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468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可实现对液氮所需压强的转换,可有效减少对工作人员冻伤和窒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罐体、保温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外罐体、液位计、液氮检测器、自增压电子阀、自增压管、气相电子阀、气相管、进液阀、出液阀和压强控制器、脚轮和把手实现所述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An automatic multi pressure conversion device for liquid nitro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氮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液氮罐一般有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液相出口的液体用于超低温的降温,气相出口的气体用于管道的压力测试,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压强的液氮罐;传统液氮罐在转换液氮时需要穿戴低温防护服,稍有操作不当便会冻伤。由于液氮罐内部压强大,当转换液氮时,由于压差会产生大量氮气,这部分氮气通气不当,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窒息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包括:内罐体、保温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外罐体、液位计、液氮检测器、自增压电子阀、自增压管、气相电子阀、气相管、进液阀、出液阀和压强控制器,所述的内罐体固定在外罐体的内部,所述保温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设置在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进液阀、出液阀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的侧面,所述液位计连通连接外罐体和内罐体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体(14)、保温层(13)、聚苯乙烯泡沫层(15)、外罐体(12)、液位计(8)、液氮检测器(9)、自增压电子阀(2)、自增压管(10)、气相电子阀(7)、气相管(11)、进液阀(3)、出液阀(6)和压强控制器(4),所述的内罐体(14)固定在外罐体(12)的内部,所述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设置在内罐体(14)与外罐体(12)之间,进液阀(3)、出液阀(6)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12)的侧面,所述液位计(8)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设置外罐体(12)的顶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氮的自动式多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体(14)、保温层(13)、聚苯乙烯泡沫层(15)、外罐体(12)、液位计(8)、液氮检测器(9)、自增压电子阀(2)、自增压管(10)、气相电子阀(7)、气相管(11)、进液阀(3)、出液阀(6)和压强控制器(4),所述的内罐体(14)固定在外罐体(12)的内部,所述保温层(13)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5)设置在内罐体(14)与外罐体(12)之间,进液阀(3)、出液阀(6)分别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分别设置在外罐体(12)的侧面,所述液位计(8)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设置外罐体(12)的顶部,所述自增压电子阀(2)连通连接自增压管(10)且设置外罐体(12)顶部,自增压管(10)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14)且位于内罐体(14)侧面底部,自增压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外罐体(12)和内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飞陈国星夏开朗秦源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