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竖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竖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特长隧道施工时,为了缩短工期,要在隧道的中段设置竖井以增加工作面。现有的隧道竖井施工方法存在施工速度慢,各工序的单循环时间过长的问题,一般机械施工每循环时间在19-22小时之间,影响施工进度。另外防排水措施差,后期安全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竖井工程中每100座就有70%的竖井因防排水渗漏、高寒地区冻胀导致后期维护,然而后期维护特别困难,大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单循环时间短,防排水效果好的隧道竖井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竖井井口场地及井口段开挖;井筒中心标定后在竖井周边开挖井口场地,用于满足井筒施工需要。井口高出地表1.0m,竖井自井口5m高范围内设置C30钢筋砼结构的井圈及锁口圈,之后井口周围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在井口场地平整后利用机械设备对竖井井口表土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4 ...
【技术保护点】
1.隧道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井筒中心标定后在竖井周边开挖井口场地,用于满足井筒施工需要;/n井口高出地表1.0m,竖井自井口5m高范围内设置C30钢筋砼结构的井圈及锁口圈,之后井口周围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n在井口场地平整后利用机械设备对竖井井口表土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4m,分两层开挖,每层挖掘深度2m,第一层向下挖2m后进行第二层挖掘施工;/n竖井井口段开挖形成、清底后施作锁口圈;架设锁口圈钢筋,架设钢筋完成后支设锁口圈内、外侧模板,模板支好后浇筑锁口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混凝土养护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锁口圈模板,然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井筒中心标定后在竖井周边开挖井口场地,用于满足井筒施工需要;
井口高出地表1.0m,竖井自井口5m高范围内设置C30钢筋砼结构的井圈及锁口圈,之后井口周围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
在井口场地平整后利用机械设备对竖井井口表土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4m,分两层开挖,每层挖掘深度2m,第一层向下挖2m后进行第二层挖掘施工;
竖井井口段开挖形成、清底后施作锁口圈;架设锁口圈钢筋,架设钢筋完成后支设锁口圈内、外侧模板,模板支好后浇筑锁口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混凝土养护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锁口圈模板,然后对井圈壁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分层回填至井口高程,回填高度4m,每层回填高度1m,分四次回填完成;回填完成后对回填片石混凝土及井圈、锁口圈内壁继续养护,养护28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在井口周边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对四个井架柱脚及两个斜撑柱脚的基础同时进行浇筑,柱脚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脚基础与竖井锁口圈、回填片石砼同时养护;
井口加强段施工前,完成井筒提升井架的安装工作,井架天轮平台设Ф1m的天轮,井口上方设置卸渣台;
井口加强段土石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开挖轮廓线、衬砌单工序循环作业;开挖时使用中心回转式抓岩机的抓头直接抓表层土石装入吊桶,提升机将吊桶提升至井口卸渣台,卸载土石至井口地表,每层土石开挖深度控制在1m,每层土石开挖完成后由人工修整开挖轮廓线,修整过后进行初期支护作业;
井口加强段施工初期支护时,先进行喷射C25砼施工,先喷4cm厚混凝土,然后按照井壁上锚杆布置的位置打眼,眼深为自井壁原岩开始向外延伸3m,打好后施作直径25mm径向中空注浆锚杆,然后挂钢筋网,网片搭接处由锚杆固定好,接着靠近初喷面架设钢架,当钢架准确就位且连接钢筋焊接后,立即进行二次喷射混凝土作业,二次喷射混凝土时分层喷射,每层5~6cm,混凝土达到喷射砼厚共22cm,喷射完成后混凝土表面要平顺;
采用钻爆法对井身进行开挖施工,并根据井筒围岩情况进行初期支护;
在井口加强段施工完成后及时在井口安装井口盘,井口盘下方5m处设置固定盘,固定盘下方安装双层吊盘;
井口加强段以下至井底,衬砌结构采用中空锚杆+C25喷射混凝土+钢筋网+C30模筑混凝土,壁座衬砌结构采用C30钢筋砼,壁座与衬砌连接处设置钢筋砼加强段,钢筋砼加强段壁厚40cm;C30模筑混凝土均为二次衬砌,其余支护材料均为初期支护施工,在井筒自上而下掘进和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后,再自下而上进行二次衬砌和壁座的施工作业;
到掘进工作面先将作业面四周的围岩浮石、危石清理干净,将炮孔打好,然后进行装药、警戒和爆破,爆破后及时通风,待工作面空气质量合格后将吊盘和井壁上的浮石、危石等清理干净,接着进行抓岩、提升工作;最后进行井筒初期支护,喷射C25砼施工时先喷4cm厚混凝土,然后由凿岩工按照井壁上锚杆布置的位置打眼,眼深为自井壁原岩开始向外延伸3m,打好后施作锚杆,然后挂钢筋网,网片搭接处由锚杆固定好,靠近初喷面架设格栅钢架,如有空隙设楔形垫块不少于8处,顶紧围岩,当钢架准确就位且连接钢筋焊接后,立即进行二次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王大为,张海波,黄鑫,何庆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