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煌熙专利>正文

电子式点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22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式点火器,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设有可向高压线路提供所需电源的、可安装电池的开口,该电池与高压线路导通时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流出的瓦斯;一套筒套设在壳体的另端并封闭壳体上的开口,不致使该等另组件从壳体内脱落,又可快速更换电源,以保证点火器能正确地、继续地完成点火动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点火器,尤指一种在点火器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套设一套管,并将该壳体另端所设的开口封闭,令安装在开口中的一电池,不致从开口中脱落,使用者拔除该套筒后,可自该开口中取下电池,而可另安装一新电池。一般电子点火器,均设有一壳体,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及一电源,该壳体的开口枢设一按钮,当按钮被按压时,按钮抵压瓦斯筒的拉板,令瓦斯筒的瓦斯由该点火器的点火管流出,使按钮的导电片与高压线路的二接触点相接,使高压线路与电源相导通,进而使高压线路的高压产生器在点火管产生一电弧,以令该电弧点燃瓦斯,达到点火的功效。另,该电源的电量被高压线路使用完后,必须将该壳体拆开,才可将电源自壳体内取下,再将另一个新电源重新安装在壳体内,再将该壳体组装,以令该点火器可继续使用。但当壳体被使用者拆开时,壳体内的另组件会从壳体内脱落,令使用者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再组装,甚至该等另组件从壳体内脱落后会遗失,或无法正确地安装在壳体内,造成在按压按钮时,点火器无法完成点火的动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快速更换电源,又不致使该等另组件从壳体内脱落,又可保证点火器能正确地、继续地完成点火动作的电子式点火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式点火器,主要包括一壳体,一套筒,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设有可向高压线路提供所需电源的、可安装电池的开口,该电池与高压线路导通时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流出的瓦斯;一套筒套设在壳体的另端并封闭壳体上的开口。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套筒的内缘适当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凸体,壳体上凹设有数个与凸体相配合的凹槽,套筒与壳体相连接时,该等凸体卡接在凹槽内而定位;上述套筒的底端呈一平面状;上述套筒相对开口处设有一抵压体,该抵压体可抵压在电池上;上述壳体相对瓦斯筒的灌注口处设有一孔洞,套筒相对于孔洞处开设有一开孔;上述壳体一端的外径略小于壳体另一端的外径,套筒的内径恰等于壳体另一端的外径,并与壳体在套接时呈一体状。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参见图1、2、一种电子式点火器,主要包括一壳体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0,该容置空间10内设有一瓦斯筒2,一高压线路3,壳体1一端设有一导电管14,另端设有一开口12,开口12中可安装一电池4,该电池4与高压线路3相导通时,电池4向高压线路3提供所需的电源,令高压线路3可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2流出的瓦斯;一套筒5套设在壳体1另端,该套筒5可将壳体1上的开口12封闭,以令该电池4不致从开口12脱落,当将套筒5自壳体1取下时,可从开口12中将电池4取下,以更换另一电池。上述瓦斯筒2设在容置空间10内的适当位置处,瓦斯筒2的瓦斯出口借一软管(图中未示)与导电管14内所设的点火管(图中未示)相连接,当瓦斯筒2上所设的一拉板22被按压时,则瓦斯筒2内的瓦斯被导引至该点火管。上述高压线路3设在容置空间10内另一适当位置处,高压线路3包括二接点32、34及高压产生器36,其中一接点32通过一组导线(图中未示)依序与高压产生器36、点火管及导电管14相连接,另一接点34通过另一组导线(图中未示)与电池4相连接,当接点32与另一接点34相导通时,该电池4可提供高压线路3所需的电源,令高压产生器36在点火管与导电管14之间产生一电弧。壳体1所设的另一开口上枢接有一按钮6,该按钮6一侧凸露在壳体1外,另侧容置在容置空间10内,另侧分别设有一导电片62及一弹性元件64,其一端搭接在瓦斯筒2的拉板22上。按钮6被按压时,拉板22则被压下,瓦斯筒2内的瓦斯由点火器一侧所设的点火管流出,同时,导电片62与弹性元件64往该容置空间10内位移,令导电片62与接点32、另一接点34接触,使高压线路3与电池4相导通,令高压产生器36与点火管产生一电弧,进而使电弧点燃瓦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开口12设在壳体另端适当处,电池4可安装在开口12中,套筒5套设在壳体上,套筒5的内缘适当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凸体52,壳体1上凹设有数个与凸体52相配合的凹槽16,该套筒5套接在壳体1上时,可通过该等凸体52卡接在该等凹槽16内,令该套筒5与壳体1相连接,并将开口12封闭,使电池4不致从开口12内而脱落,又,套筒5的底端呈一平面状,故套筒5可使该点火器处于直立的状态,摆放在任一平面上。在该实施例中,套筒5相对开口12处设有一抵压体54,套筒5套接在壳体1上时,可通过该抵压体54抵压在电池4上,使电池4更不易从开口12内脱落。另,壳体1相对瓦斯筒2的灌注口24处设有一孔洞,套筒5相对于孔洞处开设有一开孔56,当瓦斯筒2内的瓦斯存量不足时,可由灌注口24灌注瓦斯至瓦斯筒2内。当使用者将套筒5从壳体1上取下后,可从该开口1 2中轻易地将电池4取出,以更换另一电池4,且该点火器的另组件仍容置在容置空间10内,这样可节省组装时间,及令该等另组件不致于从容置空间10内脱落,而使用者仍可继续使用该点火器。在本技术中,该壳体1一端的外径略小于壳体1另一端的外径,套筒5的内径恰等于壳体1另一端的外径,在套筒5套接在壳体1上时,该套筒5与壳体1呈一体状。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壳体套设有一套筒将开口封闭,故电池不致从开口脱落,当将套筒自壳体取下时,又可从开口中将电池取下,以更换另一电池,而且点火器的另组件仍容置在容置空间内,这样可节省组装时间,令该等另组件不致于从容置空间内脱落,而使用者仍可继续使用该点火器。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式点火器,主要包括一壳体,一套筒,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设有可向高压线路提供所需电源的、可安装电池的开口,该电池与高压线路导通时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流出的瓦斯;一套筒套设在壳体的另端并封闭壳体上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套筒的内缘适当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凸体,壳体上凹设有数个与凸体相配合的凹槽,套筒与壳体相连接时,该等凸体卡接在凹槽内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套筒的底端呈一平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套筒相对开口处设有一抵压体,该抵压体可抵压在电池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相对瓦斯筒的灌注口处设有一孔洞,套筒相对于孔洞处开设有一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一端的外径略小于壳体另一端的外径,套筒的内径恰等于壳体另一端的外径,并与壳体在套接时呈一体状。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式点火器,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设有可向高压线路提供所需电源的、可安装电池的开口,该电池与高压线路导通时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流出的瓦斯;一套筒套设在壳体的另端并封闭壳体上的开口,不致使该等另组件从壳体内脱落,又可快速更换电源,以保证点火器能正确地、继续地完成点火动作。文档编号F23Q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点火器,主要包括一壳体,一套筒,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瓦斯筒,一高压线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一端设有一导电管,另端设有可向高压线路提供所需电源的、可安装电池的开口,该电池与高压线路导通时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瓦斯筒流出的瓦斯;一套筒套设在壳体的另端并封闭壳体上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煌熙
申请(专利权)人:许煌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