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饮料生产
,特别是涉及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饮料行业的年能源消耗总量已达到1475.74万吨标准煤,约占食品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20%。在传统饮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用于加热生产用水。同时在杀菌、灭菌或灌装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需要冷却的工艺单元,所消耗冷水普遍由冷冻机提供,能量利用率低,因此,导致饮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冷、热能源的能量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一预热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冷却,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饮料原料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饮料原料液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所述第一发生器内通入驱动热源,用于 ...
【技术保护点】
1.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一预热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冷却,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饮料原料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饮料原料液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所述第一发生器内通入驱动热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做功,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内通入有第一冷却循环介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进口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一预热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冷却,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用于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饮料原料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饮料原料液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吸收器,所述第一发生器内通入驱动热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做功,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内通入有第一冷却循环介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介质中的热量,以降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冷却循环介质达到设定温度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内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冷却;所述第一预热装置内通入有预热循环介质,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预热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器的预热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器将吸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介质得到的热量输送给预热循环介质,以提升预热循环介质的温度,预热循环介质达到设定加热温度后回流至所述第一预热装置内对饮料原料液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吸收器的预热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预热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预热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预热循环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将其吸收的热量输送给预热循环介质,以进一步提升预热循环介质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热源为饱和蒸汽、燃气、热水或灭菌饮料原料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蒸汽换热器,所述第一蒸汽换热器的预热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预热装置的预热循环介质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蒸汽换热器的预热循环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预热循环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换热器内用于连续通入热蒸汽,用于对所述第一预热装置内的预热循环介质进行二次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的能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灭菌装置和预冷装置;所述预冷装置内通入有第二冷却循环介质,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二冷却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发生器驱动热源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循环介质用于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韩爽,刘大庆,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