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式采煤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续式采煤工艺。
技术介绍
土我国露天开采工艺的发展过程,从建国初期主要以単斗挖掘-铁道运输工艺为主,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向以単斗挖掘-汽车运输工艺为主,半连续开采工艺、综合开采工艺、拉斗铲倒堆工艺等,出现目前各种露天开采主流工艺并存局面的特点。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发展,取决于开采设备制造能力的提高程度,以往我国露天采煤的年生产能力在全国煤炭生产能力中所占比例不高,露采设备制造能力跟不上,国外设备占据大部分份额。现有技术中的采煤连续化工艺,往往对单一煤层,单一坡度的煤层进行开采,但对多煤层多坡度的煤层开采,则不能实现连续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采煤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续式采煤工艺,基于不同硬度的煤层以及不同湿度的煤层开采,采用采煤机进行开采,沿着煤层的坡度设置自上而下的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将采煤机开采的煤向下传输;所述煤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不同硬度的煤层以及不同湿度的煤层开采,采用采煤机进行开采,沿着煤层的坡度设置自上而下的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将采煤机开采的煤向下传输;/n所述煤层划分为第一煤层、第二煤层、第三煤层、第四煤层,各层之间的硬度和湿度不同,自上而下的硬度C逐渐增加,湿度M逐渐增加;/n首先在第一煤层的顶端开采,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1,在第二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2,在第三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3;按照采煤曲线自上下开采,每次采煤厚度不超过横向煤孔的深度,根据第一煤层的开采曲线L1开采厚度H后,向下开采,根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不同硬度的煤层以及不同湿度的煤层开采,采用采煤机进行开采,沿着煤层的坡度设置自上而下的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将采煤机开采的煤向下传输;
所述煤层划分为第一煤层、第二煤层、第三煤层、第四煤层,各层之间的硬度和湿度不同,自上而下的硬度C逐渐增加,湿度M逐渐增加;
首先在第一煤层的顶端开采,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1,在第二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2,在第三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3;按照采煤曲线自上下开采,每次采煤厚度不超过横向煤孔的深度,根据第一煤层的开采曲线L1开采厚度H后,向下开采,根据第二煤层的开采曲线L1开采厚度H后,重新在第一煤层的顶端开采,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1,在第二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2,在第三煤层的顶端沿煤层水平方向横向开采距离D3,在各个煤层开设横向煤孔,之后按照第一煤层的开采曲线L1开采厚度H后,向下开采,根据第二煤层的开采曲线L1开采厚度H,重复上述开采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层的开采距离D1<第二煤层的开采距离D2<第三煤层的开采距离D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各个煤层的顶端开采后,在每个煤层的开采面,在开采面采用钻孔机开设一排横向煤孔,在四排横向煤孔中,其中,最下侧的所述第一煤层内的横向煤孔与第一煤层上侧边缘的距离为h1,在第一煤层上侧的所述第二煤层内的横向煤孔与第二煤层上侧边缘的距离为h2,在所述第二煤层上侧的所述第三煤层内的横向煤孔与第三煤层上侧边缘的距离为h3,在第三煤层上侧的所述第四煤层内的横向煤孔与第四煤层上侧边缘的距离为h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各个煤层之间的距离关系h1>h2>h3>h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林,张军,张明鹏,丁光辉,郭胜帅,郑茂慧,彭顺长,王际欣,程兆辉,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