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38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属于涡喷发动机领域,包括两个燃烧室:核心机燃烧室和后燃烧室,喷嘴环两端分别与核心机燃烧室内部、涡轮相通,核心机喷管的前端、后端分别与涡轮、外部大气相通;喷管的前端、后端分别与后燃烧室的后端、外部大气连通。采用双燃烧室结构,使发动机核心机工作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有效简化发动机结构,提高可靠性、推重比;后燃室后端无喷嘴环和涡轮部件,可在不引入耐超高温度材料或无需冷却系统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排气温度,突破目前所有微型涡喷发动机的排气温度的限制,以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推力水平;针对不同的飞行环境,发动机可变循环状态,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大航程及作战半径。

A micro dual chamber variable cycle turbojet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
技术介绍
未来战争中,小型飞行器如无人机、小型精确制导炸弹、靶机、小型诱饵机将会是一种具备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能、集群作战能力、敌我识别能力、超隐身性能及人工智能的进攻性武器。这种小型化、智能化武器的大量出现将会改变现代战争作战形态。此外,作战样式以及作战思维都将出现颠覆性的改变。随着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我国的四代(俄标五代)战机陆续服役,针对部队的空战以及地面防空火力训练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需要能模拟四代战机超声速巡航的靶机作为训练装备。另外,在现代战场上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但飞行速度慢,战场生存能力弱的缺点使无人机很难进行低空高速的突防,迅速到达敌方上空进行侦查或打击任务。若使用传统有人高速飞机执行任务,将会受到战场周边起降困难、任务飞行距离长、任务风险高等缺点,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容易贻误战机。使用火箭发动机的靶机或无人机可以完成超声速飞行的任务,但飞行时间短、成本高、无法回收再使用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限制小型飞行器超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燃烧室,其分别为核心机燃烧室(24)和后燃烧室(32),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设置于核心机机匣(21)内,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出口处设置有喷嘴环(5),所述喷嘴环(5)一端与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内部连通,所述喷嘴环(5)的另一端与涡轮(6)相通,所述核心机机匣(21)末端设置有核心机喷管(25),所述核心机喷管(25)的前端与所述涡轮(6)相连,所述核心机喷管(25)的后端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后燃烧室(32)设置于所述后燃室机匣(31)内,所述后燃烧室(32)的后端设置有喷管(33),所述喷管(33)的前端与所述后燃烧室(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燃烧室,其分别为核心机燃烧室(24)和后燃烧室(32),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设置于核心机机匣(21)内,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出口处设置有喷嘴环(5),所述喷嘴环(5)一端与所述核心机燃烧室(24)内部连通,所述喷嘴环(5)的另一端与涡轮(6)相通,所述核心机机匣(21)末端设置有核心机喷管(25),所述核心机喷管(25)的前端与所述涡轮(6)相连,所述核心机喷管(25)的后端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后燃烧室(32)设置于所述后燃室机匣(31)内,所述后燃烧室(32)的后端设置有喷管(33),所述喷管(33)的前端与所述后燃烧室(32)的后端连通,所述喷管(33)的后端与外部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双燃室变循环涡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核心机机匣(21)和后燃室机匣(31),所述核心机机匣(21)与所述外壳(1)内壁共同构成外涵道(4),所述外涵道(4)设置有变循环活门(7),所述变循环活门(7)与所述后燃烧室(32)的前端相通;所述后燃室机匣(31)与所述外壳(1)内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鸣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小巨人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