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65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26
一种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包括前模块、后模块和夹在前模块与后模块之间的3‑10片中模块、进水集管、出水集管、前模块水道、中模块水道和后模块水道。相邻模块之间形成一个烟道。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烧室为矩形倒角结构,增加了高温烟气与液态介质(水)之间的换热面积。扰流柱设置在前模块内层下部水道、中模块下部水道和后模块内层下部水道内,增加了液态介质(水)的均匀分布性,导流槽设置在前模块内层中部水道靠近烟道侧、中模块中部水道两侧和后模块内层中部水道靠近烟道侧,增加了与液态介质(水)的换热面积。

A new type of fin and column silicon aluminum alloy heat exchanger for gas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加热热水的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尤其适用于冷凝式燃气锅炉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203928413U公开了一种铸铝式换热全预混采暖炉,连接螺栓孔上下连接而成,回水管与组合式炉片内的回水口相通,出水管与组包括炉体、回水管和出水管,炉体由若干组合式炉片,通过螺栓穿过合式炉片内的出水口相通,每个组合式炉片设置若干水道,水道上方的组合式炉片表面均匀设置若干散热柱,组合式炉片的燃烧室与组合式炉片的烟气出口相通,组合式炉片内的回水口与水道相通。它虽然能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但存在以下不足:燃烧室容积小,在燃烧室周围容易出现局部高温;换热效率低,体积笨重。特对燃气锅炉用硅铝合金热交换器进行了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解决现有换热器中存在燃烧室容积小,在燃烧室周围容易出现局部高温,换热效率低,体积笨重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包括前模块(1)、后模块(3)和夹在前模块(1)与后模块(3)之间的3-10片中模块(2)、出水集管(4)、进水集管(5)、前模块水道(6)、中模块水道(7)和后模块水道(8),相邻模块之间形成一个烟道(9),其特征在于:出水集管(4)与进水集管(5)之间通过各个模块内的水道连通,各个模块的进水口与进水集管(5)连通,各个模块的出水口与出水集管(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包括前模块(1)、后模块(3)和夹在前模块(1)与后模块(3)之间的3-10片中模块(2)、出水集管(4)、进水集管(5)、前模块水道(6)、中模块水道(7)和后模块水道(8),相邻模块之间形成一个烟道(9),其特征在于:出水集管(4)与进水集管(5)之间通过各个模块内的水道连通,各个模块的进水口与进水集管(5)连通,各个模块的出水口与出水集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块(1)、中模块(2)和后模块(3)之间组成的烟道(9)分为燃烧室(10)和换热肋柱区(11),其中燃烧室(10)为矩形倒角结构,长为450mm,宽为300mm,倒角半径为20~150mm,换热肋柱区设置有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的换热肋柱(12),换热肋柱(12)交错分布,最长为32.5mm,最短为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气锅炉用肋柱型硅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块水道(6)分为前模块外层水道(13)和前模块内层水道(14),前模块内层水道(14)由前模块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猛郑龙锋王国芳韩冰冰张学换刘千千
申请(专利权)人:蓝焰高科天津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