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巷超前支护
,具体是一种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回采巷道由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开采扰动以及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与巷道残余支承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显现尤其剧烈,造成巷道变形破坏严重,靠近工作面巷道的支护设备易出现压架或支架钻底,对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煤矿井下采用单体支柱配合梁进行辅助支护,支护效果明显,但是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需要人工及时进行拆卸安装单体支柱和梁,将单体支柱与梁搬运至单体支柱最前端进行下一段巷道支护,人工移架效率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工安装难度大、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移架过程中易造成移动偏斜或支架倾斜、地质条件适应性不强;巷道顶板条件不好情况下易造成压架或底座钻底等问题,给单体支柱人工移架带来困难,与此同时移架过程巷道顶板超前液压支柱频繁的卸压增压导致顶板围岩破碎,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煤矿也有一些移架设备,但存在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回采巷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Ⅰ(1)和支撑装置Ⅱ(2),支撑装置Ⅰ(1)与支撑装置Ⅱ(2)之间设置推移千斤顶(3),所述的支撑装置Ⅰ(1)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底座I(9.1),底座I(9.1)上安装立柱I(8.1),立柱I(8.1)顶部通过顶升千斤顶I(10.1)与撑顶梁Ⅰ(4.1)连接,立柱I(8.1)上安装有左右连通的套筒I(11.1),套筒I(11.1)内设置有推拉杆I(7.1),推拉杆I(7.1)外侧端连接撑帮体I(6.1),推拉杆I(7.1)的内侧端与双向伸缩千斤顶I(5.1)连接;所述的支撑装置Ⅱ(2)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底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Ⅰ(1)和支撑装置Ⅱ(2),支撑装置Ⅰ(1)与支撑装置Ⅱ(2)之间设置推移千斤顶(3),所述的支撑装置Ⅰ(1)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底座I(9.1),底座I(9.1)上安装立柱I(8.1),立柱I(8.1)顶部通过顶升千斤顶I(10.1)与撑顶梁Ⅰ(4.1)连接,立柱I(8.1)上安装有左右连通的套筒I(11.1),套筒I(11.1)内设置有推拉杆I(7.1),推拉杆I(7.1)外侧端连接撑帮体I(6.1),推拉杆I(7.1)的内侧端与双向伸缩千斤顶I(5.1)连接;所述的支撑装置Ⅱ(2)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底座II(9.2),底座II(9.2)上安装立柱II(8.2),立柱II(8.2)顶部通过顶升千斤顶II(10.2)与撑顶梁II(4.2)连接,撑顶梁II(4.2)内安装有伸缩梁千斤顶(14),伸缩梁千斤顶(14)驱动伸缩梁(15)伸出收回,立柱II(8.2)上安装有左右连通的套筒II(9.2),套筒II(9.2)内设置有推拉杆II(7.2),推拉杆II(7.2)外侧端连接撑帮体II(6.2),推拉杆II(6.2)的内侧端与双向伸缩千斤顶II(5.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I(8.1)和立柱II(8.2)内侧安装连接座(13),两侧的连接座(13)之间连接连接杆(12)。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煤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虹,郭文孝,石涛,刘金生,李刚,周凯,宋涛,杨喜,徐志刚,闫殿华,李莉,刘敏,王琦,温建刚,刘磊,朱天龙,张银星,闫飞,李彬彬,张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