镜片(19)之间设置有第四镜片(18),所述镜片放置座(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20),所述放置槽(20)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镜片厚度检测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2),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光源壳体(6),所述光源壳体(6)的前端设置有托架(3),所述托架(3)的上端设置有镜片放置座(4),所述镜片放置座(4)的上方设置有检测仪主体(5),所述检测仪主体(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光源壳体(6)的一侧设置有光源调节按钮(11),所述检测仪主体(5)与光源壳体(6)之间设置有光纤(9),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光谱分析仪(10),所述检测仪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分光机构(12),所述检测仪主体(5)包括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3)位于第二套筒(14)的上方,所述第二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镜片(15),所述第一镜片(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镜片(16),所述第二镜片(1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镜片(17),所述第三镜片(17)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镜片(19),所述第三镜片(17)与第五镜片(19)之间设置有第四镜片(18),所述镜片放置座(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20),所述放置槽(20)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珂亥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